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讀不懂魯迅,認為那是一個與自己相距遙遠的世界。
在經歷了社會的復雜之后,才恍然發(fā)覺,魯迅對于筆下的人物,并沒有所謂的“怒其不爭”,只有“悲憫”罷了。
畢竟,一個人再強大,也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01
脫不下長衫的孔乙己
窮困潦倒的孔乙己,也許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那件“長衫”了吧。畢竟,那是他多年苦讀換來的。
孔乙己很善良,他會分茴香豆給孩子;孔乙己雖然貧窮,卻從不拖欠店家的酒錢。
但是,這個善良有信的人,卻并沒有得到周圍人的尊重與善待。
我們曾經以為,穿上長衫,就可以出人頭地,就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
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長衫,反而成了下不來的高臺。
沒有這長衫,也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做服務員、收銀員,但是,有了這長衫,就會拉不下臉。
就像有些大學生進工廠,剛說出自己的學歷,就被周圍小學畢業(yè)、初中畢業(yè)的人嘲笑。
我們不禁疑惑了,如果長衫是下來的高臺,那么,長衫又有何意義呢?如果付出與得到不平衡,那么,付出的價值又在哪里呢?如果流行脫掉長衫,那么,當初又何必花時間、精力、金錢去穿上它呢?
也許,只是長衫太多了吧。
也許,社會并不需要那么多穿長衫的人吧。
02
阿Q的精神勝利法
曾經,嘲笑阿Q的自欺欺人。
后來才明白,當一個人無力改變現(xiàn)實世界的時候,也許只有自欺欺人,才是一劑良藥。
人啊,難得糊涂。
活得太清醒的人,煩惱也會多起來。
解決這煩惱的辦法,一是向內,二是向外。
向外就是要解決客觀的問題,然而,解決客觀問題,不僅僅需要自身的實力,同時,也需要客觀因素的配合。
如果“沒有米”,即便是“巧婦”,也是無可奈何。
向內就是與自己和解,自己為自己寬心。阿Q的精神勝利法,雖然可笑,但是,卻為自己減少了許多煩惱。
然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既沒有能力解決客觀問題,又學不來阿Q的精神勝利法,于是讓自己在痛苦的泥潭里,徘徊掙扎。
站在局外,很容易就會站著說話不腰疼,去指責對方的愚蠢、無能,經歷了對方的痛苦與無奈,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應對方式,也許還不如對方呢。
面對生活的諸多不如意,也許,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03
向生活低頭的閏土
小時候的閏土,天真可愛。在他眼里,沒有迅哥比自己高貴的念頭,有的,只是迅哥是自己的好友。
離別那天,閏土躲在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
然而,多年以后,在經歷了生活的壓力之后,再次見到魯迅的時候,他喊出的,卻是“老爺”。
也許,他也曾在心里思量過,該不該喊曾經的好友為“老爺”。但是,最終,他還是為了穩(wěn)妥起見,喊了“老爺”二字。
于是,隔閡便產生了。
曾經的友情,能夠對抗階層差異嗎?
也許,在大多數(shù)人的經驗里,答案是:不能。
有多少人,一旦有錢,有地位了,就開始傲慢起來,曾經的親人、朋友,也必須在他們面前謹小慎微,甚至卑躬屈膝。
如若不然,他們便會心生不悅。
人與人之間,本無高低貴賤之分,是社會的習俗,強行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這種分別,顯然是與文明背道而馳的。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發(fā)現(xiàn),人與人之間,不再是對立的關系,也不再是分裂的關系,而是互助共贏的關系,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關系。
到了那天,高山下降,山谷上升,舉目望去,皆是坦途。
結語:
時代在變化,但是,人性的變化卻是緩慢的。
人性中的冷漠、自私,既傷害了祥林嫂,也還在傷害著如今的我們。
愿你我,都能在心中點亮一盞燭火,在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身邊的每一個人。
與君共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