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魯迅研究》大綱知識點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jié) 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貢獻
(一)領會
1. 魯迅對待中外文化傳統(tǒng)的基本態(tài)度 魯迅認為,對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脈,在不失其信心的前提下,應加以辨析、揚棄和選擇;對世界文化思潮,則在打破閉關鎖國狀態(tài)的基礎上,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區(qū)占有、選擇和拿來;在這兩條途徑的相輔相成的結合中,去創(chuàng)建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從這一基本構想出發(fā),形成了魯迅一生的中外文化觀:對中華民族文化中優(yōu)化因素的傳承和對外來文化中先進文化因素的“拿來主義”。
2. 魯迅所選擇的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人的現代化
3. 魯迅對整體文化發(fā)展的全局眼光 ①魯迅在各具體文化領域中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反省時也好,在提出建設性主張時也好,他的出發(fā)點都在于整體的中國文化的革新和發(fā)展。②在那個特定的文化發(fā)展時期,當魯迅面臨的歷史任務與具體文化領域的文化價值之間發(fā)生矛盾時,他是順應歷史的要求來作出選擇的,他不惜放棄在具體文化領域中可能取得的更高成就,放棄對一些具體文化領域中有價值成分的張揚,去促進文化的全局性發(fā)展和轉換。
(二)理解、運用 魯迅對中國現代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貢獻 ①魯迅對待中外文化關系的正確態(tài)度,對當代中國也有借鑒意義; ②魯迅改造國民性的思想,在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上可以說是光彩奪目的一頁,他重視主體精神文化建設的做法,對今人也有所啟發(fā); ③魯迅對于整體文化的全局性眼光,關于如何正確處理好具體文化領域的價值與整體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任務之間的關系,為今人提供了一種參照。 ④魯迅不僅在總體上代表了“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且在各具文化領域里勇于破舊立新,樹起了作為新與舊分野標記的里程碑;同時魯迅自身所具有的全部的內在矛盾也無疑在標志著一個特定的文化時代。 補充:1.魯迅在總體上代表了“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中國歷史文化的歷史轉換的主攻方向,應該是在主體精神文化方面,即應注重人自身的精神文化變革。同時與此相聯系,魯迅還以極大的精力關注并思考了“改造國民性”這一歷史命題。
第二節(jié) 魯迅的人格魅力
(一)領會 1. 魯迅成為文化偉人的客觀條件 歷史的機遇是產生文化偉人的前提和先決條件,魯迅生活的時代,適逢中國處于翻天覆地變化的階段,經歷了我國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大解放,這是一個文化面臨著歷史性轉變的、可以同歐洲文藝復興媲美的偉大時代。 主觀:能適應當時社會的需要的天才條件。
2. 魯迅的“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①在文化素養(yǎng)上,擁有學貫中西的機遇,以及自覺地融中西學說于一身的主觀努力,如魯迅涉獵領域廣泛,幾乎包容了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②在文化識見上,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和“活著的文化傳統(tǒng)”方面認識深刻,且與封建文化實行了最徹底的決裂。如魯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吃人”本質的發(fā)現和對活著的文化傳統(tǒng)所培育的“阿Q現象”的發(fā)現。
