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泡饃是陜西乃至整個西北一帶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在古代稱泡饃為“羊羹”,是由戰(zhàn)國時期演變而來。泡饃的制作過程精細,連吃法也別具一格,歷來為中外食客所贊嘆。
宋代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連慈禧也贊嘆“羊羹”:“肉軟不糜、滋味甜美!”味道好的泡饃講究湯清肉爛,浮油很少,主要是羊湯的香味,醇厚而不膩。其羊湯都是用腿骨長時間熬煮出的濃湯,味道醇厚、而里面的泡饃帶著點嚼勁,吸飽湯汁后異常鮮美。
吃過幾次泡饃,也研究出一些門道來,首先掰饃有掰,撕,掐,揉,搓等12種手法,掰好后還需告訴伙計你的口味要求,一般有口重,口輕,而干拌,口湯,水圍城的湯水量依次遞增等五種煮法。
一直在尋找地道的陜北泡饃,前段時間聽朋友介紹便去西北菜親自品嘗了風味泡饃,一碗功夫深厚的老湯,加上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香菜、紅褐色的牛羊肉、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再配以辣椒醬和糖蒜,頓時香氣四溢,使人食指大動。
明日立冬,已明顯感覺凜冽的寒風襲來,這時候吃羊肉,不僅補腎壯陽,暖中祛寒,還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最適合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羹”,就著泡饃和開胃的糖蒜,絕對是暖胃耐饑的滋補佳品。
【詳細過程】
主要食材:1.羊腿肉500克,羊骨500克,牛肉300克。
泡饃用料:面粉200g,酵母0.8g,水100g.
配料:黑木耳(泡發(fā)),粉絲一把,香菜,青蒜,大蔥段,老姜3片,陳皮,茴香,八角,桂皮,香葉。
調味料:鹽,白胡椒粉,辣椒醬,糖蒜。
(一)牛羊肉的處理:
1.先將牛羊肉切片,放入水中浸泡去血水,換水三次。
煮羊湯2.鍋中入冷水,將清洗干凈的羊骨倒入,加入姜絲, 陳皮兩片,大火煮開后倒去血水,沖洗干凈。
2.鍋中換干凈清水,加入羊骨大火熬開,同時加入八角,桂皮,陳皮,蔥段,姜片,
保持鍋內水沸騰狀態(tài)大約半小時。邊煮邊撇去浮沫,最后將八角,桂皮陳皮撈出。 3.將變白濃稠的湯水倒入大容量砂鍋中,倒入泡好的牛羊肉,小火燉煮3小時即可。
(二)饃的制作方法:
4.將酵母在20克左右溫水中融化,加入30g面粉揉成面團,蓋好保鮮膜發(fā)酵1小時。將剩余面粉和水揉成較硬的死面團,蓋保鮮膜放置半小時。最后將兩種面團揉和均勻,至光滑有韌性。接著分割成均等大小,揉圓后用面杖搟成厚度1cm左右面餅。放入鍋中無油烙3-5分鐘。 5.看到兩面微黃,就可取出。
6.將饃掰成指尖大小或黃豆大小的碎粒,至于碗底備用。
(三)泡饃制作:
7.掰好的泡饃50克,放入幾勺羊湯,中火煮1分鐘即可,灑入鹽和胡椒粉。
8.將粉絲燙熟放入碗中,煮好的泡饃連同羊湯倒入大碗,上面放入黑木耳,牛羊肉切片,放置粉絲上,灑上切碎的青蒜香菜,按個人喜好澆入辣椒醬, 或搭配糖蒜吃即可。
1.泡饃是采用少許發(fā)酵面團和死面團結合的方法,揉饃時不需要手粉,也不會黏在手上。饃烙熟之后掰成小塊,入湯不散才是地道的陜西做法。
2. 羊肉泡饃好吃的原因就在一碗濃而不膩的羊湯,不斷撇浮油,先熬煮羊骨1小時,再一起燉羊肉3小時,是湯鮮味醇的關鍵。
3. 羊肉膻味較大,對此比較介意的話煮制時放入山楂,陳皮或加入蘿卜,炒制時放蔥、姜、孜然等大料都能祛除膻味。
4. 燉湯后剩余的羊骨可以撈出來加辣椒花椒一炒,做成羊蝎子,更好利用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