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柱: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鄭州大學歷史學院院長、考古與文化遺產學院院長、中原歷史與文化研究院院長。擔任中國圓明園學會會長、中國古都學會名譽會長、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亞洲史學會常務理事。曾任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都城考古學、古代帝王陵墓考古學和秦漢考古學。先后參加并主持秦都咸陽遺址、西漢十一陵、關中唐十八陵、秦漢櫟陽城遺址、西漢杜陵陵園遺址、漢長安城遺址、秦阿房宮遺址等考古勘探、發(fā)掘,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著有《西漢十一陵》《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漢長安城未央宮骨簽》等20余部(套)著作,在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人類學終身成就獎等榮譽稱號。
恩格斯提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币捉ㄆ綇脑~源角度研究,認為“文明即國家”。“國家”的“物化載體”集中體現(xiàn)在“國民”“國土”及“國民”的“國家認同理念”。
“不斷裂”的考古學闡釋
第一,“國民”的“不斷裂”。
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歷史“主人”(中國人),一代又一代在中華大地上延續(xù)不斷,這已被考古發(fā)現(xiàn)與歷史文獻所共同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始于黃河流域中游地區(qū),根據(jù)近年遺傳學研究成果證實,現(xiàn)在中國境內的絕大部分人的基因與考古發(fā)現(xiàn)的五千多年前黃河流域中游地區(qū)人群基因相近。再從“姓氏文化”考察,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姓氏的國家,其姓氏相對十分集中,其中99%的姓氏出自“炎黃”姓氏系統(tǒng),因此中國人自古以來自稱“炎黃子孫”,在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上“黃帝”被中華不同族屬、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國家統(tǒng)治者與社會大眾公認為中華“人文始祖”,也就是中國之“國父”。
第二,“國土”的“不斷裂”。
早在距今六千多年前,“廟底溝文化”的中華先民,他們所形成的族群文化中心區(qū)域在黃河流域中游,其考古學文化分布范圍北至長城地帶,南到長江,西至甘青,東到魯西南。從此以后,隨著歷史發(fā)展,到了秦漢時代,國家疆域西至“西域”,東到東北地區(qū),北至蒙古高原以南,南到“南海九郡”,秦漢王朝的“國土”已奠定了此后中華國家的空間分布范圍,至今延續(xù)不變。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中華文明所獨有的。
第三,“國家認同”:“中”與“中和”理念的“不斷裂”。
“文明”(即“國家”)歷史之一代又一代延續(xù)不斷,主要取決于“國民”對“國家認同”理念的堅守,其具體的“物化載體”反映的是國民對國家(即“國”與“家”)的空間“中”與“中和”的觀念認同。
國際學術界一般公認的“文明”(即“國家”)形成的“三要素”是城市(都邑)、文字與金屬器,而都邑又是其中“第一要素”。所謂“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征”。考古發(fā)現(xiàn)與出土文獻和歷史文獻記載表明,都邑必須“居中”。如6400年前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墓主人及其左右兩側的龍、虎形象與腳底“北斗”圖像,反映了墓主人以“天中”之“北斗”為坐標求“地中”理念。而根據(jù)歷史文獻記載豫東北濮陽與魯西南的定陶一帶,先秦時代人們就認為那里是“天地之中”(“陶為天下之中”)。出土文獻《清華簡·保訓篇》記載虞舜“求中”于“鬲茅”(即文獻之“歷山”,亦今濮陽、菏澤一帶)。大禹立國建都,商湯六世祖上甲微為其“求中”于嵩山,即五岳之中岳嵩山??脊虐l(fā)現(xiàn)夏代都邑王城崗城址、新砦城址、二里頭城址均在大嵩山地區(qū)。中華五千年文明,4200年歷代都城建于大中原的長安、洛陽、鄭州與開封,北宋之后金元明清徙都北京,海陵王定都北京,即稱“燕京乃天地之中”。《呂氏春秋》記載:“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薄盾髯印ご舐浴分赋觯骸坝呐?,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中”體現(xiàn)的是對“四方”的“公平”“公正”,這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和”政治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這種“中”與“中和”理念也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深入人心。
中華五千年文明“有容乃大”
第一,對內: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有容乃大”。
中華五千年文明“不斷裂”的“生命力”,在于其國家與國民的“有容乃大”的理念。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隨著歷史發(fā)展,中華民族成員組成越來越多,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可謂哪個族群都可以作為中華國家的領導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契丹人建立的遼王朝、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與滿族建立的清王朝,他們均被認為是屬于中華文明的政治實體。這是因為中華文明構建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有容乃大”理念所致。
第二,對外:從絲綢之路與“大航?!北容^之下的“有容乃大”。
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見證,中國在國家關系上是“有容乃大”心態(tài),中華文化的“絲綢之路”見證的是中國與世界的友好之路、合作之路,而不是“大航海時代”給世界歷史帶來的“殖民時代”。
(圖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2022年8月29日第2480期)
責編:韓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