3. 魯迅超常的“熱情和性格”集中體現在哪些方面 ①韌性的戰(zhàn)斗精神,主要表現在敢于在無路之中找尋出路的信念、勇氣和毅力(魯迅一生堅信:世界上本沒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以及他在奮斗中總是包含堅實而深沉的理性精神;②雄偉的人格力量,主要表現在“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蔑視一切名號、名聲和桂冠,擺脫一切名利束縛,在任何情況下保持尊嚴與純潔的品性,無私而無畏。
(一)理解、運用
1. 魯迅式思維的特點 ①思維的開放性。魯迅善于打破常人固有的習以為常的思維秩序,以一種全新的時空觀念來思考問題,如魯迅的雜文尤其善于聯想。開放性思維的形成與魯迅自覺接受近代科學思想分不開,特別是魯迅“兩極相合”式的聯想,使問題思考達到驚人的深刻,如魯迅批判左派時的觀點;②思維的反叛性。魯迅的思維方法是一種比較典型的反傳統(tǒng)性思維、反習慣性思維,這種思維的最重要表現形式就是“懷疑”,正是懷疑思維的運用,使魯迅對事物的思考達到驚人深度;③思維中采用簡潔、明快的判斷方式。在魯迅的思維判斷中,很注重對事物的整體特征和本質特征作直截了當的揭示,常常是快刀斬亂麻式地排除偶然性和個別性,以最簡潔、明快的表達方式作判斷式表述。如魯迅因此而得“刑名師爺”的稱號;④采用一種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這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分析思維方式,魯迅常采用“由果溯因”的分析方法,這是魯迅在評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時之所以比同時代人更深刻、更系統(tǒng)、更整體化的重要思維根源。
2. 構成魯迅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 ①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在文化素養(yǎng)上,擁有學貫中西的機遇,以及自覺地融中西學說于一身的主觀努力,如魯迅涉獵領域廣泛,幾乎包容了精神文化的各個方面。在文化識見上,魯迅對“傳統(tǒng)文化”和“活著的文化傳統(tǒng)”方面認識深刻,且與封建文化實行了最徹底的決裂。如魯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吃人”本質的發(fā)現和對活著的文化傳統(tǒng)所培育的“阿Q現象”的發(fā)現。 ②韌性的戰(zhàn)斗精神和雄偉的人格力量。主要表現在敢于在無路之中找尋出路的信念、勇氣和毅力(魯迅一生堅信:世界上本沒有路,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以及他在奮斗中總是包含堅實而深沉的理性精神;及“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蔑視一切名號、名聲和桂冠,擺脫一切名利束縛,在任何情況下保持尊嚴與純潔的品性,無私而無畏。 ③具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包括:思維的開放性;思維的反叛性;思維中采用簡潔、明快的判斷方式;采用一種由果溯因的反向分析方法。
第三節(jié) 魯迅的當代意義
領會 1. 魯迅文化遺產的真正價值 魯迅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外國學者也常常是通過魯迅來了解和分析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正如美國人史沫特萊在《論魯迅》一文中認為:“在所有中國的作家中,他恐怕是最和中國歷史、文學和文化錯綜復雜地連絡在一起的人了?!?/p>
2. 魯迅精神和思想對當代的啟迪意義 ①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特征是從實際出發(fā),面向現實,實事求是,絕不回避矛盾。正視現實是進行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承認矛盾才能解決矛盾,發(fā)揚實事求是的清醒的現實主義精神,對當今中國仍具有現實意義;②韌性的戰(zhàn)斗精神,體現在敢于在無路中尋找出路和反對匹夫之勇,堅持智勇結合的、堅實而深沉的理性精神。這對改革開放已進入攻堅階段的中國具有積極精神導向作用;③“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挠补穷^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自我批評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對中國人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長久的精神財富;④魯迅在各個具體精神文化領域中對中華民族所作的深刻反省,直接為當今的精神文化建設提供了諸多思想資料,在多方面給人以啟示。
