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陰肝經,行經于01-03時。足厥陰之脈,起于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后,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于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huán)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厥陰之肝,是陰盡陽生之藏,與少陽府之膽為表里,府為表,藏為里。厥陰者,里之又里也,三陰之極盡處也。邪傳厥陰,傳經已多,寒化熱化陰陽錯雜,因人而異。若其人體質偏熱,則邪從陽化;若其人體質偏寒,則邪從陰化。少陽膽之邪不解,傳厥陰則危;厥陰病衰,轉少陽則安。
8.1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下之利不止。
消渴者,飲水多而小便少,飲而仍渴,乃厥陰熱化而耗水。厥陰脈貫心膈,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非不能食,因食則吐蚘而不欲也。因消渴而多飲不欲食,則胃中只有水和熱,胃氣必虛,若下之則利不止。
邪從太陽傳至太陰,脾經受邪則腹?jié)M而嗌干,未成渴也;至少陰,腎經受邪則口燥舌干而渴,飲而止渴,不隨飲隨消也。
8.2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厥陰病,熱邪甚則有消渴證,若飲而仍渴,隨飲隨消隨渴,即成消渴。厥陰病見渴欲飲水,少少與之,飲而渴解,則未成消渴。厥陰病未成消渴,是邪未深入肝臟,熱邪欲向外出表之渴,故少少與飲,里和而汗出可愈。不與多飲者,因里氣仍虛,預防水蓄停飲也。
8.3 傷寒,厥而心下悸,以飲水多,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厥,氣脈流行悖逆也。厥陰傷寒,若陰盛寒邪貫心膈而心下悸,則不渴。若渴而飲水過多,里虛不能化水而停飲,必小便不利,水寒逆上攻心,亦可致心下悸。故上條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不宜多也。厥為寒甚,悸為水甚。水寒互為因果,水盛生寒,寒盛停飲,水去則寒消,寒消則厥亦愈。今厥而心下悸,寒水兼具,宜先治水,用茯苓甘草湯(方見2.15條),后治寒。否則,水漬入胃則作利。
8.4 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非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脈微而厥,純陰之脈。至七八日,傷寒之邪傳里已久。膚冷,即不但手足冷,而是全身都冰涼,這是無陽之形。藏里陰盛已極,陽氣衰微不得出,故膚冷。陰盛陽將亡,其人躁無暫時之安,這是藏厥,不是蚘厥。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人安靜,有時煩,此非藏寒陰盛之煩,是蚘上竄入膈之煩,故這種煩,須臾便止。得食而嘔又煩者,是蚘聞到食物味道,又上竄之故,其人當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烏梅丸又可主久利。
蚘,蛔蟲也。
烏梅丸方
烏梅300枚 細辛90克 干姜150克 黃連240克 當歸60克 附子(去皮,炮)90克 蜀椒(出汗)60克 桂枝90克 人參90克 黃柏90克
上10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1000毫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2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10丸,日3服,稍加至20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8.5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上條辨藏厥與蚘厥之別并出治蚘厥之方。本條之證即上條之藏厥。傷寒六七日,邪入厥陰肝臟,出現(xiàn)脈微,手足厥冷,煩躁,這是厥陰陰邪重癥。煩躁者,陽虛而與陰邪爭,神氣浮越欲脫。危證須急救,恐湯藥來不及,故灸足厥陰太沖穴,令陽氣通,穴在足大趾下后2寸,或寸半陷中,可灸3壯。若手足厥冷不能復溫,是陽已亡,故死。(漢代1寸=2.31厘米)
