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是偉大的,但對什么才是父愛的理解,也許不盡相同。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真正的愛,必須讓孩子看見你的存在,和你一起玩耍,聆聽你的教導,在你的關注和關愛中健康成長。
孩子這樣說 和爸爸在一起玩 我很快樂
6月12日,本報對西安市未央區(qū)西航三校四年級六班的52名學生做了調查(數據見制圖)。對于眾多孩子喜歡爸爸陪伴的原因,孩子們給出這樣的說法:“和爸爸在一起玩很快樂?!蹦猩栮栒f“我們可以一起健身”;男生小旭表示“爸爸總會講一些笑話”;男生豪豪說“因為媽媽廢話很多”;女生文文說“平時都是媽媽陪,所以更喜歡爸爸陪”,也有小朋友表示“因為爸爸很大方”,女生然然寫出的理由是“因為爸爸總帶我出去玩,媽媽總讓我學習”;女生小雨說“因為爸爸會給我講很多知識”。
喜歡媽媽陪伴的理由是什么呢?女生欣欣說“媽媽懂得我心理,爸爸卻很吃力”;大部分喜歡媽媽陪伴的理由是“更關心我”。
爸爸總是很忙 希望能多陪陪我
問起最想對爸爸說的一句話,52個孩子中有31個孩子寫的都是:“爸爸,我愛你!”但還有不少孩子對爸爸提出愿望:希望爸爸少喝酒、希望老板讓爸爸到西安上班、希望爸爸少玩電腦多陪他們、希望爸爸別老去外面吃飯。這些提出希望的孩子大都擁有一個“周末爸爸”或“深夜爸爸”,調查中這些爸爸占到48%。
女孩馬睿怡的爸爸在寶雞當老師,只有周末才會回到西安和家人團聚。馬睿怡說,爸爸平時都不回家,她總是和媽媽在一起,周末爸爸回家后就會陪她練字、畫畫,她特別希望能和爸爸媽媽出去旅游,“上一次一起出游還是4歲,爸爸帶我去了鳳縣?!?/p>
“我爸爸每天都很忙,我很少能見到他?!焙煲淼陌职衷诟吡暌患裔t(yī)院當工人,經常很晚才回家,偶爾回來得早,爸爸就會給他輔導作業(yè),但周末爸爸幾乎不能陪他,因為他總是很忙。
媽媽這樣說老公常不在家女兒性格受影響
臺灣資深記者陳安儀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引起很多人共鳴,她提出了“假性單親媽媽”的概念,就是老公工作很忙、很晚回家、一天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或是早出晚歸、見不到孩子的面。有時候,即使老公星期天待在家里,也只限于吃飯、睡覺、看電視、打游戲,通常兩只眼睛都不會擺在孩子或孩子的媽身上。
家住西安市長安區(qū)的雷女士覺得自己就是假性單親媽媽,她老公是做通信工程的,長年駐在外地,周末偶爾回來,她則是全職太太。雷女士說,生孩子前她不會做飯,家里水電氣什么事她都不管。自從丈夫在外工作后,她除了打理家里所有事情外,還單獨帶孩子。老公周末回來后,會開車帶娘倆出門“放風”,“只有這個時候,才覺得像個家。2歲多的女兒因為長期見不到爸爸,對爸爸有了陌生感,有時候都不愿意讓爸爸抱?!?/p>
雷女士說:“孩子的成長,不能沒有父親的陪伴。父親能給孩子安全感,女兒現在有些膽小內向,我覺得和父親陪伴少有很大關系?!?/p>
爸爸這樣說“周末爸爸”很無奈得先養(yǎng)家再說愛
市民梁先生是一名軟件工程師,有個3歲的女兒。說到對孩子的陪伴,梁先生承認,沒有妻子做得好,他的工作時間很不固定,經常出差,大多情況下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梁先生說,正是因為有了孩子,他才要比以前更加專注工作。“現實就是,你得先拼命養(yǎng)家,其次才能說愛?!?/p>
他說,如果不出差的話,他幾乎每天用在工作上的時間在13個小時左右,有時候還需要加個班。“回到家就累得暈頭轉向的,多數情況都不會再花心思陪孩子了?!?/p>
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梁先生也沒少和妻子拌嘴,也經常反省陪孩子的時間太少了,“但有時候確實力不從心。”
經常陪伴孩子 才會發(fā)現并糾正問題
西安市民劉先生的兒子奔奔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他很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下班回家后,他喜歡和兒子天南海北什么都聊。周末只要有空,他就會帶兒子去圖書館、書院門等地方。
“當父親的肯定比母親視野開闊些?!眲⑾壬J為,家庭教育中,應該讓男孩子陽剛,讓女孩子溫柔,父親的存在是至關重要的?,F在很多父親都以工作忙掙錢為由,少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導致很多“男孩女性化,女孩女漢子”的現象。
