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古人為什么要豎著從右往左寫字。
一、最早在竹簡上寫字
首先,因為在造紙術(shù)發(fā)明以前,古人是在竹木簡牘上寫字的。而竹木簡牘都是窄長的竹木片,用繩串起來可卷成冊。“冊”字就是簡牘的象形字。而打開卷冊自然是右手執(zhí)端,左手展開方便。所以,書寫也就是自上而下,從右往左了。
二、古人的特點和古人的書寫習慣
其次,因為是右手寫字,左手執(zhí)冊,一個字的筆順自然是從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如果從右往左寫,寫左半部時,毛筆勢必擋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結(jié)構(gòu),影響結(jié)字的美觀。而每個漢字的末筆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寫完上一字的末筆緊接著寫下一字的起筆,豎式書寫比橫式書寫更方便,更便于筆勢的連貫。
三、古人以右為尊
最后,漢字書寫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古代,上為君,為父母;下為臣,為子女。右為大,左為小。“無出其右”就是沒有超過的意思。
四、故意的
先人傳下來的右起左行,成為了慣例,既是感到不便,也要故意遵從,只到辛亥革命以后,借鑒西方文化優(yōu)點,與國際社會接軌,漢字形式才逐漸改成橫排,由左至右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