8.6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手足厥寒而未至冰冷,亦不煩躁,脈細則陽氣仍能通,雖脈細欲絕,則病不至死,當歸四逆湯主之。若其人肝臟素寒,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 45克 桂枝45克 芍藥45克 細辛45克 通草30克 甘草(炙)30克 大棗(孹)25枚
上7味,以水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日3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方
于前方內加吳茱萸35克、生姜45克
上9味,以水1200毫升,清酒1200毫升和,煮取1000毫升,去滓,溫分5服。
8.7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jié)M,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陽邪結于上,陰邪結于下。病者不結胸,即邪不結于上;小腹?jié)M,按之痛,則邪結于下。邪結下焦而手足厥冷,膀胱居下焦,關元穴為極陰之位,是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所在,故此冷結于下焦膀胱關元處。關元,在臍下3寸(約6.9厘米)。
8.8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手之三陰三陽,相接于手之十指;足之三陰三陽,相接于足之十趾。體內陰氣盛而陽氣微,陽氣不能與營氣相順接,故手足逆冷。人體受太陽影響,從體表往里,陽氣漸弱而陰氣漸強;從里到表,則陽氣漸強而陰氣漸弱。足太陰脾經,較之三陽經為里,較之其他兩陰經則為外,故太陰陰弱寒微,手足溫而不厥冷。足少陰腎經,較之太陰為里,故少陰陰強寒甚,有寒厥而無熱厥。足厥陰肝經,為至里之經,三陰極盡之處,陰極而陽生,故厥陰寒厥熱厥均有之。厥陰經,厥之經也。諸四逆厥冷之病,皆不可下之。陽氣虛弱者固不可下,陰血虛者也不可下之。
8.9傷寒五六日,不大便,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上條言諸四逆厥者不可下,虛家亦然。此條舉例進一步說明。傷寒五六日,邪可能入陽明,也可能入厥陰。今不大便,似有可下之證,然腹濡而不滿硬,則非陽明胃燥;脈虛,內無熱也;復厥者,外無熱也。內外無熱,知為寒邪入厥陰,必其人血虛,或大病后或婦人經期失血,因而逆冷,此亡血之證,亡血傷津而大便澀滯,非胃熱之燥硬,故腹濡,下之更虛其血而致死,故不可下。
8.10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厥陰為陰極陽生之經,傷寒傳經厥陰,因之而陰陽錯雜。若陽氣能與陰氣交匯,則陰中有陽而不厥冷;陰氣能與陽氣交匯,則陽中有陰而不發(fā)熱。惟陰盛不與陽交而厥冷;陽亢不與陰交而發(fā)熱。陰陽平衡為順,順則病愈。陰陽不平衡為逆,逆則病進。今傷寒傳入厥陰,厥五日,熱亦五日,單日看厥與熱互有勝負,厥熱交替,總體上則厥熱平衡,可見其人陰陽總體平衡,假如六日當厥不再厥,則病退而自愈。
8.11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shù)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后必便血。
傷寒熱少厥微,手足不冷,只是指頭寒,寒邪淺也。默默,陰行而陽不隨也。不欲食,胃不和也。煩燥,陽行而陰不隨也。雖陰陽錯雜,但病輕。數(shù)日后,若小便利,尿色白,是熱已除。欲得食,胃和也。熱去胃和,陰陽恢復平衡,其病為愈。若厥冷而嘔,胸脅煩滿,則為熱深厥重,厥陰脈貫心膈,故嘔而胸脅煩滿;厥陰肝主血,熱盛奪血分,陰邪走下竅,其后必便血。
8.12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或為熱厥,身必發(fā)熱。前熱者后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fā)汗者,必口傷爛赤。
傷寒一二日,邪在太陽經,必發(fā)熱。至四五日而厥,乃邪傳厥陰經。若身無熱而厥,則為寒厥,是陰盛陽衰之厥,寒邪入肝臟之藏厥。若為熱厥,雖手足冷而身必發(fā)熱。熱厥陰陽交錯,互有勝負,故前熱后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微熱亦微者,如上條,小便利色白則熱除。厥深熱亦深者,應下之,若反發(fā)其汗,則助熱上攻,厥陰之脈循頰里環(huán)唇內,熱循經上攻,必口傷爛赤。
