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我們的主宰,也是一切的開始,只有讓心安靜下來,不被妄念所束縛,才能真正感知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層佬?div style="height:15px;">
盡管已經(jīng)立冬,但冬天的氣息還沒來得及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光顧遼闊的中原腹地,晚秋,一步三回頭地躑躅著,遲遲不肯離去,那份留戀與不舍,通過持續(xù)走高的氣溫,向人們傳遞著綿綿的情意。
在這乍寒還暖的季節(jié),我們?nèi)ビ吾陨缴倭炙?。景區(qū)門外,佇立著一個宏偉石牌坊,上面有啟功親筆題字:“嵩山少林”,字體遒勁、雋秀。許多游客在這兒拍照留念,我們自然也不能免俗,同樣拍攝了合影。
由于疫情的緣由,今年國內(nèi)許多景區(qū),對醫(y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通過詢問,得知這兒也有這個政策,俺也跟著很榮幸地享受了一次優(yōu)待。我拿著身份證和醫(yī)師資格證(電子版),順利辦理了門票。其實,所謂門票,就是自己身份證,工作人員已經(jīng)把信息輸入進去,進景區(qū)刷身份證即可??萍嫉倪M步正逐漸改變著這個世界?,F(xiàn)如今,離了身份證可以說是寸步難行,入住酒店、乘坐高鐵自然不必說,就連看個病,沒有身份證都難以完成掛號,因為,做檢查一律實名制。為了更好地了解少林寺的淵源,看出點門道,深究些內(nèi)涵,我們還特意找了一位導游,一位很漂亮的年輕女士。
景區(qū)大門與少林寺之間,是一個很長的甬道,兩邊是墨綠的柏樹。甬道的左側(cè),有一條小河,謂之少溪,想當年,拍電影《少林寺》時,為少林寺僧人取水的取景地,但現(xiàn)在,小河已經(jīng)干涸。聽導游講,以前,少林寺的外周,住著很多農(nóng)家,為了便于景區(qū)的管理,如今都已經(jīng)搬遷。路的右邊,他們曾住過的窯洞已經(jīng)廢棄,洞門被用磚封閉,但輪廓依稀可見。在甬道上,立著一個刻有“天下第一名剎”的牌坊,為張愛萍上將所提。大約一刻鐘的功夫,我們來到少林寺門前。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為禪宗祖庭,是中國佛教和中國功夫的發(fā)源地。這是一個南北走向的寺院,坐落在中岳嵩山南麓,門前是一些古老的側(cè)柏,據(jù)說“少林寺”由來即于此,少室山下叢林中的一個寺院。少林寺大門也稱山門,為歇山頂,飛檐翹角,四角戧脊上方的外側(cè),分別排列著五個形態(tài)迥異的琉璃瓦走獸,大紅的墻體彰顯寺廟的神圣。門的上方,懸掛一個寫著“少林寺”三個大字的牌匾。據(jù)導游講,其中“少林”二字為清康熙帝的手跡,而“寺”字則遺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后為趙樸初先生題寫,因不敢與先人比肩,故“寺”字略小。仔細看來,確實如此。寺院呈七進院落,進入山門,甬道的中軸線中央,縱向鋪著一排刻有蓮花的石板,腳交替踏在蓮花上行走,有保平安之意。
兩側(cè)是碑林,幾顆高大的銀杏樹,在這個季節(jié)尤為耀眼。尤其是天王殿前的那棵銀杏樹,更是與少林寺同齡,已經(jīng)有1500多年的歷史,樹身粗大,大約需要兩個成年人手把手才能環(huán)抱過來,樹冠開闊,樹葉稠密,遮天蔽日。歷經(jīng)朝代的更替,見證了少林寺的滄桑。樹身上,有許多小坑,據(jù)說是僧人練習一指禪時留下的。
據(jù)導游講,一進門的那兩顆銀杏樹,一雌一雄,成雙成對,雄性開花,雌性結(jié)果。唯獨這棵,形單影只,煢煢孑立。它是雄樹,不結(jié)果實,象征著少林寺的僧人。秋末冬初,正趕上銀杏葉變黃、落去的時節(jié),有幾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意境,我慶幸自己剛好與它撞個滿懷,本來是不期而遇,卻仿佛與之有約,興奮與激動油然而生。游客們也沒閑著,滿心歡喜地拍照、合影。更有一位小女子,頗有情調(diào),坐在石階上,興致勃勃拋撒起地上的銀杏葉,對面自己的阿哥,正在忙不迭地為之抓拍,讓這美好的瞬間,變成永恒,永久的定格在自己的記憶里。
