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如何全面細致的四診
我們再來討論一下四診的問題。這個四診啊,就是辨證的一個起始端。我們前面講病歷表使用的時候,基本上把四診差不多的方面都講到了。咱們今天講的是臨床當中的要點,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四診呢,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四診一定要全面、要細致,這是總的要求。怎么能做到全面細致?你比如說一個很簡單的癥狀——大便。大便這個癥狀,先問次數(shù),要如果說他一天一次,下一項基本上每個人都必須問的,成型不成型?問到這個地步的時候,要如果說他說的很肯定,一般的基本上就可以了,每天一次,而且成型挺好,這樣基本就可以。但是,聽到他那個話里邊兒不太肯定,甚至他有點遲疑,甚至他說還行吧,別放過,再進一步地問一下。有時候病人的心很粗,他要去想一想,那這個時候你可以從一個相反的方向去問他,偏干嗎?這個時候看他否定的那種程度,去揣摩他大概是個什么情況,你去找出本來的面目。
睡眠也是這么一個情況,他要說睡眠不太好,那么你就要進一步地去問:是不容易入睡啊,還是半夜醒啊,還是睡眠淺呢?這都要問,都有用途的。
大家可能又會提問題了,如果是這么問的話,問一個病人得多長時間?我在這兒跟大家先說一個極端的,像那種一天看一兩百個病人的,無論如何,他不應(yīng)該算到一個經(jīng)方醫(yī)生里面。因為經(jīng)方辨方證在那么短的時間里面,一個人一兩分鐘的話,這是不可能的,那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能不能快呢?也能快。那么快的基礎(chǔ)是什么?快的基礎(chǔ)是你得有足夠的經(jīng)驗,這是其一;另外一個呢,你得有足夠的常識。這個經(jīng)驗是什么呢?經(jīng)驗是你問的人多了以后,對某些癥狀你能比較迅速地得到真實狀態(tài)是個什么狀態(tài),就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來。這就沒必要去細問了,這是一類情況。這個呢就靠經(jīng)驗,揣摩不同病人的心理,不同病人的描述方式。再一個就是不同的癥狀,你比如說這個人來的時候說話聲高氣粗的,精神矍鑠,這樣的病人陰證這一類的癥狀,你再去問細了,那就沒有必要了。還有一類情況呢,就是你有這方面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比如說,喘或者咳嗽,問診問了大概一半了,也沒聽見這個人有什么明顯的咳喘這方面的癥狀,就是說話呼吸這方面都很正常,那咳喘問不問都不要緊了。時間長了以后,問診就快了。胡老也有一個小故事,就是曾經(jīng)有人跑到他家去看病,病人主訴沒有說完,他方子已經(jīng)開出來了,也有這種情況。
但是,初學者還是要遵照咱們經(jīng)方的基本要求,四診盡可能得全面、盡可能得細致。等時間長了以后,慢慢地能夠速度加快,但是呢,加快是有限度的,不是無限加快的。我現(xiàn)在最高記錄可能是一天看過四十個病人。一個是時間上已經(jīng)不是八小時的問題了,再一個就是確實很疲勞。你四診能夠做得好,這是一個基礎(chǔ)。
其實你的四診過程當中,辨方證也好,辨病也好,或者方證和病理穿插著已經(jīng)在進行了。但是,這還不是完了,最后你在辨的過程當中,病人的信息不斷地在累積,在累積的過程當中,實際上你一直在對他的每一個癥狀的度,都在揣摩。他有哪些方面的癥狀,分別都有多么嚴重的程度,你都已經(jīng)有了比較詳細的一個印象。我現(xiàn)在一直在想,自己問診,自己記錄,有這個好處,可以記錄得比較詳細。大家去看看胡老的一些醫(yī)案,我自己有這種感覺啊,很可能他的一些醫(yī)案是別人給他記錄的,所以咱們看胡老醫(yī)案的人都有這么一個感覺,就是覺得他用方子的證據(jù)不是很充足,很可能就是別人在記錄的過程當中記錄的不太全,或者說那個時候大概都是用手在記,還有時候記的過程當中會有遺漏的項,這也是很常見的。
我現(xiàn)在弄這個病歷表這么規(guī)范,有時候給病人做完腹診回來就忘記了輸入腹診的內(nèi)容,有的甚至上午看的病,中午休息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還會按照回憶再把它填上,都是一些比較特殊的病人。象那個很平常的病人,這個肯定有的就想不起來了。