劉先生說,兒子上幼兒園時,有一次和他說再見,那個手勢突然讓他覺得像個女孩。他有些擔憂,到幼兒園了解后更加擔憂,整個幼兒園沒有一名男老師,只有一個大廚是男的?!拔揖徒o老師說了我的擔憂,可老師作為女性,根本意識不到?!眲⑾壬f,正是因為經常陪伴,才會注意到孩子的變化,并及時糾正一些問題,比如兒子站立時,劉先生會經常提醒他挺胸抬頭,“男子漢就要站有站姿?!?/p>
專家觀點
“中學生傾訴對象”排名父親排在網友后面
“希望父親們能記住自己的角色。”昨日,在團省委、省少工委舉辦的“紅領巾大講堂”上,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少年兒童研究》雜志總編輯、著名教育家孫云曉語重心長地建議,父親們不要在孩子的教育中缺位。
孫云曉1993年曾發(fā)表過一篇著名的報告文學——《夏令營的較量》,記錄了1992年8月在內蒙古舉行的一次草原探險夏令營活動中,中國孩子在身體素質、生存能力方面和日本孩子存在巨大差距。央視稱此文推動了中國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1994年初,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發(fā)起“中國少年雛鷹行動”,也是基于此文的影響。
“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經非常嚴峻,根據調研數據,中學孩子心目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傾訴者的排名,排在第一的是同性朋友,第二位是異性朋友,母親勉強擠進前五,選父親的只占不足20%,排在第六,甚至在‘網友’后面?!睂O云曉說。孫云曉用一張以大象為主題的照片講述父親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案鶕游飳W家的觀察,象群失去成年公象以后,小象尤其是小公象就會變得更富有攻擊性。人也是如此。根據美國社會學家的調研,發(fā)現在押罪犯中有七成都是缺乏父愛的?!?/p>
青少年階段都會需要偶像。孫云曉認為,父親更具備成為榜樣的條件,對男孩而言,可以成為努力的目標,對女孩而言,可成為衡量異性的標桿?!坝辛税駱?,孩子不容易迷茫?!?/p>
孫云曉解釋說,人一生性格的兩大方向應該包括親密性和獨立性,親密性主要由母親帶來。“母親帶孩子都抓得很緊,給孩子活動的范圍很小,而父親更有能力應對突發(fā)情況,一般帶孩子會放開孩子的主動性,給孩子新鮮感和刺激感,小時候抱著孩子飛高蕩低,長大后帶著他運動、冒險,必要時展現出力量、權威、應變等?!币虼?,父親應該教會孩子擔當勇敢,而由母親帶大的孩子尤其男孩,往往溫柔甚至性格懦弱,獨立性和應變力較差。孫云曉勸誡父親們,不論工作多忙,一定要多抽時間陪孩子。
專家:父愛影響孩子智力和社交
陜西陽光心理研究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杜翠紅表示,父愛對孩子的智力影響也很大。美國密執(zhí)安大學科研所人員調查發(fā)現,有較多機會與父親接觸的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生活獨立感和學習自信心具有優(yōu)勢。更多資料顯示,常與母親在一起的孩子對新奇事物興趣更濃、社交能力更強,而與父親打交道多的孩子數學成績較高。孩子更樂意經常觀察和模仿父親的行為,對他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產生有利影響。如果父子或父女關系比較消極,對孩子的智力發(fā)展及學習能力產生負性影響。
此外,父親對孩子的社會交往產生更大的影響。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外界事物的探索范圍逐步增大,對人際交往的需求逐漸強烈,不再滿足母親之前給予的社交范疇和方式,父親則帶給孩子外界社會的新鮮刺激,豐富的社會閱歷,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 段曉寧 趙瑞利 楊昊霆 實習生 王翠 采寫
(原標題:六成被調查小學生更喜歡爸爸陪在身邊(圖))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