第二章 魯迅的生活道路
第一節(jié) 熱忱的愛國主義者 (一)識記 1. 魯迅的原名周樹人、字豫才、籍貫浙江紹興、生于1881.9,卒于1936.10
2. 魯迅1898年5月赴南京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江南水師學堂求學,翌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以上讀《四書》、《五經》和八股文,及梁啟超《時務報》、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嚴復《天演論》),1902年1月赴日本東京弘文學院求學,1904年進入仙臺醫(yī)專(導師:藤野嚴九郎、章太炎)。
3.魯迅棄醫(yī)從文后在東京主要的文學活動 ①創(chuàng)辦刊物《新生》,后流產;②1907年始在《河南》上發(fā)表文言文,其中《人之歷史》介紹進化論,《科學史教篇》介紹歐洲科技史,《文化偏至論》批判維新派,《摩羅詩力說》介紹和贊揚歐洲歷史上“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的浪漫主義詩人及作品;③與周作人合編《域外小說集》二冊。
(二)領會
1.魯迅從小所受的文化教育與影響 魯迅從小接觸民間藝術,大量閱讀“非正統(tǒng)”的書籍(如“長媽媽”給他講故事,買《山海經》;“三味書屋”壽鏡吾先生的教導),一方面使他了解中國歷史與社會,接受了文學熏陶,另一方面更激起他對封建禮教的強烈不滿。
2.魯迅與進化論的關系 魯迅在路礦學堂接受了進化論思想,他從愛國主義出發(fā),主要接受進化論的發(fā)展與變化的觀點,這種思想與他后來的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結合,產生了積極作用。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進化論成為魯迅與封建主義戰(zhàn)斗的有力思想武器,當然進化論的局限性思想也在魯迅前期思想中有所反映。
3. 魯迅對辛亥革命的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的思考 ①中國的封建勢力十分頑固與狡猾,而中國資產階級革命黨人對他們的打擊卻軟弱無力;②革命黨人缺乏革命的徹底性,革命成功后很快就腐化倒退了;③革命黨人不發(fā)動群眾,以致革命到來時群眾對革命全無所知。
(三)理解、運用
1.從家庭和個人經歷角度看魯迅從小產生愛國主義的原因 ①家庭變故使他目睹舊社會的腐敗,憎惡上層社會;②從小與農民親近,與農家孩子建立深厚友誼,同情他們不幸;③從小接觸民間藝術及書籍,激起他對封建禮教的不滿。民族的災難和家庭的落敗,以及因本人特殊經歷而深切感受到的社會冷遇、封建道德的腐朽,都使魯迅較早關注民族和祖國命運,迫切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2.從南京求學至“五四”前夕魯迅愛國主義思想的發(fā)展 ①魯迅在南京求學期間接受了“進化論”思想,愛國主義得到加強。后來的日本留學經歷,使其愛國情懷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在東京弘文學院學日語時,剪去辮子后所寫《自題小像》集中體現了魯迅的愛國主義思想;②在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矛盾越發(fā)尖銳時,資產階級政治思想開始活躍起來,戊戌維新變法開始,1911年爆發(fā)辛亥革命,魯迅的愛國主義思想進一步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激進的革命民主主義者
(一)識記
1.《新青年》創(chuàng)刊及倡導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概況 1915年9月,陳獨秀等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以“民主”與“科學”為旗幟的新文化運動。1917年1月,《新青年》發(fā)表胡適《文學改良芻議》,2月發(fā)表陳獨秀《文學革命論》,為新文化運動重要組成部分的五四文學革命拉開了序幕。
2.五四時期至大革命期間與魯迅展開論爭的文學派別的概況,魯迅與之論爭的主要情況 1919年以林紓為代表的“國粹派”,1921年以東南大學吳宓主編的《學衡》雜志為中心的“學衡派”,1925年以章士釗主編《甲寅》雜志為中心的“甲寅派”。主要揭露對方復古論調的實質與危害,為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掃清障礙。