那么我們在問診的過程當中,積累的這些東西干嘛呢?特別是當你最后的一項四診進行完了以后,你是要有一個合參的過程吧,就是一個綜合分析。這個綜合分析就要求你最后做到絲絲入扣。那么絲絲入扣在哪兒體現(xiàn)出來呢?通過患者的癥狀反應(yīng)的度,最后去確定你這個方劑之間的一個比例,這是指的合方了。
舉個例子吧,你像這個人有點兒口苦,有點兒往來寒熱,又頭疼發(fā)熱,脈弦浮緩,有汗出,基本上就可以確定這是一個柴胡桂枝湯證。再吃飯也不太好,摁胃這個地方也挺柔軟,基本上就確定這是一個柴胡桂枝湯證。還是這些癥狀,但是他出汗出得很多,甚至可以界定為汗漏不止,這個時候就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可以用柴胡桂枝湯加附子,也可以直接用柴胡桂枝湯再合上桂枝加附子湯。那么依據(jù)是什么?依據(jù)就是你這個汗出的一個度。真正到了汗漏不止的這種情況,你直接用柴胡桂枝湯合上桂枝加附子湯,沒有問題。如果這個人柴胡證不是很明顯,那都可以加兩份的桂枝加附子湯。如果只是這個人汗出比較多,然后再加上有點兒身無力啊,精神欠佳啊,有陰證的傾向,在柴胡桂枝湯的基礎(chǔ)上加上附子可不可以?也可以啊。這就是要做到絲絲入扣,做到絲絲入扣有什么好處呢?療效快,不容易出現(xiàn)變證。當然我們說的那種情況,僅僅是精神不佳,然后汗出有點多,只給他柴胡桂枝湯,他也不是不能好,他會好得比較慢。所以說辨方證就有一個絲絲入扣的問題。要合方合到了七八個方子,五六個方子的時候,這個度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
一個大學生,他來看病,主訴就是前胸和腹部這個地方痙攣,他說是抽動。在問診的時候,他坐在那個地方就不停地在抽。我給他用的大概是小柴胡湯合了好幾個方,主方是芍藥甘草湯,芍藥甘草湯我用到十份,相對說比例就比較重。他吃了以后呢,效果就比較明顯。而且他是治療了很多地方,沒有人能給他治得了。
還有一個問題呢,要正確認識脈診、舌診、望診和腹診。我在這兒跟大家說一個原則性的問題,脈診也好、舌診也好、望診也好、腹診也好,我們從哪兒來的這些經(jīng)驗?zāi)??你要憑著自己臨床當中去摸索,這不是一個捷徑。
這個脈象問題,大家去看看胡老的對脈診的論述。王叔和的書里邊好多脈象,恐怕你一輩子也摸不到一個那種脈象。那種理論,有些都是不太靠譜的。胡老對脈象論述得就比較精辟,而且也比較客觀。
說到脈象這個事,最容易被人神秘化。如果從另一個角度想這個問題的話,他也沒有那么難掌握。我曾經(jīng)去查資料,大承氣湯統(tǒng)計出來的脈象,28種脈,幾乎是所有的脈象都有可能在大承氣湯證表現(xiàn)出來。所以,你說怎么給大承氣湯定義一個比較明確的脈象的指征呢?而且中醫(yī)里面還有一個比較客觀的說法,就是舍脈從證,舍證從脈,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說呢,要去客觀地看。
你看這個舌診,我就說一個比較具體的吧,草莓舌。草莓舌說得非常得形象,舌質(zhì)比較偏紅色,舌苔是白色的,舌苔上面一個一個的小紅點。這種舌象確實有,在臨床當中,有人就說這是半夏瀉心湯證的舌象。像這種說法,用經(jīng)方理論去審視別人的經(jīng)驗,所有的經(jīng)驗都是好的。為什么呢?經(jīng)不起經(jīng)方理論推敲的,不好的,就把他踢出去了。在經(jīng)方理論的指導下,你覺得能接受的,符合臨床實踐,拿過來,再用經(jīng)方理論指導著去用,它都非常好用。剛才說的草莓舌,可能是半夏瀉心湯證表現(xiàn)為這種舌象的機會比較多,你看到這個舌象,就給他半夏瀉心湯嗎?我們剛才討論的就是這類問題。你是不是還要看看他有沒有食欲方面的問題,有沒有半表半里的熱,有沒有里寒,有沒有腸鳴,比較重要的大便方面的問題,是不是都要問一問?所以說,當你能這么去想問題的時候,這個草莓舌對你來說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資料,你拿過來就可以用??墒悄阋獩]有這種意識的時候,見了草莓舌你就給他半夏瀉心湯,這個食欲,這個大便,這個腸鳴,都很正常,沒有這些癥狀,你給他半夏瀉心湯,也是沒有道理的,而且也不可能起作用。是不是?
