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100秒》陪伴您第065天
君子不器,是《論語》里的一句話?!捌鳌本褪瞧骶摺S腥私忉尶鬃舆@句話的時候說,君子不是專供某一種用途的器具,而是追求大道的通才。
其實(shí),孔子這句話背后的含義要復(fù)雜得多。在孔子之前的時代,社會簡單,上層社會是貴族,不事生產(chǎn),做什么呢?春秋里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就是祭祀和打仗;下層社會是庶民,勞動階級,生產(chǎn)各種生活必需品,當(dāng)然也包括各種器物。所以這個時候只能是“君子不器”。
從孔子的時代開始,社會階層流動多了。有的貴族因?yàn)楦鞣N原因到了社會下層,不過他們當(dāng)中一些人是帶著傳承和知識下來的,孔子就屬于這種情況。社會下層的人也有慢慢上升的。這種情況下,人們的選擇余地大了,是選擇做“為稻粱謀”的器,還是“志在四方”的君子,就成了問題。所以孔子說“君子不器”,要做博通之人。
不過,當(dāng)下的社會,職業(yè)分工越來越細(xì),一個人沒有必要的專業(yè)知識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也是器的教育,也可以說“君子必器”。但是追求器,也就變成了器,甚至變成了工具,這也是當(dāng)代人的悲哀之處。“君子不器”,對我們來說,就是除了成為“器”之外,還要有“器”之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