3.五四時期至大革命期間魯迅領導、支持的文學社團的名稱、代表人物、刊物、文學傾向等概況 ①文學研究會代表現實主義流派,創(chuàng)造社代表浪漫主義流派; ②語絲社,《雨絲》,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生動、潑辣、幽默的“雨絲文體”; ③莽原社,《莽原》,魯迅(領導發(fā)起)、高長虹、向培良,提倡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燈下漫筆》、《論“費厄潑賴”應該緩刑》、《朝花夕拾》均發(fā)表于此); ④未名社,《未名月刊》,魯迅(領導發(fā)起)、韋素園、臺靜農,重翻譯和介紹外國文學尤其是俄羅斯文學的團體。
4. 《彷徨》扉頁引詩及題詩的基本情況 引有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題《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zhàn)場。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
5.《無花的薔薇之二》稱1926年3月18日是“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表示“血債必須以同物償還”;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刑》提出“打落水狗”的革命口號; 《紀念劉和珍君》高度贊揚死者的斗爭精神和犧牲精神; 《慶祝滬寧克復的那一邊》表現出對復雜斗爭形勢驚人的洞察力。
(二)領會
1924年至1926年間魯迅在彷徨中求索而獲得的新的思想認識 ①對各社會階層在中國革命中作用的認識更為清楚了。他這時期寫的小說和雜文從許多方面批判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軟弱和不徹底性,對工農大眾有了更深的信任; ②對中國革命道路與方式的理解逐步明朗了。從“醫(yī)學救國”到“棄醫(yī)從文”反映了魯迅對中國革命道路和方式的苦苦思考與選擇,主張“改革”、有自己的“黨軍”; ③對自己的思想狀況更為了解了。魯迅是個清醒的現實主義者,對客觀世界和主觀的自我,都有十分清醒的剖析。在《后記》中無情的解剖自己。
(三)理解、運用 “五四”前夕至大革命期間魯迅在文化戰(zhàn)線上反帝反封建的戰(zhàn)斗業(yè)績 ①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小說、雜文,集中體現了翻地反封建的“五四”時代精神,卓越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指出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阿Q正傳》堪稱中國現代小說典范; ②積極參加對封建復古派的思想斗爭,痛打新文化運動的“攔路虎”。以雜文為武器,揭露對方復古論調的實質與危害,為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掃清障礙。 ③在愛國群眾翻地反封建軍閥的斗爭中,全力支持愛國學生的正義斗爭,捍衛(wèi)新文化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上的純潔性。如在《紀念劉和珍君》中高度贊揚死者的斗爭精神和犧牲意義。 ④魯迅帶領文學同仁和文學青年創(chuàng)辦新文學雜志,組織新文學社團,擴大了新文學的陣地,壯大了新文學的作家隊伍。如發(fā)起和領導莽原社和未名社。
第三節(jié) 英勇的左翼文化旗手
(一)識記
1.《答有恒先生》魯迅通過對以往思想、觀念的解剖,發(fā)現嚴重弊端與錯誤并驚訝與自毀。 《慣于長夜過春時》抒發(fā)了作者對革命青年犧牲的沉痛感情和在漫漫長夜里多年生活積累起來的深沉感慨,表達了他對國民黨腐朽政權的仇恨和頑強不屈的戰(zhàn)斗精神。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憤怒控訴國民黨反動派的屠伯們殺戮革命作家的罪行,熱情謳歌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腥風血雨中誕生。 《黑暗中國文藝界的現狀》將國民黨當局的暴行公之于世界輿論。 《對于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對“左翼”作家很容易成為“右翼”作家的蛻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作了中肯的分析論述,提出“左聯”應當造出大群新戰(zhàn)士。 《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公開表示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高度贊揚“毛澤東先生們”團結抗日的理論。
