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每年抑郁癥患病人數(shù)都在增加。其中低齡患病者越來越多。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患病率在逐年增加。到2020年為止,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重度抑郁為7.4%
青少年抑郁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學業(yè)壓力,人際關系和親子沖突。
有的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是學霸,是同學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是升入重點初中之后,成績只處于中等水平,不再是眾星捧月的“佼佼者”。這時他的心理落差非常的大。覺得自己這么差不如去死。
還有很多孩子的生活圈子非常狹窄,除了上課外輔導班就是在家學習。不知道人際關系如何更好地相處。在和同學產生了矛盾或摩擦之后,不知道如何解決。也不愿意和老師,同學還有家長交流。
只是一個人悶在心里。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很多的負面想法和情緒,覺得同學們都討厭他,自己是個不受歡迎的人。對自己產生很多否定的想法和自我打擊。當負面情緒積累增多之后,很容易產生抑郁情緒。
在大環(huán)境都內卷的情況下,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根本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孩子成績突出時,“給一顆糖”;成績落后時,“甩一巴掌”。跟孩子的溝通方式也只有說教式甚至是批評和打壓式。并不會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當孩子告訴父母不想去上學了的時候,家長的反應往往是覺得孩子在搞事情,是小題大做。認為學習不好,是因為你還不夠努力。有的家長還會說:你小小年紀,有什么可煩的呢?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所謂的“叛逆”的行為,只是在向家長求救。孩子生病了,他心中的痛苦需要被看到。而這時很多家長根本沒有覺察到孩子的求助信號。父母的無視甚至批評,無疑是對已滿是傷痕的孩子雪上加霜。
在很多青少年自殺事件中,父母通常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一切都挺正常的,怎么一下子就自殺了?實際上,在此之前,這些孩子已經走過了一段非常艱難,痛苦但無能為力的路程。
很多家長的心里是不想承認自己的孩子會得這個病。聽到孩子患上抑郁癥時,覺得天都塌了。于是選擇避而不談,維持著表面的平靜。其實,這樣對孩子是沒有任何幫助和益處的。既然孩子生病了,父母就要和孩子共同面對。只有正確勇敢的面對,給孩子更多的愛和支持,才是改變的第一步。
那么,父母該如何做呢?
1.不指責,多關懷
在孩子陷入負面情緒時,本就是低能量狀態(tài)。父母過多的說教和訓斥,只會讓孩子更加的緊張和焦慮。從而更不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父母要讓孩子感覺到來自你的關心和理解,這時孩子才能放心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時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鼓勵。那些不能給孩子情感支持的父母,更容易讓孩子陷入抑郁狀態(tài)。
2.先通情,再達理
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青春期的孩子心智還不成熟,并不能要求他們以成熟的三觀去理解父母的想法。
可以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把“你就該這么做”換成“你覺得爸爸/媽媽該怎么做呢”,這樣孩子更容易接受。溝通也會更順暢。
其實,很多患上抑郁癥的人,都是人際關系中的好人,這些孩子也都是心地善良的孩子。
他們都有一種“討好”的性格特征??偸窍瓤紤]別人的感受,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往往被忽視。
“缺愛”和“不被理解”是青春期孩子陷入抑郁的兩大因素。父母的關愛和理解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好,情緒低落,想從父母那里得到一絲安慰,這時要給他一個擁抱,并告訴孩子:“沒關系,我會一直站在你身后支持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