央視新聞
2021.10.26
在萬物皆可“絕絕子”的時代,表達一方面輕而易舉,網(wǎng)絡(luò)熱梗信手拈來。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心虛地承認:表達近乎寸步難行,離開梗就不會說話,心中所想很難付諸一種“不那么千篇一律”的文字。對網(wǎng)絡(luò)用語重度依賴者,今晚的夜讀,或為你帶去一點思考和啟發(fā)。
像用手術(shù)刀一樣,用準一個字
“前村深雪里,昨夜數(shù)枝開”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齊己《早梅》
把“數(shù)”改作“一”,孤獨的氛圍就起來了,是早春梅花獨有的孤清、高潔。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賈島《題李凝幽居》
把“推”改作“敲”,深夜小鳥都歇息了,月光下萬籟俱寂,一個僧人叮叮地敲門,富有樂感,使原本安靜的場景立刻“活”起來,似有故事發(fā)生。
拓展、充盈詞匯的倉儲
用自己的語言給“現(xiàn)象”穿上衣裳
《拿什么拯救被“?!弊〉摹拔淖质дZ者”》
(節(jié)選)作者:曹林
說文字失語,好像挺不可思議的。我們中的很多人,似乎都是話癆,在群里、朋友圈里、論壇上常常很活躍,拋梗、接梗如行云流水,表情包比誰都多,段子一個接一個,張口就是流行語,喋喋不休,沒失語???
其實,這正是失語的病癥之一,借助表情包、梗、流行語、省略語的表達,不是你在說話,而是“話”在說你,你不過是那些梗的通道。久而久之,你的文字表達能力便被梗塞住了,成為“語?!被颊?,也就是文字失語,失去自如地用文字表達想法的能力。
那么,如何鍛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能力,避免文字失語癥呢?這里有三個建議。
其一,多讀紙質(zhì)書。要讀整本書,讀原著原作,千萬不要迷信“讓別人替你讀書”。公眾號、微博、B站、知乎……有很多地方可以獲取知識。一本很厚的書,總有人用一篇推文、一則視頻講完??催@些東西,好像也能獲得知識,但就是很不對勁。可能是因為這些東西都很零碎,所以很難幫人建立一個思想譜系,也很難被用于“再輸出”。讀原著,接觸完整的原典思想和智慧,才有“再輸出”的知識沖動,促進文字思想。
其二,多積累對美好事物的豐富表達力。偉大的文學(xué)作品的一個功能就是,描繪隱于語詞之后的生動的情感。王爾德也說過,人們看見霧不是因為有了霧,而是因為詩人和畫家教他們懂得了這種景色的神秘可愛性。語言干癟,張口就那么幾個詞,牛啊,永遠的神,說明缺少文學(xué)的豐富閱讀,無力用文學(xué)家教我們的語言表達出大千世界那無窮無盡、一波才動萬波隨的靈動可愛。
其三,多用完整的文字表達,有意識地用“生活語言”替代那些脫口而出的“魔性語言”。養(yǎng)成把想法寫成長文字的習(xí)慣。不要讓網(wǎng)絡(luò)社交替代現(xiàn)實社交,在網(wǎng)上,那些省略語在小圈子里能創(chuàng)造出親近感和交流效率,這種“親近性、排他性”容易形成一種溫暖的幻覺,到了面對面的現(xiàn)實生活中,就說不出話來了。
不妨試試,堅持一個月,文字能力必能復(fù)健。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