2.魯迅與“左聯”五烈士及其他共產黨人的交往與友誼。 ①魯迅同左翼文化人士揭露國名黨反動派的暴行,當“左聯”五烈士被捕,魯迅也因此受牽連而逃難,后聽聞“左聯”五烈士被殺害,魯迅作詩《慣于長夜過春時》悼文《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②魯迅在養(yǎng)傷過程中邀請陳賡將軍到家中長談;瞿秋白三次到魯迅家中避難,瞿秋白編選《魯迅雜感集》,魯迅編輯瞿秋白翻譯遺著《海上述林》;方志敏烈士就義前將自己絕密手稿托人送魯迅處轉交黨中央。
3.魯迅參加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織的群眾團體及活動的概況。 革命互濟會、中國自由運動同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和反帝反戰(zhàn)同盟,在國民黨特務暗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總干事楊杏佛后,魯迅置生死于度外,依然前往送殮。
4.魯迅擁護中國共產黨抗日救亡斗爭的有關情況。 一方面撰文揭露其帝國主義面目和野心,一方面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政策,歌頌黨領導的民眾抗日斗爭。在中國工農紅軍東征勝利后致函祝賀;聽取馮雪峰向其介紹瓦窯堡會議精神;面對托派分子的挑撥,憤然寫《答托洛斯基的信》公開表示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高度贊揚“毛澤東先生們”團結抗日的理論。 5.1928年至1936年間與魯迅展開論爭的文學派別的概況,魯迅與之論爭的主要情況。 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錯誤的將魯迅、茅盾等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主要障礙大加討伐,他們自己的理論暴露出諸多違背馬克思主義的錯誤,魯迅據理與之論爭,使魯迅受到深刻的理論教育,以往初學到的馬克思主義觀點更加系統(tǒng)化、理論化。
6.1928年至1936年間魯迅翻譯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的主要成果。 翻譯了蘇聯的《文藝政策》、盧那察爾斯基的《藝術論》、《文藝與批評》、普列漢諾夫的《藝術論》,法捷耶夫的《毀滅》、果戈里《死靈魂》、高爾基《俄羅斯的通話》
7.1928年至1936年間魯迅扶植左翼青年作家概況。 東北青年作家蕭軍和蕭紅在創(chuàng)作小說《八月的鄉(xiāng)村》和《生死場》時向魯迅請教而成為親密朋友,介紹葉紫與他們相識,將《生死場》、《八月的鄉(xiāng)村》、《豐收》一起編入特意為他們創(chuàng)設的“奴隸叢書”,分別為之作序。高度贊揚這些作品的獨特意義。還作了《徐懋庸作<打雜集>序》、《白莽作<孩兒塔>序》。
8.“兩個口號”論爭的概況。 1936年,王明決定解散“左聯”,著手籌建文藝界聯合抗日的團體,負責人周揚提出“國防文學”口號,魯迅不贊成此口號。后為了彌補“國防文學”口號的“不明了”之處,他與馮雪峰、胡風一起商定,提出了“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口號”。大敵當前,魯迅懷著對中華民族深深的愛,出于對中國共產黨及其策略的深信無疑,顧全大局,終于與論爭對方以及其他許多代表不同政治態(tài)度、不同文學派別的作家攜手,聯名發(fā)表了《文藝界同人為團結御悔與言論自由宣言》,標志著文藝界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初步形成。
9.魯迅病逝及葬禮有關情況。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肺病加重與世長辭,在其棺木覆蓋的旗幟上寫著“民族魂”三個黑色大字。
(二)領會
1.促使魯迅完成思想根本轉變并趨向成熟的原因。 ①觸目驚心的血的事實使魯迅轟毀了進化論,確立了階級論;②他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使自己的信念、思想在理論上趨于完備并實現升華;總之,血寫的事實,系統(tǒng)的理論研討,終于使魯迅實現了從革命民主主義者向馬克思主義者的飛躍。
