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看一些影視劇或者書法作品,都會發(fā)現(xiàn),古人寫字與現(xiàn)在人從左向右不一樣,他們是從右到左,而且還是豎著寫字。其實我們都知道從右到左寫字很是不便,畢竟有些字剛寫完,還沒干,會蹭到,有時就這樣毀了自己的書法作品。
這樣導(dǎo)致古人寫字時會提腕,有時還要將他們長長的袖子提起來,這不是大大給寫字增添麻煩嗎?為什么古人還一直使用這種書寫方式呢?
對于此,有很多種解釋——
首先,在造紙術(shù)還沒出來之前,古人是在竹簡上寫字,竹簡是由一條條竹木片構(gòu)成,打開卷冊,自是左手展開,而右手端著,這些自然便是豎著、從右到左的書寫。
再有便是為了書寫方便,從右往左橫寫,會擋住右邊的字形,不利于安排結(jié)構(gòu),影響了整體的美觀。而漢字一般的末筆都是中下或者右下方,寫完末筆可以緊接著下一個字的起筆,而顯然豎寫更使得書寫連貫些。
而在便是從古人的思想來說說了,如此書寫其實也反應(yīng)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是以上為君,為父母,下為臣,為子女,'無出其右'便是沒有超過的意思。
而還有一種說法便是因為古人曾在石頭上刻字有關(guān),其實不僅是中國古代,阿拉伯文等等都是從右向左書寫,因為拿錘子刻字,自然是左手拿著釬子,右手拿著錘子,而從右到左地刻字明顯是最方便的。
而直到辛亥革命之后,我們的書寫才發(fā)生了改變,因為借鑒了西方,所以也是漸漸改成了現(xiàn)如今的橫排、從左到右的書寫方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