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能有兩本書得以流傳,《生死疲勞》肯定是其中之一?!薄?/span>
與其做一個窩窩囊囊的人,
何如做一頭人見人愛的驢?
世間的萬事萬物就是這樣
小壞小怪人厭恨
大壞大怪被人敬仰
“'生死疲勞’是來自佛經里面的一句話:'生死疲勞,由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我之所以用它做書名,就是因為小說的主人公西門鬧,他在畜生道里面不斷地投胎,他一會兒變成驢,一會兒變成牛,一會兒變成豬,一會兒變成狗。”
2005年,莫言出版了第十部長篇小說《生死疲勞》,那時候的莫言還沒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文學名氣和個人知名度,還處于國內比較小眾的階段。但即便如此,他的這部荒誕怪異但又充滿了人生哲思的小說,依然隱隱間充滿了某種,再度超越莫言文學自我的趨勢。
《生死疲勞》被冤殺的地主西門鬧被槍斃之后,在隨后的歲月里經歷了六道輪回,變成驢、牛、豬、狗、猴,最終又轉世為一個大頭嬰兒。借用大頭嬰兒的嘴滔滔不絕,講述著西門鬧每一世的離奇荒謬經歷。時代背景則是中國當代農村,幾十年來戲劇性不斷變幻的歷史風云莫測。
《生死疲勞》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驢折騰”、“牛犟勁”、“豬撒歡”、“狗精神”、“結局與開端”,整體構件采用中國章回體小說的形式,前四個章節(jié)均有章回目錄,文字點睛總括本章的精髓,開頭第一句話和結尾最后一句話,均采用“我的故事,從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那天講起……”同一句話,讓人令人嘆息的同時,形成一個故事完美無缺的敘述的閉環(huán)。
莫言用43天寫就43萬字《生死疲勞》,但這個故事在莫言心里積累了43年。
《生死疲勞》入圍2006年首屆“曼布克亞洲文學獎”,榮獲2008年“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2009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2011年韓國萬海文學獎等獎項;2018年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榜。
《生死疲勞》的內涵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但莫言采取的小說風格卻是輕松愜意,帶著農民特有的狡黠和自嗨,讓人在不可自已的狂笑中,細心體味著人生悲喜一波三折,那種內在的刻度和溫度。
藍臉的一生悲歡離合,生死之間苦樂參半的相互鏈接和不斷轉換,如同立體的畫面,一一閃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散發(fā)著悲憫的氣息,氤氳著命運跌宕起伏無可抗拒的魔幻般的美學風格。
《生死疲勞》通過六道輪回跨越生與死的質樸土地蘊含的想象力,眼里噙著無限悲憫的淚,嘴角含著無常的命運的苦澀,在歷史大潮迎面而來的變遷之中,無言地歌頌著,世代相繼生存于故鄉(xiāng)土地上的農民們,一代又一代底層小人物,生生不息的執(zhí)拗,堅韌卻又貧賤的生命力
莫言的《生死疲勞》塑造的驢、牛、豬、狗和他們的主人,活靈活現(xiàn)地散發(fā)著大地般厚重和生動,語言妙趣橫生,他從故鄉(xiāng)民間文化中,尋找到了獨屬于自己的“中國鄉(xiāng)土小說”的精氣神。創(chuàng)造性地寫出了獨特的、有著鮮明“莫言烙印”的《生死疲勞》。
過激的土地集體化的政策、制止無節(jié)制生育的獨生子女政策,土地與生育,成為貫穿《生死疲勞》的兩條主線。出生于農村的莫言,流淌著農民的血脈,農民難以言說的悲欣交集,被他以強烈憤怒和深刻同情的筆觸,用有趣的敘事方式表達的淋漓盡致。
“小說中那位以一己之身與時代潮流對抗的藍臉,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這個人物的原型,是我們鄰村的一位農民,我童年時,經??吹剿浦惠v吱吱作響的木輪車,從我家門前的道路上通過。
我知道,我總有一天要把他的故事講給天下人聽,但一直到了2005年,當我在一座廟宇里看到“六道輪回”的壁畫時,才明白了講述這個故事的正確方法?!?/span>——莫言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演說。
莫言的幽默讓你在嫉妒壓抑的閱讀過程中,不時的發(fā)出內心深處解脫的會心一笑。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語言,被他巧妙組合后散發(fā)出獨具匠心的雄放姿態(tài)。
一個親近故鄉(xiāng)又遠離故鄉(xiāng)的莫言,筆力酣暢,想象豐富,以六道輪回的獨特形式,呈現(xiàn)了中國農村近半個世界的蛻變帶來的陣痛,對于荒誕的反省借用巧妙隱喻,出人意料的魔幻寫實的筆法,帶給讀者非同一般的閱讀感悟和體會。笑虐人生苦難,在記憶與遺忘中,以平常心代替吶喊與彷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