2.1928年至1936年間魯迅在文化戰(zhàn)線上戰(zhàn)斗業(yè)績的幾個方面。 ①魯迅贊同中國共產黨的意見,參與籌建“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并為“左聯”的健康成長而不斷對之糾偏反正;②魯迅堅持文藝戰(zhàn)線的思想斗爭,為左翼文藝的發(fā)展掃清道路;③魯迅繼續(xù)創(chuàng)作大量文學作品,發(fā)展了“五四”文學的成果,成為左翼戰(zhàn)斗文學的光輝典范;④魯迅還致力于翻譯、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和蘇俄等國家的進步文學作品,為左翼文學的發(fā)展“竊得火來”,提供借鑒;⑤魯迅為壯大左翼作家隊伍而繼續(xù)熱心扶植青年作家、藝術家;⑥再次相應中國共產黨召喚,自覺加入文藝界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并為這一戰(zhàn)線的建立,從理論上、組織上作出貢獻。
(三)理解、運用
1. 魯迅為糾正“左聯”“左”的錯誤傾向所做的工作。 ①魯迅一向冷靜而踏實,從“左聯”成立之日起,就對這些“左”的理論與行為及時加以提醒并批評。魯迅在“左聯”成立大會上,一陣見血指出“左翼”作家其實很容易成為“右翼”作家,并對這種蛻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作了中肯的論述和分析。②在左翼作家參與政治活動問題上,魯迅一向反對不切實際的做法,并在左翼文化團體集會上就左翼作家散發(fā)傳單、張貼標語等不安全做法提出:作家用筆才是主要的戰(zhàn)斗方式。
2. 1928年至1936年間魯迅堅持文藝思想斗爭的主要業(yè)績。
①寫《“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等文章揭露“名族主義文學”派別的反動實質,即他們的所謂“民族意識”實質上是維護國民黨反動派的法西斯主義統(tǒng)治;
②批判以梁實秋為首的“新月派”所代表的資產階級文藝觀鼓吹抽象的“人性論”的實質,魯迅指出文學的階級性是客觀存在的;
③寫《論“第三種人”》等文批判以胡秋原為代表的“自由人”,指出在階級社會里,想當超階級、“非政治”的“第三種人”是不現實的。
第三章 魯迅的文化思想
第一節(jié) 魯迅的文化哲學思想
(一)領會 1.魯迅進行文化反省的價值依據 ①魯迅從一開始就緊緊抓住了“重視人”這個根本,并以此來確立自己對民族文化進行反省的價值依據;②魯迅認為,對人的價值的否定,恰恰是中華文化落后的一個本質性原因;③在他看來,從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角度看,應重視人的社會責任,但從人性解放的角度,則應把人性解放看作社會解放的前提(辯證的,從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要求來看待);④對人的思考,重視人的價值,使人真正成其為人,是魯迅進行文化反省的出發(fā)點,也是最終目的,而且還是他反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本性價值依據。 2.魯迅對文化發(fā)展的基本認識
①文化發(fā)展觀的核心:文化發(fā)展也必然是人自身的發(fā)展,即人的內心要求和人的能力的發(fā)展;②魯迅認為,人對于自身發(fā)展的各種欲求,是文化發(fā)展的內在動力:當人們對于物質生活條件有需求時,才會有物質文化的發(fā)展,當人們在物質方面有了“余裕”,增長了對精神生活的要求時,也才有精神文化的發(fā)展。
③魯迅在考察整體文化發(fā)展時,又發(fā)現了一種文化發(fā)展的外在動力:當一種文化已處于停滯狀態(tài),靠自身內部動力難以推其前進,那么借助外力就變得很有必要。
④魯迅認為,兩種不同系統(tǒng)的文化之間,高位文化對低位文化的影響力、作用力要遠遠超過后者之對于前者。
(二)理解、運用 魯迅進行文化反省的基本的方法特征
1.多元性和多層次性特征。魯迅站在文化的十字路口,面臨新舊東西各種文化因素的影響以及對其思考、批判與吸收。多層次性:既有形而上層次,也有實體層次;有自覺意識層次,也有非自覺意識層次。
2.批判性特征。處于東西兩種文化交流、中國文化由舊向新轉換的時代,首先面臨的任務是以批判為武器,通過文化批判來達到文化革新的目的。前期抓住反封建的大題目,后期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馬克思主義內容。
3.辯證性特征。魯迅文化常常顯示出形式上的偏激,但在根本上,在對實質性問題的論述中,卻又顯示出辯證的科學性。如其文化中的矛盾現象就要用辯證性特征加以理解;
4.過渡性特征。這種過渡性主要是由時代的過渡性特點決定的。
第二節(jié) 魯迅的改造國民性思想 (一)領會
1.魯迅的“立人”思想 ①在他早期的幾篇文言論文中,他一再強調“致人性于全”的人性思想,十分重視人的價值和人的社會作用;②由“立人”主張引出改造國民性的話題;③“立人”思想經歷了從空想(前期“立人”思想帶有空想性質,對于如何“立人”觀念朦朧)到科學的發(fā)展過程,后期不再簡單化主張通過“立人”來建立“人國”,而是注入階級性內涵,并把人的改造與社會改造,把“人”的解放與社會解放密切聯系起來。
