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詩《傳說》是海子剛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時的作品,一方面顯示出他驚人的天賦,另一方面也彰顯了他宏闊的文化視野和深重的土地情結(jié)。
長詩分為五部分,此處簡單談談其中的第一、二、四個篇章。
一、《老人們》
這一篇章以蒼涼而古樸的語調(diào)訴說著與土地依存并抗爭的生命在自然中歸于死亡并成為歷史。
這個篇章的題記引用了李白的詩句“白日落西海”,暈染了生命回歸自然的渺遠。
篇章以“黃昏/盆地漏出的簫聲/在老人的衣袂上/尋找一塊岸”開篇,意在表現(xiàn)死亡來臨之前老人感受到作為歸宿的土地宿命般的召喚。
“老人”的存在是“為了證明夜晚確實存在”,而他們察覺到“腳下紫色的野草就要長起/在我們的脖子間溫馴地長起”,此處海子指出了自然秩序?qū)τ谌说臒o可辯駁的安排以及這些老人們是如何順從地感受并接納自然的死亡在自己身上的蔓延。“腳趾死死摳住紅泥/頭抵著樹林/為了在秋天和冬天讓人回憶/為了女兒的暗喜/為了黎明寂寞而痛楚/那么多夜晚被納入我們的心”由年輕而衰老,老人們一邊與土地抗爭一邊包容著生活的喜悅與艱辛,卻又始終與土地緊緊依存。
“我不是月亮/我不在草原上獨吞狼群”流露的是與命運與死亡抗爭的無力感。
“活著的時候/我長著一頭含蓄的頭發(fā)/煙葉是干旱/月光是水”,而今,“現(xiàn)在我要睡了,睡了/把你們的墓地和膝蓋給我/那些喂養(yǎng)我的粘土/在我的臉上開滿了花朵”雖然歷經(jīng)苦難,老人們最終在深愛的土地中尋到永恒的安然和欣慰。海子又代老人再一次告別,這一次他說出“我終于沒能弄清/肉體是一個謎”,作者終于發(fā)現(xiàn)肉體雖然經(jīng)歷種種磨難但是蘊藏其中的生命或曰靈魂早已完成了超越。
“中國的負重的牛/就這樣留下記憶”農(nóng)耕社會的繁重勞作繼續(xù)壓迫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請你把手伸進我的眼睛里/摸出青銅和小麥/兵馬俑說出很久以前的密語。”而這些用身體記錄歷史和生活的人們又變成其中的一部分。
“僅僅剩下我一只頭顱,勞動和流淚”如此的處境,難免感受到生存的孤獨?!?/span>而陽光和雨水在西斜中象許多晾在田野上的衣裳/被無數(shù)人穿過/只有我依舊”可是生命依然頑強地存續(xù)著?!?/span>甚至不需要告別/不需要埋葬”老人們消融在自然的生死輪回中。
“老人啊,你們依然活著/要繼續(xù)活下去/一枝總要落下的花/向下扎/兩枝就會延伸為根”老人們就這樣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二、《民間歌謠》
在這一篇章中,作者引入了“歌謠”這一意象,“歌謠”將苦難和日常變得神圣,作者也初顯了為人類記錄歷史傳承精神的詩歌野心。
“那秦腔,那嗩吶/象谷地里乍起的風/想起了從前……人間的道理/父母的道理/使我們無端地想哭/月亮與我們空洞地神交/太陽長久地熏黑額壁”在歌謠之外的人生里滿是生死的艱難和自然的冷漠。“聚集在木頭上的人們/突然撤向大平原/象谷地里 乍起的風”生命的掙扎而又絕望。
“蔦和女蘿/平靜地中斷情愛/馬蘭花沒有在婚禮上實現(xiàn)/歌手再次離開我們”在如此的生活中,人們情感干涸為麻木,只留下生存的需求。
“秦腔啊,你是唯一一只哺育我的乳頭/秦腔啊是我的血緣/哭/哭從來都是直接的”直到歌謠作為表達和宣泄的手段出現(xiàn),同時承擔了遺傳文明的使命與個體存在的證明。
“是我為你們無休止地夢見/黃水/破門而入。”而我們的詩人立志要創(chuàng)作“歌謠”,像創(chuàng)造物質(zhì)文明一般記載歷史和精神并且歌頌,成為真正偉大的歌者或曰詩人。
“編鐘,閃過密林的船桅/又一次/我把眾人撞沉在永恒之河中”于是,詩人在歌頌的儀式中將生靈的存在歌唱凝固為永恒。
“我們倒向炕頭/老奶奶那只悠長的歌謠”,不止于此,作者希望“喝水的動作/唱歌的動作/在移動和傳播中逐漸神圣/成為永不敘說的業(yè)績”歌謠不單單是日常的記憶,還將是作者將生存本身神圣化的藝術(shù)品。
四、《沉思的中國門》
這一篇章旨在闡釋中國的苦難是如何孕育智慧與文明的。
“今天生出三只連體動物/在天之翅/在水之靈/在地之根/神思,沉思,神思/因此我陷入更深的東方”作者從這里開始深入文明深處探尋祖先的誕生。
“有一道穿透石英的強光/她安祥的虹彩/自然之蓮/土地,句子,遍地的生命/和苦難/趕著我們/走向云朵和南方的沉默”作者在此處確證了是苦難產(chǎn)生了信仰。
“莊稼比漢唐陷入更深的沉思”,但是人們“在困苦中/和困苦保持一段距離”生存的壓力亙古不變,而人們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獲取了生活的胸襟與生存的智慧。
“我們沉思/我們始終用頭發(fā)抓緊水分和泥/一個想法就是一個肉胎”人們繼續(xù)生存、繁衍。“我們就把兒子們送來/然后沿著運河拉纖回去/載舟覆舟/他們說/我們在心上鑄造了銅鼎/我們造成了一次永久的失誤”又發(fā)現(xiàn)徒然的生存是悲劇的重復。
“大佛泥胎的手/突然穿過冬天/在晨光登臨的小徑上漫步/懺悔/出其不意地驚醒眾人/也埋葬了眾人”有人選擇了宗教,獲得了解脫,卻也不是萬全之策。“中國人的沉思是另一扇門/父親身邊走著做夢的小莊子/窗口和野鶴/是天空的兩個守門人/中國人不習慣燈火/夜晚我用呼吸/點燃星辰/中國的山上沒有礦苗/只有詩僧和一泓又一泓的清泉”而只有回溯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之中,才能獲得文明的啟迪和真正的智慧。
“屋梁為什么沒有架起?/凝視為什么永恒?”生存的苦難總是與生命的智慧相隨,生存永遠會不斷帶給人們關(guān)于生存方式的思考。
PS:關(guān)于這首詩我還采訪了我的同事,一位頗有名氣的劉姓青年詩人。他談了以下幾點,在此轉(zhuǎn)錄,以資參考。
1.海子想要創(chuàng)作史詩(長詩、大詩)(應有復調(diào)、集體生活積累等特征)的理想因為無法由詩歌中膨脹的“我”獨自完成而失敗。
2.讀《傳說》可以關(guān)注其中的人稱(“我”、“我們”)、呼告式語體、祈使句等探尋海子的“精神癥候”式寫作。
3.還可聯(lián)系八十年代對于宗教的粗淺理解和對于自我的上帝想象(受浪漫主義影響)等思潮。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