8.13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病人手足厥冷,則邪入厥陰,若脈微而細,是寒虛;脈微而乍緊,則寒而不虛。陽氣受邪阻遏于胸,不能外達四肢,故手足厥冷,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病在胸中而非胃中,當吐之,宜瓜蒂散(方見1.38條)。
8.14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也,若寒邪入里而厥,脈當微細。脈滑為陽脈,即陽氣盛于內。傷寒脈滑而厥,是里有熱之故。陽盛于內,格陰于外,內熱而外寒,故手足冷,因里熱,則腋窩必熱。此為熱厥,但里熱未甚,無腹?jié)M痛不大便之證,故以白虎湯清熱即可(4.18條)。
8.15 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脈促,陽脈也。傷寒脈促而手足厥逆,陽氣未虛,又無其他病證,只是陽氣受寒邪干擾,運行不暢,斷斷續(xù)續(xù),故脈促而手足厥逆??删闹?,令陽氣通暢即可。
8.16 傷寒發(fā)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
少陽膽經,為三陽之盡頭,陽盡則陰生,故有寒熱往來證;厥陰肝經,為三陰之盡頭,陰極則陽生,故有厥熱往復。傷寒邪傳厥陰,從熱化則為陽邪而發(fā)熱,從寒化則為陰邪而寒厥,寒熱交錯,陰陽互有勝負,故或厥或熱。若陰陽總體平衡,則熱四日厥亦當四日。若熱四日,復厥三日,再熱四日,厥少熱多,是陽勝陰退,陰退則寒去,故其病當愈。若厥后復熱且連續(xù)幾天不退,則過熱傷肝,肝主血,血瘀久而化膿,故其后必便膿血。若厥多熱少,則為陰勝陽退,陽氣退而衰,故其病為進。
8.17 傷寒始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食以素餅,若發(fā)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直醽沓龆鴱腿ヒ玻笕彰}之,其熱須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fā)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脈之而脈數(shù),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必發(fā)癰膿也。
傷寒,發(fā)熱六日,接著厥九日而利,厥多熱少,為陰盛陽衰。凡厥而利者,必中焦胃寒,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恐為除中之證,與素餅以食而試其胃氣。除中者,中焦陰邪格除胃中陽氣而欲飲食自救也。若食后發(fā)熱,是胃氣尚在,陽氣回歸,則非除中,則病必愈。又恐食后發(fā)熱不能持續(xù),來而復去,則仍屬除中,非陽氣回歸,故繼續(xù)觀察三日。若三日之脈皆為熱脈,則病將愈于明日平旦夜半陰盡陽生之時。所以然者,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fā)熱三日,總數(shù)九比九,熱厥旗鼓相當,故知愈于陰盡陽生之時。后三日脈之如為熱脈,即脈數(shù),發(fā)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余,厥陰熱久傷血,血壅瘀而腐,故必發(fā)癰膿。
旦日,明日平旦。平旦即寅時,為03時整至04時59分59妙。此為夜半陰盡陽生之時。
8.18 傷寒脈遲,六七日,厥而下利,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傷寒六七日厥而下利,若脈數(shù),則為熱厥,可用黃芩湯除其熱;今脈遲,為寒厥,寒厥下利,胃本已寒,不可用寒藥使其更寒。黃芩湯,寒藥也。不可用而反用黃芩湯清楚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除中者,胃陽將盡數(shù)除去,本能求食以自救也,然于事無補,其食趕不上胃氣亡,胃為土,萬物無土不生,故必死。
8.19 傷寒,先厥后發(fā)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復利。
傷寒,先厥后發(fā)熱而利,陰退陽進,其利必能自止,因病起便厥,而后發(fā)熱,則熱多厥少,陽氣有余,隨后利,則多余之陽氣也去,陰陽恢復平衡,故必自止而愈。