2.魯迅所提“國民性”的含義 “國民性”一詞的含義與“國民”相聯系,最早在《摩羅詩力說》中兩處使用,在這兩處,國民性即等于民族性,不涉及階級分野,五四時期依然如此;后期接受馬克思主義,能以鮮明的階級觀點和分析方法來科學分析國民性病根。總之在多數情況下,他談“國民性”時總是把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作為一個民族整體來考察的。
(二)理解、運用
1.魯迅批判了“國民性”的哪些弱點。
①“瞞和騙”。魯迅痛感中國人的不敢正視現實人生,尤其對于人生的痛苦、社會的缺陷,沒有正視的勇氣,只好自欺欺人。且由此產生出一種“瞞和騙的文藝”,比如舊文藝中的“團圓”結局;
②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魯迅在《隨感錄三十》里列舉的“愛國的自大家”的五種謬見,可說是這種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的典型表現,因此而不思改革,阿Q便是這代表。
③“做戲”和講“體面”。這說中國人“是頗有點做戲氣味的民族”,裝模裝樣,總想將自己的體面弄得十足,認為中國人的“重要的國民性所成的復合關鍵,便是這'體面'”;
④“看客”式的無聊。魯迅最先感到中國國民精神的厚重麻木,他深感中國人不僅把萬事當作一出戲,而自己又“永遠是戲劇的看客”,對人生抱著“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精神上表現出極度空虛和無聊。如小說《示眾》看客們的麻木神態(tài);
⑤卑怯和勢力。兩者緊密聯系,遇見強者不敢反抗,并趨炎附勢,現出奴顏婢膝的丑態(tài),對于弱者則兇殘橫恣;
⑥因自利而不惜破壞公眾利益,乃至對斷送國家、民族也無動于衷;
⑦安與命運、安于現狀的奴才心理。對于奴隸生活無不平,無抗爭。此外還有“五分鐘熱度”、“中庸折衷”等。
2.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意義。 魯迅對國民性思想的批判和揭露,像一面明鏡,照出了老中國兒女們軀體上和心靈上的種種污垢和傷痕,在當時的社會,當時人們的思想上,引起強烈的震動,起到了令人警醒、引起療救的注意的作用。且此種揭露如同在民族面貌上打上“烙印”,在一定時期內仍會或多或少存在,因此其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就是在今天,人們仍可以從中窺見某些現代人的影子。
第三節(jié) 魯迅的倫理文化觀
(一)領會 1.魯迅對封建倫常的批判。
①中國的家庭結構形態(tài)是一種“人倫”格局,因此中國的家庭特別注重以備份、年齡區(qū)分親屬貴賤,這養(yǎng)成了中國人文化心態(tài)中的名分思想和等級觀念;
②家庭專制擴大成社會專制,沒有平等可言,只有依據一定的人倫關系而必須單向遵循的禮教。如魯迅在《二十四孝圖》中列舉“老萊子娛親”、“郭巨埋兒”來抨擊中國封建道德的虛偽性。
2.魯迅對封建家族制度弊端的解剖。
①魯迅指出,“歷朝大抵'以孝治天下’”,所以形成了以家族為本位的倫理文化特征。這種家族制度對人們各方面的發(fā)展都起著嚴重的束縛作用;
②魯迅對以家族制為本位的倫理中心主義文化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指出,以差等的人倫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結構形態(tài)中,必然產生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性的奴隸主義。③正是由于這種倫理中心主義文化的長期浸染,使得中國人的文化觀念中缺乏兩樣東西:一是與專制主義相對立的民主意識;一是與奴隸主義相對立的自主意識。
3.魯迅對封建“孝道”觀念的分析批判。
①魯迅首先從“父子”關系入手,分析了封建倫理道德觀念的“孝道”。
②魯迅認為,“孝道”是一種以長者為本位的“古傳的謬誤思想”,它本末倒置,違背生物進化規(guī)律。③為了從根本上批倒所謂“孝道”,魯迅對其賴以成立的所謂“依據”進行了徹底清算,魯迅指出生育是人類“繼續(xù)”自身生命的“本能”。
4.魯迅對新倫理道德觀的提倡。 ①魯迅認為新的道德觀念應是建立在人格獨立、相互間地位平等的基礎之上,必須首先去除“孝道”觀的毒害,對于子女,義務思想須加多。②魯迅倡導的新型的“愛”的道德,具體化為三個方面內容:理解,指導,解放。③針對畸形女德,魯迅指出人們應了解“夫婦是伴侶,是共同勞動者,又是新生命創(chuàng)造者的意義?!?nbsp;
(二)理解、運用
