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叛軍
平原太守顏真卿知道安祿山要舉兵反叛,開始積極戰(zhàn)備。而安祿山認(rèn)為他不過是一介書生,并不加以注意。
安祿山起兵謀反后,河北地區(qū)的郡縣都紛紛投降。顏真卿舉兵討伐安祿山,得到許多州郡的響應(yīng)。他派人從小路去報告朝廷,讓玄宗非常寬慰。
平原太守顏真卿招募討伐安祿山的勇士,十天就募得一萬多人。其他各路的忠義之士各有數(shù)千或一萬人,共同推舉顏真卿為盟主,聽從他的指揮。
顏真卿的哥哥顏杲卿不肯跟隨安祿山反叛,被用刀刮死。顏杲卿一家被殺掉的有三十余人,其中就有顏杲卿之子顏季明。
顏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顏真卿悲憤地寫下了有天下第二行書之稱的《祭侄文稿》。
朝中任職
平息安史之亂后,顏真卿開始在朝中任職,期間多次遭遇小人和權(quán)臣的排擠。
在李輔國迫使玄宗遷居宮內(nèi)時,刑部尚書顏真卿率百位官員,上表請問玄宗的起居情況。他因此遭李輔國所忌恨,被貶為蓬州長史。
之后,刑部尚書顏真卿上疏,勸代宗廣開言路,又被當(dāng)時專權(quán)的元載誣陷為誹謗,被貶為峽州別駕。
受德宗寵信的盧杞擔(dān)任了宰相,非常討厭不肯依附的太子太師顏真卿,想把他趕出京城。
顏真卿問盧杞,當(dāng)初自己用計把盧杞父親的人頭搶了回來,并用舌頭舔干凈了他臉上的血,現(xiàn)在他怎么忍心除掉自己?
雖然盧杞惶恐四顧,起身下拜,但他更恨顏真卿了。
出使叛軍
李希烈反叛,難以平定。盧杞借刀殺人,趁機向德宗推薦顏真卿為特使,去說服他。
顏真卿不顧?quán)嵤鍎t的勸阻,毅然前往。在給兒子的信中,只命他“供奉家廟,撫育孤子”。
來到許州,顏真卿面對一千多李希烈養(yǎng)子的謾罵和威脅,巋然不動,面不改色。臨陣怯懦的李元平正好在座,被顏真卿訓(xùn)斥抵抗不力。他懷恨在心,寫密信勸李希烈扣留顏真卿。
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向李希烈上表稱臣,勸他稱帝。顏真卿希望李希烈做唐朝的忠臣,不要與亂臣賊子 一齊覆滅,令李希烈不快。
這四鎮(zhèn)的使者又在酒宴上建議推舉顏真卿為李希烈的宰相,被顏真卿大聲呵斥。顏真卿對他們提到自己的哥哥顏杲卿痛罵安祿山而死,自己已經(jīng)八十歲了,只知道恪守臣節(jié)而死,不懼任何威逼利誘。
李希烈派十個士兵看守館舍中的顏真卿,并在庭院中挖了一個大坑,揚言準(zhǔn)備活埋他。顏真卿神色自若,對李希烈說:“既然我的生死已經(jīng)決定,何必玩弄花樣!趕快一劍砍死我,豈不讓你更痛快?”李希烈仍比較尊重顏真卿,為此向他道歉。
荊南節(jié)度使張伯儀大敗于李希烈。顏真卿見了張伯儀丟下的旌節(jié)和被俘士兵的左耳,痛哭昏倒,復(fù)蘇后就不再與人講話。
后來,德宗頒布了對叛軍的免罪赦令。王武俊、田悅、李納都免去了自己的王號,上表謝罪。只有李希烈自恃兵力強大,財力雄厚,仍然準(zhǔn)備稱帝。
顏真卿曾經(jīng)當(dāng)作禮官,李希烈向他詢問稱帝的禮節(jié)。顏真卿回絕了他,稱只記得諸侯朝見天子的禮節(jié)。李希烈稱帝后,又逼顏真卿歸附自己,否則就燒死他。面對灌滿油脂的薪柴,顏真卿毫不畏懼,坦然赴火,被李希烈的部下制止。
李希烈聽說李希倩被誅殺,心中忿怒,派使者到蔡州殺掉顏真卿。
使者稱持有皇帝的敕,要賜死顏真卿。顏真卿信以為真,但也不喊冤,只問使者何時從長安出發(fā)的。使者稱自己從大梁來,而非長安。顏真卿才明白是李希烈派來的,大呼他們是賊人,還敢妄稱是皇帝。最后,他被絞死。
朝廷追贈顏真卿為司徒,謚號文忠。
(顏真卿的一生是忠誠、勇敢、智慧、正直的寫照,與他的書法一樣光照萬世。
所謂歌以詠志,藝術(shù)是作者思想和意志的外在表現(xiàn)。沒有高潔的品行為基礎(chǔ),將無法達到相當(dāng)?shù)乃囆g(shù)高度。再看有些空洞做作的所謂詩作,只能徒增眾人之笑料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