她的那位情哥哥抓拍到了沒有,不得而知,我倒是沒負她的這番別致的心境,將那經(jīng)典的一刻,收到了我的相機里。接下來,我們隨導游來到天王殿前,這是一棟重檐歇山頂?shù)牡钐?,大門之內(nèi)二門之外兩側(cè)各有一尊金剛塑像,據(jù)導游講那是“哼、哈”二將,至于哪位是“哼”,哪位是“哈”,不用解釋,通過觀察口形,一個張嘴,一個閉嘴,相信聰明的你,便能輕而易舉地分辨得出。天王殿內(nèi)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威風凜凜,分別象征著“風、調(diào)、雨、順”,保佑著一方百姓的平安。
后邊接下來是大雄寶殿。院落的兩側(cè),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均為四層,巍峨宏偉,內(nèi)分別懸掛和擺放著“鐘”和“鼓”,有晨鐘暮鼓之說。東邊的為鐘樓,西邊為鼓樓,遂了日出日落的方向。鐘樓前立有“李世民碑”,詳細記載了少林十三棍僧助秦王的故事。后來李世民經(jīng)玄武門之變,坐上覬覦已久的皇帝寶座,念少林十三和尚助唐軍有功,對其大加封賞,賜田地四十頃,水碾一具,并稱少林僧人為僧兵,從此,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棍是少林僧兵使用最多、最常規(guī)的武器之一,盡人皆知。少林僧人的棍法自成一派,已經(jīng)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在其北邊,是清乾隆的碑。相傳當年乾隆親臨少林寺,夜宿方丈室。當?shù)卣s上大旱,乾隆許了三個愿:一愿國泰民安;二愿其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三愿蒼天能降下喜雨,普度眾生。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其許的愿真有靈性,當天晚上即天降大雨,緩解了當?shù)氐暮登?。其實,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哥早已不在江湖,江湖上卻流傳著哥的傳說……大雄寶殿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筑,重檐歇山頂,四面回廊,氣勢宏偉。內(nèi)供著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此處是進行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
大雄寶殿后方是藏經(jīng)閣,是僧人藏經(jīng)說法的場所,內(nèi)供少林寺緬甸國弟子贈送的一尊如來佛祖(即釋迦牟尼)的巨型漢白玉臥佛。藏經(jīng)閣的兩側(cè)是禪房,是僧人們打坐修行的地方。我走近后透過窗子,看到里邊有七八個年輕的僧人正在玩弄著拳腳,練習少林功夫。
大雄寶殿和藏經(jīng)閣曾遭遇劫難,在1928年軍閥混戰(zhàn)之時,被馮玉祥部石友三焚毀。后分別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重建。藏經(jīng)閣原為三層,現(xiàn)建筑為一層。穿過藏經(jīng)閣,是立雪亭,殿前煙氣繚繞,虔誠的信徒,雙膝跪地,雙手合十,雙目微閉,在做著佛事,嘴里同時還默默念叨著。立雪亭也稱達摩亭,是二祖慧可站在雪地里向達摩祖師斷臂求法的地方。據(jù)導游講,相傳達摩祖師曾于嵩山達摩洞內(nèi)面壁九年,其間慧可欲拜其為師,但屢遭拒絕,在慧可的一再懇求之下,達摩許下到天降紅雪的那一天,便收其為弟子?;劭杉丛谝粋€暴雪之夜,用刀自斷左臂,血流如注,把雪地染紅。達摩為其真心所感動,故收其為徒,是名二祖。這也是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來看,斷臂后因肱動脈壓力極高,難以凝血,恐怕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其精神可嘉,但做法未免有些魯莽。千佛殿位于立雪亭之后,這也是最后面的殿堂。大殿內(nèi)的后側(cè)及東西兩側(cè)墻壁上,有唐朝的彩色壁畫,精美絕倫,最著名的彩繪是“十三棍僧助唐王”。據(jù)導游講,壁畫的深淺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而變換,真是太神奇了。千佛殿地面為青磚鋪地,有多處凹陷的淺坑,這是少林弟子練習腿上功夫時,長此以往,用腳跺出來的磚坑?!叭粢Ψ蛏睿F杵磨成針。”一點不假。
