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條
?陽并病,太陽證罷,但發(fā)潮熱,??漐漐汗出,?便難?譫語者,下之則愈,宜?承?湯。
?·成??《注解傷寒論》
本太陽病并于陽明,名?并病。太陽證罷,是?表證;但發(fā)潮熱,是熱并陽明。??汗出為熱越,今??漐漐汗出,是熱聚于胃也,必?便難?譫語。經(jīng)?∶??濈然?汗出者,必?便已硬也,與?承?湯,以下胃中實熱。
清·吳謙《醫(yī)宗?鑒》
【注】
?陽并病,太陽、陽明同病也。太陽證罷,盡歸并于陽明,所以但發(fā)潮熱,??汗出,?便難?譫語也,是皆陽明胃實之證,故下之則愈,宜?承?湯。
【集注】
喻昌?:并病?條,皆是太陽、陽明。上條初?陽明,太陽之邪未徹,故仍宜汗之;此條已?陽明,太陽證罷,?盡歸并陽明,故宜下之。
程知?:并病者,?經(jīng)證多,?經(jīng)證少,有歸并之勢也。太陽證罷,?歸并陽明,但??汗出,是?便已也,與?承?湯以下胃熱可也。
清·柯琴《傷寒來蘇集》
太陽證罷,是全屬陽明矣。先揭?陽并病者,見未罷時便有可下之證。今太陽?罷,則種種皆下證矣。
清·黃元御《傷寒懸解》
?陽并病,太陽經(jīng)證既罷,但有陽明腑證,潮熱汗出,?便難?譫語,全是胃腑燥熱,閉塞不通。下之瀉其胃熱則愈,宜?承?湯也。
潮熱即?哺發(fā)熱,按時發(fā)作,期如潮信也。
清·曹穎甫《傷寒發(fā)微》
陽明病,太陽證罷,但發(fā)潮熱,??漐漐汗出,?便難?譫語者,下之則愈,宜?承?湯(此條訂正)。
此節(jié)全系正陽陽明內(nèi)實之證,發(fā)端?「?陽并病」,此必?仲師原?,淺?因三陽合病?妄加之也。夫既?太陽證罷,?頭痛惡寒惡風諸證可知,安得更謂之并病,但發(fā)潮熱,??汗出,則胃中津必少,少則不能下潤?腸??便難。胃中燥熱,上沖?神所寄之腦部,?時昏暗??神為之恍惚,遂發(fā)譫語。譬之膽怯者,夜?見寢?以為伏虎,見植?以為??,安在所見之?妄,?如敗軍之將,草?皆兵,聞風聲鶴唳,則惕息?伏,此?他,皆因暴受激觸,腦中震動,?神失所依據(jù)故也。陽明病之譫語,何以異此,要惟?承?湯以下之,?泄腸胃之燥熱,
?諸恙可愈。然則此證為正陽陽明,???陽并病,較然?可疑者,張隱庵明知并病之?,猶?太陽病?并?陽明,則盡信書之過也。
劉渡?《劉渡?傷寒論講稿》
第220條是與三陽合病做?較的,三陽合病不讓?承?湯,此條要求?承?湯。?陽并病是太陽和陽明并病,先出現(xiàn)太陽病后?出現(xiàn)陽明病,發(fā)病過程中太陽病已經(jīng)不存在,但發(fā)潮熱說明病已集中于陽明,??漐漐汗出,邪?壅于胃,胃熱逼迫津液外滲,??脾胃所主,故??漐漐汗出。胃腸津液就?燥,所以?便難、譫語。?承?湯證已備,?瀉下,燥熱燥屎得以排出,病就會好。上條未提?便難的問題,只有譫語??潮熱,同時還是三陽合病,熱是散漫之熱,不是完全聚集在?,所以不能瀉下。所以此條為可下證,上條為不可下證。
胡希恕《胡希恕講傷寒論》
?陽并病就是太陽與陽明并病,那么有太陽病不罷,我們還要先解表。這個前頭也都有,它就不講了,它這簡?之,準得太陽證罷,沒有表證。但發(fā)潮熱,咱們前頭不講那個陽明病脈遲嗎?那么準得發(fā)潮熱。
這才說,表解了,才可宜下,可攻?。那么這可攻?,你??承?湯還不?的,還得??漐漐汗出。??之汗出,?上當然出汗了,所以??也是不斷汗出,這是?便成硬的?個征候,尤其還有譫語,潮熱?譫語也是?便硬,這前頭都講了。那么這個?便成硬的這個癥候就?分充?了,所以盡管與?承?湯下之。
王付【釋疑解惑】
①怎樣理解“二陽并病,太陽證罷”?
答:㈠張仲景論“二陽并病”的目的是強調(diào)病是表里兼證。㈡張仲景論“太陽證罷”的目的是突出表里兼證,在里夙有失調(diào)比較重,未能積極治療太陽病,導致太陽病邪乘機傳入而加重陽明病證。
②怎樣理解“但發(fā)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
答:㈠張仲景論“但發(fā)潮熱”而強調(diào)病由太陽病熱型而轉變?yōu)殛柮鞑嵝汀?span>㈡辨識“潮熱”的臨床意義有二,一是陽明潮熱發(fā)作多在下午,而陰虛潮熱發(fā)作多在夜間。㈢辨識“手足漐漐汗出”的病變證機是陽明熱結,迫津外泄,因熱結傷津比較甚而不能全身汗出,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熱盛于四肢,故汗出僅為手足。㈣辨識“大便難而譫語”的病變證機是陽明熱結,熱與腸中糟粕相結,阻塞不通而演變?yōu)榇蟊汶y;陽明濁熱上擾心神而演變?yōu)樽d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