所以說,脈診、舌診、望診、腹診這樣的經(jīng)驗,還要去學,還要去積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要辨別。你辨別不了,分析不了,你就用經(jīng)方的理論去到臨床當中去驗證。
比如說腹診,有人說呢,實證的特點就是左右肋骨之間的角度大于90度的多半是實證,小于90度的,多半是虛證。但是,這個準確性沒有你下手去摁胃部這個地方,有沒有抗手感這么準確。有的肋骨的角度非常小,但是你摁胃部特別抗手,也沒有把他斷成虛證的那種可能性。
所以說大家在這方面,理論放在這個地方,你只要是理解了,去積累經(jīng)驗,去增長知識,你就進步得很快。要如果說你老是去找,哪個人給了我一個現(xiàn)成的什么經(jīng)驗,就老想去套,到最后你就看病老出問題,你不知道這個問題出在哪兒。這是辨證當中的一個方面。
第三,如何應(yīng)用經(jīng)方治療原則
下面呢,我們再來看看經(jīng)方醫(yī)學的治療原則,這也是很重要的。在臨床當中,這些經(jīng)方的治療原則,你要爛熟于心。離開了這些治療原則,你一定亂了方寸。
首先說病理要素方面的一個治療原則,這個都是大的方向性的。
表證的治療原則,就是汗解。
半表半里證,以前呢,在中醫(yī)界很多人沒有半表半里這個概念。就是有這個概念,對柴胡劑有所認識的一些醫(yī)家,發(fā)現(xiàn)柴胡劑既不是去實、也不是補虛。像大柴胡湯,祛實那是里實,大黃枳實之類的起的作用。后來就給這一類的方劑呢,命名的治療方法,就叫“和”?,F(xiàn)在看啊,這個“和”定義也是比較準確,但是不全面。我們應(yīng)該再給它加上一個“清”。這個清就包括了像黃連黃芩劑、梔子劑,這些都屬于半表半里的范疇。
里證的治療原則,里證是陰、陽、寒、熱、虛、實俱全。所以說,里證的治療原則就是有寒就得溫,有熱就得清,有虛就得補,有實就得瀉。
水證,虛了就得補,叫補呢,有點兒不太確切,我們可以叫做增加。實了就是停飲啊,就應(yīng)該是祛水。水證的這個虛的相對來說比較少,但是這種方劑也是有的。白虎加人參湯證,竹葉石膏湯證,麥門冬湯證,都基本上涉及津液虛這一方面。水實這個方子太多了,祛水的方子基本上都是這種范疇。
血證,是虛的就得補之,實的就得祛之。血虛的方子有當歸芍藥散,膠艾湯等等,可以補血虛。治療瘀血的方子就很多了,就不一一說了。
氣證,多數(shù)的都是偏于實證。氣在這兒呢,是一個行氣的問題,就是治療氣逆,氣滯。我們在治療上,叫做行氣。有一些呢也可以算作氣虛。比如原文里邊兒論述的像少氣的或者什么的,也可以視為氣虛。這種氣虛的,補虛的藥可以治療,像甘草之類的。
這是六大疾病類型的要素。
六大疾病性質(zhì),寒熱、虛實,我們剛才都已經(jīng)認識了,就剩下一個陰陽的問題。
陽性證,本質(zhì)上,治療方劑都有某種程度的抑制;陰性證,治療方劑都有振興機能的這個作用。這是一個大的治療原則。他出了哪個方向的病變,我們就用相反方向的藥物把他修正過來,這是一個大的方向性的原則。具體的實際應(yīng)用當中,問題還要復雜一些。(待續(x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