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 1963年生于天津。1987年畢業(yè)于天津醫(yī)科大學。1993年赴美國學習、工作,2006年歸國。2009年被聘入天津中醫(yī)藥大學任職教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天津市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主任。赴美國時曾任書法私塾教師6年,曾在加州州立大學講授書法課程。發(fā)表書法作品及藝術理論文章數十篇,論文曾在天津青年書法創(chuàng)作論壇中獲獎。作品入選、被邀國家級大展四十余次,其中十余次獲獎。獲得中國第二屆冊頁展最高獎,中國首屆楷書展最高獎,第七屆全國蘭亭獎金獎。自2003年起,受邀在中國書法家論壇、中國書法網、中國書法論壇開設名家專欄,并在書法網站上陸續(xù)寫出書法評論、技法闡述、美學探索計20余萬字。2008年受江蘇教育出版社邀請著錄《中國古代書法名帖技法解析系列——蘇軾楷書行書》光碟。
崔寒柏 行書 李夢陽詩 198cm×99cm 2021年
崔寒柏 楷書 132cm×66cm 2021年
關于臨帖
臨帖是學習書法的重要途徑。古人在學字的時候有條件的可以臨習名帖、名拓,條件差的也有父兄家人或教師的字樣,在人對人的示范下,初步掌握用筆的方法。接下來就會有一段臨帖的過程,這個過程有的不長,有的可能貫穿一生。絕大部分的時間可能是在讀帖,這種讀包括到不同藏家家中瀏覽,交流相互的信件,讀看別人的抄本和游歷山川名勝中的碑刻。這時的臨和讀泛指那些有興趣于書法的人群,只把寫字當作工具和不注入心性去隨時感受書法的人,一生則與書法藝術擦肩而過,自然也無法享受其中的樂趣。
到了現代,臨帖已經成了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那是因為現在的書法學習完全脫開了實用,人們開始學習古人的書寫技術幾乎都是靠從帖中慢慢地感悟。當代雖然有那么多的筆法教科書,那么多視頻錄像,但是仔細看、仔細分析時就會發(fā)現每個人的書寫方法都非常不同,讓人莫衷一是,無所適從。大部分自學的筆法就是按筆法圖示去寫,然后再把寫出的筆畫按字帖中的筆畫外形去驗證,一筆下去,起止不加重復,幾乎完全吻合了,筆法就對了。哪部分多出來了,哪部分缺少了,哪里不對了,哪里就需要調整和改進了。
針對抬筆就能信筆書寫來說,臨帖是多么重要。但是矯枉過正,很多人過分強調臨帖,或者以臨得逼真為目的,如同“復制”,又使得臨帖走到了另外一個錯誤的極端。無論是不臨還是只臨,還是逼肖地臨,都不是學習的正確方法。
初臨
最初學習書法時,首先要掌握的是用筆,這時最重要的練習是要把用筆完成得正確,并且形成習慣。誰都知道要逆鋒(藏鋒)入紙,要收鋒出紙,何時靠頓筆鋪毫,何時在頓的同時收筆,何時頓中轉鋒,何時借助頓下的彈起而鉤挑。但是怎么樣才能把柔軟的筆頓成順心所欲的狀態(tài),要有一個練習過程。這個過程要在相對不是很注意字形,但還要有一定的字形中完善并形成習慣。也就是說這段時間先要把筆行走在字帖中的字形中,其最好的辦法就是描紅。此時不用擔心字的結構,但還要按照字的結構去用筆,去完成每一個筆畫。有人認為兒童才這樣學字,其實不然,這時帖中的紅只要有一點蓋不上,用筆就沒有到位。這時的蓋不上主要不是粗細、大小的問題,而是外緣形狀上的差異。
等到書寫中每一筆都把描紅帖中的紅筆全部蓋到以后,保持著這種用筆習慣,在不那么考慮用筆的情況下,對著字帖再去臨寫和感受字的結構。
郵政訂閱二維碼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