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仁,字一初,號夢覺,一曰夢觀,浙江富陽人。守姓起源不詳,古代姓氏典籍中稱之為奇特之姓,均不載其源流和始祖。按《奇姓通》載,宋朝時有守姓,文學(xué)大家蘇東坡在惠州時,曾舉薦詩友酒朋守恭,但此姓者人數(shù)不多。元朝末年守仁在四明延慶寺出家,后為靈隱寺住持。公元一三五八年,楊維楨為躲避兵亂隱居于富春山,有僧徒從之學(xué),守仁即是其中之一。楊維楨有《送蘭、仁二上人歸天竺序》,其中對守仁的奇才俊氣很是賞識,夸他是用世之人,并教授他春秋經(jīng)史學(xué),當(dāng)時守仁才二十幾歲?!镀咝揞惛濉酚涊d,守仁因《題翡翠》一詩云“見說炎州進(jìn)翠衣,網(wǎng)羅一日遍東西。羽毛亦足為身累,那得秋林靜處棲?!?,“被太祖罪之,不善終”,洪武二十四年卒。但據(jù)近人王春瑜考證守仁示寂于寺,善終天年。著有《夢覺集》六卷。
守仁《贈檜樓和尚詩帖》
元朝雖然只有短短數(shù)十年,但卻是個很有意思的朝代。其時佛教十分盛行,出家僧眾頗多。關(guān)于出家,唐代著名僧人佛教律宗的創(chuàng)始人道宣這樣解釋:“真誠出家者,怖四怨之多苦,厭三界之無常,辭六親之至愛,舍五欲之深著。能如是者名真出家?!本褪钦f一個信奉佛教,一意想成為僧人的人,首先要舍棄父母妻子間的親情,斷除世間財、色、飲食、名利等一切欲望的追求。依理來說,僧人求明心見性,對外在的事物是不留戀的。然而元代的這些僧眾卻并非如唐宋僧人這般,他們更顯得世俗化一些。這種世俗化很明顯地表現(xiàn)在幾個方面:一是對待父母均持有孝親觀念,元代僧人回家省親是很普遍的,守仁母親去世時還奉旨奔喪;二是元代的僧人大都依附政權(quán),出仕為官為朝廷效力。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征授守仁為僧錄司左講經(jīng),后升右善世,甚見尊禮;三是元代的僧尼都擁有龐大的寺院財產(chǎn),有著很高的政治和經(jīng)濟(jì)地位。物欲享受成了眾多僧眾追求的目標(biāo),平日里疏于修行,反而天天花天酒地,除了嗜酒之外娶妻也是元代僧人存在的普遍現(xiàn)象。守仁曾作《戴勝》一詩曰:“青林暖雨飽桑蟲,勝雨離披濕翠紅。亦有春思禁不得,舜花枝上訴春風(fēng)?!弊鳛橐幻藢戇@樣的春詞倒也別具風(fēng)韻,有那樣的時代風(fēng)氣與孵化土壤也就見怪不怪了;四是僧人們與文人士大夫們交往甚密,或攜手出游歷覽勝跡,或品茗弈棋談詩論道,實(shí)現(xiàn)彼此心靈的契合與交匯,因此元代的僧人基本都能寫詩,具有很高的文學(xué)修養(yǎng)。趙孟頫與中峰禪師往來的十?dāng)?shù)件信札更是趙氏書法最經(jīng)典的作品之一。
王志安臨守仁《贈檜樓和尚詩帖》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也是和尚出身,所以登基之后加強(qiáng)了對寺院僧侶的管制。洪武初年,他多次征召大批高僧入京,并曾舉辦僧官考試,想利用這些高僧的聲望為他鞏固新建立的明王朝。守仁就是這些高僧中的一份子?!痘拭鲿嬍贰氛劶笆厝试弧澳芪霓o,草書宗晉,亦能篆隸”,本次選臨的是守仁《贈檜樓和尚詩帖》紙本冊頁,尺寸31.1X62.8厘米,凡二十二行共211字。詩帖的內(nèi)容寫的是立春早朝和元日早朝的感受,可見他當(dāng)時是深得皇帝恩寵的,“攜得天香滿袖還”很有溜須拍馬的意味。此件作品書體為草書,書寫嫻熟流暢但稍嫌隨意,線條扎實(shí)腴潤,在章法的處理上也很有想法,題目、正文、后序錯落有致,可以看出守仁具有較好的書法功底。在草法上以今草為主,偶爾會有些許章草筆致。元代在經(jīng)歷了唐五代宋幾朝的行、草之后突然出現(xiàn)了章草復(fù)蘇的情況倒是很耐人尋味。領(lǐng)軍人物趙孟頫功不可沒,他高舉“復(fù)古”的大旗帶動了一大批的書法家變古為新,如楊維楨、康里巎巎、鄧文原、俞和、倪瓚等人。在他們的銳意出新之下,形成了元代獨(dú)有的章草風(fēng)氣。守仁作為當(dāng)時著名的詩僧,又曾是楊維楨的弟子,受到這些風(fēng)氣的影響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