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今天是寒食節(jié),自然要念這首《寒食》。這是寫寒食節(jié)最著名的一首詩了。寒食,顧名思義,就是要吃冷的東西,不準生火做飯,但是可以生火點蠟燭、祭祀。現(xiàn)在人看來,這是一個奇奇怪怪的風俗,奇奇怪怪的節(jié)日。后面專門做解釋。還有,因為央視“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一詞家喻戶曉,就源自這首詩。那么什么是“飛花令”?怎么玩“飛花令”?后面一并解釋。
這首詩,在“深刻”的人看來,是諷刺皇帝的奢靡和朝廷的腐敗;在我這樣淺薄的人看來,就是描寫了盛春京城的景色和帝王生活場景。“春城無處不飛花”,一句話寫滿了帝都的美景,陽春三月,這樣的景致,其實也很普遍?!昂硸|風御柳斜”,再接著細細地寫宮中的景色,東風吹斜了宮中的柳樹。后面兩句就是宮廷過寒食節(jié)的習俗了,走馬傳燭,黃昏開始宮里分賜新的蠟燭,裊裊的煙霧率先飄進貴族的家里。五侯,漢成帝時,封他的五個舅舅為候,被人們稱為五侯,代指貴族官宦之家。這首詩寫得富麗堂皇,讀出來很有富貴氣,很讓人羨慕。我怎么一點看不出階級分析的味道。
有一個傳說,好像也印證了我的淺薄。唐德宗時代,韓翃年紀不小了,在地方做一個幕僚,經(jīng)常稱病在家。此時,皇帝嫌棄缺少滿意的起草文稿的人,于是批示:用韓翃。這里補充一下,韓翃念“hán hóng”,跟那個唱《青藏高原》的韓紅一個讀音。當時唐朝沒有韓紅,但有兩個韓翃,另外一個在做江淮刺史。手下人就搞糊涂了,哪一個韓翃呢?皇帝批示說:“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于是,韓翃重新進京。可見,當時的皇帝也沒有讀出諷刺的味道,要是諷刺皇帝,不被殺頭就客氣了,怎么能重用呢。
在古詩中,“斜”是一個常見的字,古代念“xiá”,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陌上柔桑破嫩芽,山遠近,路橫斜”,這樣才押韻,念“xié”就不押韻。不信,你再念念看?
===========飛花令=========
酒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俗人劃拳,雅士飛花。飛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時的一個文字游戲。得名于唐代詩人韓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無處不飛花”。
飛花令屬雅令,沒有詩詞基礎(chǔ)的人根本玩不轉(zhuǎn)它。比如說,甲說一句第一字帶有“花”的詩,“花開堪折直須折”,乙接“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花在第二字位置上。丙接“月照花林皆似霰”,花在第三字位置上。丁接“人面桃花相映紅”,花在第四字位置上。接著可以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出門俱是看花人”、“深巷明朝賣杏花”。到花在第七個字位置上則一輪完成,可繼續(xù)循環(huán)下去。當作不出詩、背不出詩或作錯、背錯時,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規(guī)則先定,玩法可以多樣。比如甲背一句詩,“花”在第幾個字中出現(xiàn),他后面的第幾個人就喝酒。巴金《家》中有這樣一段描寫:“淑英說一句‘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又該下邊的淑華吃酒?!币驗椤盎ā痹诘诙€字,所以第二個人喝酒。
雖然叫“飛花令”,不一定用“花”字,春、秋、江、樹、水、月、夜……所有詩詞中常見的字,都可以做令字。如果要拼記憶力,用比較少見的字,難度也就更高。
比起古人的規(guī)則,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的“飛花令”要簡單許多,選手只要背誦約定的字,且詩句不要與說過的重復(fù)即可,對字的位置沒有要求。但考的不僅僅是選手的詩詞儲備,更是臨場反應(yīng)和心理素質(zhì)的較量,因而“飛花令”的競賽感很強,電視觀賞性很高。
============寒食節(jié)============
要解釋寒食節(jié),因為太久遠了,就得插播一下中國早期的歷史。
概括中國歷史,常常用“上下五千年”。這是一種大概的說法。最早是神話傳說階段,什么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伏羲、炎帝、黃帝等等,都是傳說,究竟有多少漫長的歲月,已經(jīng)不知道了。有記載的歷史從夏開始,大概四千多年。夏之后是商、周。周朝又分西周和東周,東周時期又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兩個階段,先是諸侯割據(jù)(春秋),后來打成一團(戰(zhàn)國)。戰(zhàn)國后期,秦始皇建立秦朝,第一次真正統(tǒng)一中國。
中國,作為一個完整的國家,其實應(yīng)該從秦朝開始。
寒食節(jié)比秦朝還要早,發(fā)生在“春秋”時期。有個國家叫晉國,晉獻公有個公子(王的兒子那時叫公子,所謂“公子王孫”)叫重耳,謙虛好學(xué),交際了一大批有本事的人。晉獻公死后,重耳受到迫害,于是帶領(lǐng)幾個忠心耿耿的人,漂泊流亡在各個諸侯國中,長達十九年。后來終于回到晉國,并且成功獲得王位,成為晉文公。晉文公選賢任能,選拔了一大批文臣武將,治理國家,制定制度,富國強兵。并當上了“霸主”(當時成為霸主,要各個國家一起簽約認可的),開創(chuàng)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yè)。他的文治武功,顯達千秋,與齊桓公并稱“齊桓晉文”,后世儒家、法家都稱贊不已。
重耳在流亡的過程中,有時候遇到人家國君客氣,過些體面的日子;有時候遇到人家不客氣,那就衣衫襤褸,饑寒交迫。有一次,他們一行幾人在山里餓了幾天,煮野菜又吃不下。重耳的部下,忠心耿耿的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稱介之推,之為虛詞,子為敬稱),悄悄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割下大腿上的一塊肉,和野菜煮在一起,晉文公吃得很開心啊。當晉文公得知是介子推的大腿肉之后,感動不已。
晉文公復(fù)國之后,忘記分封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求利祿,與母親歸隱綿山。有一天有人提醒晉文公,怎么忘記了介子推呢?晉文公恍然大悟,叫人去找介子推。介子推堅決不出來。晉文公沒有辦法,只好出了一個餿主意,叫人燒山,你總歸要出來吧。結(jié)果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
晉文公感傷不已,把介子推母子厚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這一天全國禁止燒火,只能吃冷的,就是“寒食”。并且這一天要全國祭祀,以寄哀思。由此下來,古代的春祭都在寒食節(jié),后來因為與清明節(jié)太近,就把祭祀逐漸改到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其實原來是節(jié)氣,表示萬物生長時,清和而明朗,人們適合于郊游、踏青,后來才加上了祭祀的含義。隔壁是韓國仍然保留在寒食節(jié)進行春祭的傳統(tǒng)。
補充說一句,有人說寒食節(jié)在清明前兩天,有人說在清明前一天,萬年歷上沒有標注。我爸爸一直告訴我是清明節(jié)的前一天,就尊重他老人家了。有人說,寒食節(jié)不能祭祖,原因就是這一天只能祭祀介子推。也有人說,這天的香火全部歸介子推了。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