【自注】見厥復利無所指,懷疑遺漏下文“病進”兩字。先厥,不發(fā)熱接著利,陰進陽退,故為病進。
8.20 傷寒先厥后發(fā)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fā)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承上條,傷寒先厥后發(fā)熱,下利必自止,乃熱多厥少,余熱隨利而去。若利止后熱不退,而反汗出,是余熱過多,熱邪循厥陰經脈上攻,厥陰脈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故咽中痛,寒邪致咽痛則不腫,熱邪致咽痛則腫,腫而阻塞喉嚨,故曰其喉為痹。發(fā)熱無汗,是余熱不多,故利必自止,若發(fā)熱無汗而下利不止,則是熱邪不隨汗出而郁于里,利多而傷血,故必便膿血。邪走下竅,則其喉不痹。
8.21 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脈數(shù)為熱脈,厥陰下利脈數(shù),是為熱利,若熱微汗出,則熱邪從表隨熱而去,熱去則利止,故令自愈,不須治。下利為陰病,熱脈為陽脈,此即陰病見陽脈者生。設脈復緊,緊為寒脈,寒邪未去,利不自止,故為未解。
8.22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厥陰下利,若大熱而渴,脈強者,為邪熱俱盛。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是邪退熱衰,渴者,內燥也,故利必自止。利止津液回歸,渴亦必止。故令其自愈。
8.23 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厥陰下利脈數(shù)而渴,熱較之上條多,是陽勝陰,身不發(fā)熱,則熱在里,里熱可隨下利而除,故令其自愈。若下利日久脈數(shù)而渴不減,必便膿血,這是里熱傷陰之故也。
8.24 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厥陰熱利,脈當沉數(shù),今寸脈反浮數(shù),是表熱盛也。尺中脈澀,是外熱盛而乘下利入里,摶結于陰,熱迫厥陰經而下利,必圊膿血。
8.25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
脈沉主里;弦,主急,邪甚之脈。厥陰下利,脈沉而弦,此即下重。下利,拉稀也。下重,重度拉稀也。下重若發(fā)熱,脈沉弦而大,是邪尤盛,為未止;若脈沉弦但卻微弱數(shù),則邪已衰,為欲自止之兆,雖發(fā)熱,不死。
8.26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欲飲水,是里有熱,熱利下奪津液,本能反應求水濟干,白頭翁湯主之。熱利下重者,亦白頭翁湯主之。以大苦大寒勝其熱。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45克 黃連(去須)45克 黃柏(去皮)45克 秦皮45克
上4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溫服200毫升,不愈,更服200毫升。
[方解] 三陰具有下利證。自利不渴,屬太陰脾經;自利而渴,屬少陰腎經。若厥陰下利,寒厥下利則不渴,下利清谷;熱厥下利則消渴,下重便膿血。
白頭翁,寒而苦辛。秦皮,寒而苦澀。黃連清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熱。
8.27 傷寒下利,日十余行,脈反實者,死。
傷寒下利,日十余次,正氣必虛,里虛則脈當微弱,若脈反實,是邪盛,本已虛弱之正氣盡數(shù)脫離于里,與盛邪相抗,脈反而強而有力,正氣脫離藏府,故死。
8.28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fā)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傷寒傳厥陰,必下利,若脈數(shù)、微熱汗出,令自愈,參見8.21,8.22,8.23,邪與熱皆隨利去故也。今六七日不利,寒熱越積越多,以至陰邪與熱,盛極而爆發(fā),發(fā)熱而利,汗出不止,則死。汗出不止,必將亡陽,陰盛而亡陽,即有陰無陽。三陽經尚且不可大發(fā)汗以防亡陽,厥陰汗出不止,陽氣頃刻無存也。
8.29 發(fā)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比上條證輕者,發(fā)熱而厥已持續(xù)六日,熱與厥,陰與陽兩方旗鼓相當抗衡了六日,至第七日下利,即陰勝陽敗,雖不汗出不止,陽未至于亡,故不死,但難治。