1.魯迅從哪些方面批判了封建“女德”。 ①封建的“貞操”和“節(jié)烈”觀念。它迎合了向來的差等的人倫關系,是一種畸形的道德;②男子對女子的完全占有欲。他們常常以對待自己的私有財產的心理來對待女子,女子無地位平等;③歷史上亡國敗家的原因歸咎于女子。歷史上凡事亡國或動亂都要找女性做替罪羊、轉嫁罪責。④“奇女子救國”實際上在潛意識中將女性擺在“下”與“賤”的位置。⑤封建“女德”不僅使中國婦女在身體上深受其害,精神上也深受毒化。如祥林嫂之死。還提倡單方面的禁欲,使女子成為精神上的“未字先寡”。
2.魯迅倫理文化觀的主要內容。 ①抓住反封建倫常的大題目,也就是抓住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文化關鍵。 ②解剖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 ③批判封建孝道觀念; ④批判封建“女德”; ⑤提倡新倫理道德觀。
第四節(jié) 魯迅的宗教文化觀
(一)領會 魯迅對宗教文化的總體認識。 ①魯迅認為宗教是特定歷史階段文化發(fā)展的產物,一種宗教一旦形成會對文化發(fā)生反作用力,因此魯迅認為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水平宗教的蒙昧主義特征就顯示出來了;②魯迅對宗教的態(tài)度是持整體反對態(tài)度的,宗教的繼續(xù)存在對科學的發(fā)展不利。③魯迅對待宗教的態(tài)度又是十分審慎的,他看到了宗教的復雜性,與人們的精神生活難以剝離的因素,且宗教文化中不乏可汲取、借鑒的具體有益因素。所以,魯迅在整體格局上對宗教文化進行批判的同時,在有些場合是對宗教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持肯定和“拿來”的態(tài)度。
(二)理解、運用
1.魯迅與佛教文化的關系。 ①從小拜和尚為師,日本留學時師從章太炎開始重視佛學研究。②魯迅對佛學產生興趣原因有辛亥革命失敗后心情苦悶、不幸家庭生活和個人坎坷遭遇。③魯迅強調佛教中的平等觀念,“佛教崇高”對于純凈人們的道德,使人清凈專一等有積極作用。④魯迅以佛教中的有益思想為武器批判封建儒家文化、完成改造國民性的任務,還從佛教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養(yǎng)料,這種汲取對其人格形成很重要。⑤佛教思想的影響,還在某些方面帶來了魯迅作為文學家的某種深刻性,既表現在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上,也體現在他對文學現象的認識和分析上。
2.魯迅對道教文化的態(tài)度。 ①無論就其思想還是儀式和方法等,魯迅都是堅決反對的。②魯迅指出了道士思想在歷史和現實社會中所具有的影響,而且就這種影響加以分析,從而達到文化批判的目的。③魯迅還指出道教所體現的中國“文化—心態(tài)”的惰性、無特操等特點。
第五節(jié) 魯迅的民俗文化觀
(一)領會 魯迅對民俗文化的關注。
①魯迅很同意列寧將“風俗”和“習慣”歸入“文化”范疇的觀點,并認為這些方面同屬于文化革新的范圍。
②魯迅早在1913年,就以《擬播布美術意見書》一文倡導民俗文化的研究。這篇文章,曾被許多民俗家認為是中國現代最早涉及“民俗學”的文章。
③魯迅對民俗文化一直保有濃厚的興趣,30年代則更為自覺地把民俗文化研究與社會改革問題的思考緊密結合起來。
(二)理解、運用
1.魯迅文學創(chuàng)作與民俗文化的關系。 ①最為明顯的莫過于他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
②就生平而言,魯迅自出生以后,就與紹興的地方民俗結下緣分。如不到一歲便拜和尚為師,家人給他做過“納衣”等。
③更為重要的是他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所受紹興地方民俗文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創(chuàng)作素材上,運用了民俗文化資料。如《藥》中以人血饅頭治癆病,《社戲》中的社戲等;其次體現在創(chuàng)作技巧上受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的影響。如他最善用的白描手法,就來源于民間藝術?!豆适滦戮帯穭?chuàng)作中所采用的“油滑”寫法與他汲取紹興戲中的“二丑藝術”有很大關系。
2,魯迅對民俗文化的解析和研究。
①五四反封建浪潮過去之后,魯迅發(fā)現由民俗文化所養(yǎng)育成的“風俗”和“習慣”,在造成最廣大階層的民眾對改的抗拒心理。
②魯迅得出結論:風俗和習慣的改革,將是更深層次的,更加艱難的改革。
③在魯迅的有關論述中,對于作為民俗文化重要內容的“風俗和習慣”,主要是從文化批判的角度去加以認識,即主要抓住其“黑暗面”進行剖析。如對民間的“迎神賽會”,魯迅曾發(fā)表過自己的看法,即賽會是中國下層人民潛隱性格欲望發(fā)泄的一種方式。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