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
1.宋尚清,男,30歲,病歷號102117.
1963年4月24日初診: 于3月8日發(fā)現(xiàn)黃疸,經(jīng)隆福醫(yī)院診為急性傳染性肝炎。檢查: 濁度14單位,絮狀+++?,F(xiàn)癥: 肝區(qū)疼痛甚、惡心,不欲食。腹脹拒按,大便干,頭暈,溲赤,舌有黃苔,脈弦數(shù)。由有瘀熱,邪已傳肝,故脅痛欲嘔,法宜疏肝調(diào)胃以除瘀熱。
柴 胡 四錢 半 夏 三錢 黃 芩 三錢 白 芍 四錢
枳 實 三錢 生 姜 三錢 大 棗 四枚 梔 子 三錢
茵 陳 一兩 桃 仁 三錢 丹 皮 三錢 冬瓜子 三錢
大 黃 二錢 生甘草 二錢 三付
4月27日復(fù)診: 脅痛稍差未已,腹脹輕,仍惡心不欲食,心煩,上方加桂枝三錢 梔子增為四錢 三付
4月30日三診: 諸證稍減,仍有饑而不欲食,惡心,溲赤,睡眠不實。服上藥六劑,只解大便二次。上方加芒硝一錢半分沖 桂枝增為四錢 三付
5月4日四診: 藥后大便數(shù)次,有硬便及粘液便排出,諸證大減,進食增加,惡心,溲赤均減。
柴 胡 四錢 黃 芩 三錢 半 夏 三錢 枳 實 三錢
白 芍 四錢 茵 陳 八錢 梔 子 三錢 生 姜 三錢
大 棗 四枚 大 黃 二錢 三付
按: 20世紀60年代,肝炎、黃疸多發(fā)。胡老門診量大,積累了很多寶貴經(jīng)驗,帶實習講: “黃疸發(fā)黃,首選大柴胡合茵陳蒿湯,非它莫屬”。本案瘀熱在里,初診治以大柴胡合茵陳蒿及大黃牡丹湯減去芒硝。病有減輕,但大便仍不暢,仍予原方加芒硝及桂枝,有桂枝茯苓丸義。
2.劉作均,男,46歲,病歷號132159。
1964年7月22日初診:曾發(fā)燒,口苦,頭暈,小便黃,服藥燒退?,F(xiàn)仍口苦,頭脹頭暈,小便黃,肝大脅痛,目干澀,飲食尚可,舌苔微黃,脈弦滑。協(xié)和醫(yī)院化驗結(jié)果,診為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濕熱夾瘀所致。
柴 胡 四錢 半 夏 四錢 白 芍 三錢 黃 芩 三錢
枳 實 三錢 桂 枝 三錢 桃 仁 三錢 生石膏 一兩半
當 歸 三錢 茵 陳 五錢 大 黃 二錢 生 姜 三錢
大 棗 三枚 炙甘草 二錢 三劑
黃疸病有陽明病濕熱郁蒸的發(fā)黃(199)陽明病被火的發(fā)黃(200)太陰病寒濕在里的發(fā)黃(259);還有陽明病瘀熱在里,熱不得外越的發(fā)黃(236)。胡老講: “壞病不管病因。陽黃宜下。陽黃《金匱》又稱谷疸,證見瘀熱在里不得外越,身無汗,一身面目悉黃,小便不利,大便不暢,渴欲飲水,脈大弦數(shù)有力或沉弦實。以茵陳蒿湯通泄瘀熱,清熱利濕,使邪有去路,黃疸自除。”“凡陽黃都有食即腹?jié)M,惡心,或嘔吐,心口難受,常以本方合用大柴胡湯治療,比單用茵陳蒿湯的效果,要好很多。”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