8.30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下利脈沉遲,里寒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則是表有陽熱。六經皆有下利之證,若邪深入至厥陰,則利深必厥,厥深必利,寒深陰重故也。郁冒者,頭目之際郁然昏冒。今里有寒而表有熱,若病欲解,須里寒表熱皆去,陰陽平衡而解。下利清谷者,里寒隨利而去,表熱必從表出,故熱上行而郁冒,自發(fā)汗而表邪去而解。病人因下利而里虛,寒重里虛必厥,然表有熱,故厥必微。
8.31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上條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有可能不用藥,汗出而解。本條汗出不解,而是汗出而厥,則陰強陽弱,下利而里寒猶在,汗出徒增陽虛,若汗出不止則亡陽,須防亡陽之變,通脈四逆湯主之(方見7.17條)。
8.32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出而非汗出不止,則未至亡陽。熱不去,即外邪未因大汗而除。汗后下利厥逆,知厥陰寒盛,大汗傷氣,氣弱不能帥血,厥陰肝藏血,寒盛而血行減速,故四肢疼,大汗虛其表陽故惡寒。此為陽將亡而里寒已盛,宜溫經以勝寒,回陽而斂汗,四逆湯主之(方見7.9條)。
8.33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大汗傷陽,下利傷陰,大汗后大下利而厥冷,則里寒盛而陽氣衰,四逆湯主之,以救陽為急。
8.34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有陰無陽也,恐此時已經湯藥難進矣,急救之法,灸其厥陰經以通其陽,若脈還手足復溫,生;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是陽氣上脫,陽氣不繼,其喘必息短而聲不續(xù),故主死。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一天之內脈還手足溫者,生,一整天脈不還者,死。脈絕有可能過一整天而還,故灸之宜持續(xù),不可輕言放棄,已過一整天脈仍不還,方可言死也。
8.35 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下利厥逆,多為陰寒已甚。傷寒發(fā)熱,下利厥逆,若不煩躁,不至于死。躁者,陽被陰格,不能入里,擾動于胸也。今病人躁不得臥,而里寒已盛,是厥陰肝藏被陰寒占領,陽氣不能回歸入藏,游蕩于胸,亡陽只在早晚,故死。傷寒發(fā)熱,下利至甚,厥不止,即不煩躁,藏里無陽,終究是死。
8.36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嘔者,邪氣上逆也。邪氣上逆,不下利,脈弱,看似邪衰,但小便復利而見厥冷,則為里寒已盛。身有微熱,雖陽氣弱但未至亡陽,畢竟陽弱陰強,故難治,四逆湯主之,急救其陽。
8.37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干嘔,有聲無物也。干嘔吐涎沫,涎沫隨干嘔而出。三陽有頭痛,必兼身熱。少陰、太陰,皆無頭痛。厥陰經與督脈會于顛,故有頭痛。此厥陰之寒邪上逆,故不下利而干嘔吐涎沫頭痛,吳茱萸湯主之(方見7.19條),吳茱萸辛苦大熱,能直入厥陰,降其陰盛之濁氣。
8.38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心煩而嘔者,內熱之嘔;渴而飲水嘔者,停水之嘔。癰者,壅也,內熱甚,氣瘀血積而為癰,癰久化腐而為膿。今嘔而有癰膿出,則內熱也出,若治其嘔,恐阻內熱出口反生變,不如俟其膿盡自愈,故不可治嘔。
8.39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脈微,厥陰脈也,脈浮,表陽脈也,脈沉,里陰脈也。厥陰病見陽脈,是邪已還表,是為欲愈之兆;不浮,則邪仍在里,其變證亦多,故為未愈。
8.40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寅為陽初動,陰尚強,卯為天地辟,陰陽分。大自然陰盡陽回,厥陰得自然陽氣相助,故病解于丑至卯陰盡陽回之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