另外,還有方丈室和六祖堂,我們也是走馬觀花般匆匆而過。少林寺自北魏建寺(公元495年)至今已1525年的歷史,歷經(jīng)戰(zhàn)火的洗禮,見證了朝代的更替以及時代的變革。作為國家5A級景區(qū),吸引著大批游客前往,尤其是八十年代電影《少林寺》上映之后,少林寺及少林功夫不脛而走,家喻戶曉,蜚聲中外。下一個景點是塔林。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的山腳下,是少林寺僧人的墓地。據(jù)導游講,少林寺塔林是歷代主持或有成就、有貢獻的僧人的墓群。塔依朝代的不同,建筑風格也不同,其形態(tài)、大小、高低亦各不相同,為一到七層,七層規(guī)格最高,因為有“七級浮屠”之說,高度一般不超過15米,建筑級別的高低與他們生前的地位、威望的高低是正相關(guān)的。塔的排列無序,共有二百多座?,F(xiàn)在塔林作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四周已經(jīng)用柵欄圍起,禁止游人入內(nèi)。塔林歷經(jīng)風雨,屹立在那兒,觀后給人的感覺是滄桑、震撼、感慨。
我們下一個要去的景點是少室山的三皇棧道和書冊崖,因為屬于自然景觀,沒有人文的東西在里邊,無需講解,導游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與我們作別。
中岳嵩山是由少室山和太室山組成,分別轄36峰,共72峰,峰峰有名稱。我們打算坐纜車上山,往返票價120元,憑著我們的醫(yī)師資格證,只需買半票。
坐在纜車上,舉目遠眺,只見山巒起伏,層巒疊嶂,延綿無際。山上植被的葉子,被晚秋染成了淡黃和深紅,此時此刻,禁不住想起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中是怎么說來著,對,“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div style="height:15px;">
由于天氣晴好,氣溫適宜,當天又正好是周末,所以游人如織,絡(luò)繹不絕。更有一些背包客放著戶外音響,成群結(jié)隊、來來往往。人們拿著相機、手機,自顧不迭地拍照留念。書冊崖的崖壁陡峭、高聳,氣勢磅礴,直插云霄,其表面豎條形的紋理清晰,宛若整齊地碼成一排的圖書,故名“書冊崖”。恐怕,這也是嵩山獨一無二的身份信息,簡直就是現(xiàn)實版的條形碼。
人的一生,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是一粒砂礫,小到微不足道,短暫如一瞬間。珍惜我們每一天的匆匆過往,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能與我們并肩走一程,都是緣分。難怪,佛都感嘆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在一處相對平緩的山頂,一些戶外重裝的專業(yè)背包客,放下裝備,安營扎寨,支起爐灶,燒火做飯,裊裊炊煙,夾雜著縷縷清香,在山間環(huán)繞。好不愜意!看到那剛出鍋的美味佳肴,熱氣蒸騰,吊足了人們的胃口,令人垂涎。
在山腳的一隅,一些小商販,抓住商機,不失時機的擺起了攤位,什么河南燴面、烤香腸、黏玉米、烤地瓜之類,品種齊全,應有盡有,好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我看看時間,已經(jīng)過了正午,怪不得人們已經(jīng)開始就餐。
山路繞啊繞,最終繞到那依稀可見的懸空橋。遙望遠方,那懸空橋處的三皇廟還遠著呢。棧道的遠端,已經(jīng)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里。我問了一下與我們相向而行游客,沿著棧道走到盡頭還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我們商量著,再往前走,也是這般風景,而此時已經(jīng)是12:30,況且,全程走下來,體力也是個問題,何況我們買的又是往返的纜車票。
我們滿載而歸,收獲了滿足,收獲了愉悅,收獲了幸福。還有諸多的景點,如初祖庵,達摩洞,嵩山書院等等,就不去了。一次行程,不可能面面俱到,得到一部分,同時也失去一部分,正是因為這種不完美,才構(gòu)成了人生。我一直覺得,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都能領(lǐng)略到獨一無二的風景,給人一種久違的沖動。今天,徒步行程兩萬多步。坐上車,準備返程,打譜路過登封市時,去品味一下當?shù)氐男〕浴幽蠣Z面。人生,就是一次匆匆地過往,一路的風景,構(gòu)成生命中一個個閃亮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