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焦脾胃疾病的病因病機、中醫(yī)藥治療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著重介紹了從濕論治慢性脾胃疾病的重要地位。
這也是目前脾胃疾病容易反復、遷延不愈的重要原因,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李杲認為脾胃疾病不外乎內(nèi)在因素與外部因素,內(nèi)在的個人因素:飲食、勞倦、情志,外在的客觀因素:風寒暑濕燥。且認為精神、情志因素為先導。
在清代有一位出名的大夫尤在涇,他把濕病的原因分為天、地、汗、人氣、飲食之濕五大類。
《仁齋直指方》曾說道濕邪可侵襲傷害脾臟,中焦脾土受到侵害,則會衍生更多疾病,脾土是各種疾病的根源所在。《景岳全書》中將濕邪病因分為內(nèi)外兩大類。
《溫病條辨》有云:濕邪侵入中焦,有化生寒濕者,有化生濕熱者,有從皮表而來者,有因納食運化造成的,還有兩者相互作用引起疾病的。
賈海忠教授將造成濕邪的原因分為了物理、化學和生物性三方面。物理性的濕邪類似于無法改變的環(huán)境客觀因素,化學性的是指機體內(nèi)各個小分子的改變引起的水鈉鹽滯留的現(xiàn)象。
生物性的濕邪是指各種細菌、病毒等攻擊人體內(nèi)臟器官,使得機體氣機失常,各循環(huán)系統(tǒng)紊亂,從而表現(xiàn)出來濕邪特性的臨床癥狀。
該類疾病的病因均有外因、內(nèi)因,由于外在的客觀環(huán)境不同,以及起居習慣的多樣化,機體在感受濕邪后,往往最弱、最怕濕邪的臟腑更容易受到影響。
而脾臟惡濕喜燥,最易被濕所擾,脾與胃以膜相連,因其臟腑位置相鄰,更加導致了脾胃疾病的反復、遷延不愈。
脾臟與胃脘部恰好位于人體整體的中間位置,脾臟與胃腑,被劃分為人體氣機升降之的樞紐。
根據(jù)其特性來看,脾喜燥惡濕,而胃的特性則相反,脾氣應升、胃氣應降,氣機升降有常臟腑功能方可調(diào)節(jié)有序。
《臨證指南醫(yī)案》中說脾臟為太陰濕土,其得陽氣可運化水谷精液,而胃為陽明燥土,其有脾陰制約可正常運納。因其功能、特性、位置,又使得脾臟非常容易被濕邪所困。
濕邪侵犯人體,其特點可以歸納為重、悶、呆、膩、濡。重可體現(xiàn)在自覺四肢沉困無力、疲乏不適,悶為上腹部感到脹滿不適、頻頻噯氣,呆在飲食上覺食欲差、食物乏味。
膩指的是黏膩不干爽,或有口腔甜味、或口苦、或口渴但不想飲水等不適癥狀。
《備急千金要方·脾臟上》中有脾與四肢密切相關(guān),脾氣虛,四肢不健,機體五臟也失于健運。人體是一個整體,脾臟虛弱,日久必影響其余臟腑功能,易生他變。
“諸濕腫滿皆屬于脾”,顏面浮腫、肢體、軀干的水腫,生活中很多亞健康狀態(tài)的人、肥胖的人也可歸因于脾虛,其治療從脾論治屢試不爽。
漢代《金匱要略》在痙濕暍病脈證并治章節(jié)中詳細討論了關(guān)于客觀外在濕邪引起的不同臨床疾病表現(xiàn),不但介紹了治濕之法,還強調(diào)了治療濕病的三項禁忌。
《臨證指南醫(yī)案》在濕病一節(jié)中,敘述了因病邪性質(zhì)差異及個體差異性,機體感邪后導致的病邪致病機理及轉(zhuǎn)歸有很大差異,在治療上辨證論治、因人而異。
《溫病條辨·中焦》中,著重介紹了濕邪引起脾胃臟腑疾病的機理,同時詳細闡述了濕病在疾病過程中的病理轉(zhuǎn)化,這對濕邪的治療也提供了思路。
在《傷寒論》中有“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說明脾陽恢復,鼓邪外出,則邪自去,病自安,且有“脾旺四季不受邪”之說,脾胃氣機正常,機體可保陰陽平衡。
《醫(yī)宗必讀》中提到:食物由口進入胃腑之后,需脾臟來助運化吸收,由此得脾臟為人體的后天之根本。
葉天士不建議脾胃同治,他建議脾與胃分而論治,其“養(yǎng)胃陰”一說恰好補充了《脾胃論》中“補脾陽”的缺乏部分。
黃元御有氣機升降理論,該理論以“一氣周流,土樞四象”為中心,周身氣機流暢,周而復始,陰平陽秘。
沈金鰲提出機體五臟,脾統(tǒng)其余四臟,脾臟一病,其余四臟必受波及,即“四臟有病,亦必有待養(yǎng)脾”的脾統(tǒng)四臟學說。
王輝武教授在《老醫(yī)真言》中闡述了“濕為病毒說”,不論是再普通不過的外感風寒、風熱,還是非典、病毒性肝炎等的中醫(yī)藥治療。
其從治濕的角度也都證實了“濕”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病毒有些許相關(guān)性。在脾胃病中,尤其是慢性遷延者,相當部分多是幽門螺桿菌感染。
