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含有膽汁的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異常地反流入胃,引起的胃黏膜炎癥。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特別是施行了膽囊切除術或胃部分切除術后的患者發(fā)病率較高?;颊吲R床表現(xiàn)以上腹部不適、燒心、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癥狀為主,伴糜爛者可出現(xiàn)消化道出血,后期可能有貧血、消瘦等表現(xiàn),少數(shù)還會出現(xiàn)嘔血或柏油樣便以及大便潛血陽性等。
膽汁反流性胃炎若不積極治療,可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應在早期給予干預治療,緩解癥狀和改善胃黏膜情況,
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是進入十二指腸內(nèi)的膽汁反流進入胃內(nèi)。由于膽汁反流到距幽門口(幽門是胃與十二指腸連接處,是食物通過的地方)最近的胃竇部,造成該處黏膜受損,故又稱膽汁反流性胃竇炎。若對患者進行胃鏡檢查,可見到膽汁不斷由幽門口涌入胃內(nèi),胃黏膜、胃竇部黏表現(xiàn)有明顯的充血水腫粗糙、脆弱,觸之容易出血,表面污濁,常附有黃綠色膽汁。
特別是黏液湖內(nèi)(當患者處于左側臥位時,胃內(nèi)黏液便會集中在胃近端的大彎處,此處稱黏液湖)若積存有大量膽汁,即可明確診斷。
中藥治療方法對膽汁反流性胃炎者采用中藥辨證施治有較好功效。一般認為本病主要病機是脾虛胃,溫熱蘊胃失和降,常見有兩大類型。
脾胃濕熱型:癥見上腹飽脹、燒心、吐酸水、渴不思飲、口苦、苔黃膩及舌質(zhì)紅等。
治宜:清化溫熱、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瀉心湯和藿樸夏苓湯加減。
組成:姜半夏,黃連,黃芩,干姜,藿香,厚樸,茯苓,蒼術,白術,薏仁,白蔻,陳皮。
方解:中醫(yī)認為,該疾病病因為飲食不節(jié)、勞倦憂思過度導致肝郁氣滯、胃失和降,治療可給予半夏瀉心湯起到健脾消痞、和胃降逆功效,藥方中半夏起到消結除痞、降逆和胃功效,黃連、黃芩具有清降泄熱功效,諸藥聯(lián)合使用可補脾泄熱,和胃降逆,促使癥狀盡快消除。
胂虛胃弱型:癥見胃脹、食欲不振、上剖隱作、倦怠乏力、舌淡苔白及脈緩弱等。
治宜:益氣健脾、疏肝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味。
組成:黨參,白術,茯苓,半夏,陳皮,木香,砂仁,元胡,炒白芍,黃連,吳茱萸,炒麥芽。
方解:方中黨參、白術、茯苓,不熱不燥,適度施力,從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方以黨參益氣,扶中養(yǎng)胃;白術健脾燥濕,助運化;茯苓滲濕利水,全方既可補氣,又可健脾去濕。一般脾胃虛弱之人皆可選用。加上陳皮、半夏在益氣健脾的基礎上,增加了和胃化痰的功能。木香、砂仁是芳香、行氣、醒脾的藥物,它們就可以推動脾胃的消化功能,增加了理氣暢中等功能。
此外,旋復花、代赭石、竹茹、烏賊骨枳殼、大腹皮及大黃等隨癥加減。
溫馨提示:
平時要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避免焦慮緊張;戒煙;避免服用對胃有剌激作用的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與保泰松等。
平時建議患者要少吃油膩的食物,盡量避免食用肥肉、奶油、動物脂肪、烹調(diào)油,不吃油炸食品,以免剌激膽汁分增多,加重病情;要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避免飲釅茶、烈酒、濃咖加啡,少吃辛辣過冷過熱、黏滯、堅硬與粗糙性食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