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的父母,說是要把孩子當朋友,但在養(yǎng)育過程中往往不明所以;在傳統(tǒng)的懲罰教育屢遭詬病之后,各種獎賞教育大行其道,學校家庭莫不如此。但究竟應當怎樣做,才能真正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阿德勒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視角。讀了《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譯者:渠海霞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7年出版)這本書之后,頓覺豁然開朗。對孩子既不表揚也不批評,而是提供基于橫向關系的援助,即“鼓勵”。以下是我讀《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fā)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的讀書筆記。人各有差異,這種“差異”不關乎善惡或優(yōu)劣。因為不管存在著什么樣的差異,我們都是平等的人。把孩子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一個人來真誠相對。學習是孩子的課題。與此相對,父母命令孩子學習就是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父母的行為有時候很明顯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虛榮又或者是支配欲。放任是一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態(tài)度。而阿德勒心理學的主張,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礎上對其加以守護。如果就學習而言,告訴孩子這是他自己的課題,在他想學習的時候父母要隨時準備給予幫助,但絕不對孩子的課題妄加干涉。在孩子沒有向你求助的時候不可以指手畫腳。苦惱于與孩子之間的關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認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傊褪前押⒆拥恼n題也看成是自己的課題,總是只考慮孩子,而當意識到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自我。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負孩子的課題,孩子依然是獨立的個人,不會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待而活。憤怒是達成目的的一種手段。發(fā)怒是交流的一種形態(tài),而且不使用發(fā)怒這種方式也可以交流。我們即使不使用怒氣,也可以進行溝通以及取得別人的認同。如果距離太近,貼在一起,那就無法與對方正面對話;但距離也不可以太遠。父母如果一味訓斥孩子,心就會疏遠。如果這樣,孩子甚至都不愿與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適當?shù)脑I焐焓旨纯捎|及,但又不踏入對方領域,保持這種適度距離非常重要。阿德勒說:“沒有學會直面困難的孩子最終會想要逃避一切困難?!?/span>阿德勒提出人生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以及愛的課題。行為方面的目標有“自立”和“與社會和諧共處”這兩點。而且,支撐這種行為的心理方面的目標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這兩種意識。相互束縛的關系很快就會破裂。如果想要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須把對方當成平等的人。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尋求他人的認可。根本沒必要被別人認可,也不要去尋求認可。在賞罰式教育之下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沒人表揚,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沒人懲罰,我也做壞事”。并且,如果不能夠得到任何人的表揚,那就會很憤慨或者是下決心再也不做這樣的事情。誰都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而活著。我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假如說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時候也不可以發(fā)怒。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倘若自己都不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還有誰會為自己而活呢?如果一味尋求別人的認可、在意別人的評價,最終就會活在別人的人生中。過于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就是舍棄真正的自我。因為那樣會一味在意別人的視線、害怕別人的評價,根本無法做真正的自己。一切人際關系矛盾都起因于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系就會發(fā)生巨大改變。辨別究竟是誰的課題的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其喝水。能夠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
表揚這種行為含有“有能力者對沒能力者所做的評價”這方面的特點。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類的話表揚孩子的母親無意之中就營造了一種上下級關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人表揚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縱比自己能力低的對方”,其中既沒有感謝也沒有尊敬。阿德勒心理學之所以強烈否定賞罰教育,就因為它是為了操縱孩子。
阿德勒心理學反對一切“縱向關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際關系都看作“橫向關系”。正因為把人際關系看成縱向關系、把對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會去干涉。希望通過干涉行為把對方導向自己希望的方向。這是堅信自己正確而對方錯誤。
孩子學習的事情,這是應該由孩子自己解決的課題,父母或老師無法代替。在理解了學習是孩子的課題這個基礎上再去考慮能做的事情,具體就是不居高臨下地命令其學習,而是努力地幫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夠學習”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獨立應對課題的能力。
既不表揚也不批評。阿德勒心理學把這種基于橫向關系的援助稱為“鼓勵”。如果以獲得表揚為目的,那最終就會選擇迎合他人價值觀的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評價性的語言是基于縱向關系的語言。如果能夠建立起橫向關系,那自然就會說出一些更加真誠地表示感謝、尊敬或者喜悅的話。
不將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對他的存在心懷喜悅與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從零起點出發(fā)。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能夠對“存在”本身表示感謝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