此類病毒、細菌中醫(yī)將其歸于“毒”、“疫毒”一類,認為濕可助于一些病毒的生存生長和繁衍,并且病邪的難以治愈、及疾病的反復也與濕的特點相關(guān)。
所以幽門螺旋桿菌的發(fā)病基礎是濕邪為病。因此,對于遷延、反復發(fā)作的疾病,適當運用一些化濕、祛濕藥物,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姜樹民遵循“中焦如衡,以平為期”的思想,認為治濕多用三焦辨證,運用宣上、暢中、通下三法。
《明醫(yī)雜著》有提到中焦脾胃是五臟的根基,是人體的本源,脾胃一虛,各種不適癥狀即會此起彼伏,及所謂“脾胃一虛諸癥峰起”。
李東垣認為脾胃在內(nèi)一旦受邪侵擾,則會衍生出人體其他臟腑功能失調(diào)。
脾胃氣機失常多有濕邪作祟,《內(nèi)經(jīng)》中提到“開鬼門,潔凈府”,給濕邪以出路;根據(jù)五味調(diào)治規(guī)律。
《素問·六元正經(jīng)大論》有言“濕淫于內(nèi),治以苦熱,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葉天士“脾體陰用陽”的理論也廣泛運用于臨床脾胃病之中,雖從脾論治,但不單拘泥于脾臟,常有治脾兼治胃,由肝病傳脾等相生相克,而從治肝培脾而論。
補火暖土以溫腎助脾;滋潤脾陰、溫潤脾陽等等。治療濕邪,需祛濕、運脾兼顧。
在《素問·陰陽印象大論》中第一次出現(xiàn)風勝濕的說法,即“濕傷肉,風勝濕”。這就好比在生活中,環(huán)境潮濕的地方多悶而無風,而常年多風之地干旱缺水。
在《本草綱目·十劑》中有“風藥可以勝濕,燥藥可以除濕,濕而有寒,辛熱之劑燥之”的記載。祛濕用風藥、燥藥、利藥可顯效。
在面對這類疾病的患者時不可不考慮濕邪的寒熱性質(zhì)了。指的是補益脾臟、調(diào)理脾臟氣機、助化脾陽、醒脾宣竅等法來恢復中焦氣機的有常,并輔助脾臟之運化水濕以及水谷精微。
故在《證治匯補·濕癥》中有說:“治濕不知理脾,非其治也”。脾臟被認為是生痰源頭,脾氣虛,則脾主運化的功能減弱,助生水濕、痰,其治法當健運調(diào)理脾臟氣機為主。
脾虛而濕生,濕邪顯著、濕困脾臟,脾運乏力者,治以健運脾氣、醒脾醒神為主,可酌加化濕之藥,在分清主次矛盾后治療方可顯效。
葉天士提到“濕勝則陽微也”,健運脾氣的同時溫補脾陽不可忽視。濕歸于陰類,日久必傷陽氣,此時方藥中以苦、燥之藥為主,還需溫補脾陽之藥加強藥效。
濕邪郁而化熱,熱易傷津,需化濕兼顧脾陰,辨證論治,清熱利濕但顧護脾陰,滋脾陰卻不助長濕邪。
對于濕邪,用藥以輕疏靈動為主,即藥量宜輕;疏可調(diào)暢氣機,使功能有序;靈指靈活運用,辨證施治,方藥對癥才可有效;動則是需要方藥不宜滋補黏膩,宜助體內(nèi)氣機運行。
輕疏靈動,一方面可有效透達濕邪,另一方面可健運脾臟。正如《臨證指南醫(yī)案·濕》說:以苦辛寒制約濕熱,以苦辛溫對癥寒濕,輔以淡滲利水之藥,或附加風藥等。
唐朝王冰也提到“治濕之病,不下小便,非其治也,治濕可利小便無可厚非,但李東垣認為淡滲利濕藥性屬陰,如豬苓、黃芪、茯苓、木通、金錢草等。
藥性主降,引濕入小便而出,而脾氣升清,屬陽,陰陽對立、制約,淡滲之藥多用恐有礙脾陽的抒發(fā),并且將進一步助長體內(nèi)寒濕。
《內(nèi)外傷辨惑論》卷中提到脾胃虛,當升陽益氣,名之曰升陽益胃湯。其除了可以升發(fā)脾胃陽氣,還可以健運脾臟以除濕邪,臨床上用之頻繁。
《古今名醫(yī)方論》中“香砂六君湯”,可健運脾胃、祛痰化濕行氣;張宗禮教授創(chuàng)立的“四葉湯”床上常用的有效治療濕困脾臟之方。
方中紫蘇葉、荷葉、桑葉、枇杷葉,方中四葉質(zhì)輕可行于上,化濕醒脾,是臨床常用方。
濕邪致氣機運化失常,故脾胃功能障礙,引起脾胃諸多不適,可見濕邪在脾胃疾病中的重要地位,治療脾胃疾病從濕論治可見較好的臨床效果。
此類疾病外感濕邪,與客觀環(huán)境及個人生活方式息息相關(guān),濕邪侵犯機體因個人體質(zhì)、后續(xù)的治療而變化,有化為寒濕者,有化為濕熱者。
治療之法不外乎祛濕兼與運脾,如芳香醒脾、苦寒、苦溫燥濕、淡滲利濕之法。
在病程中若兼見脾虛象時,需健脾與化濕合用,若兼見陽虛者,當合用溫運脾陽之藥,需忌用滋補黏膩之品。
脾胃疾病預后良好,但因濕邪摻雜,病情多容易反復發(fā)病,基于從濕論治的思路,為改善臨床療效提供更多思路。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