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筌畫派是中國花鳥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形成于五代時期,創(chuàng)始人為五代畫家黃筌。黃筌是以富麗工巧的畫風(fēng)聞名畫壇,此風(fēng)格適應(yīng)了宮廷貴族的審美風(fēng)尚,在西蜀畫院就已居于統(tǒng)治地位。他及其子黃居寀所倡導(dǎo)的黃氏寫實主義花鳥畫風(fēng),成為北宋畫院藝術(shù)的主導(dǎo)風(fēng)格,形成了著名的院體,延續(xù)將近一百年,一直左右了崔白、吳元瑜之前的北宋宮廷花鳥畫,以致當(dāng)時的花鳥畫無不以“黃家體制為準(zhǔn)”。黃家畫派的花鳥題材,多是宮廷中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畫家長于寫生,造型準(zhǔn)確,所畫事物生動逼真。黃筌與南唐徐熙并號“黃徐”,成為五代、兩宋花鳥畫之兩大流派,為歷代花鳥畫宗師。
黃筌畫派的主要畫家有:(五代)黃筌,(宋代)黃居寀、黃居寶、孔嵩、夏侯延佑、王凝、僧惠崇、趙昌、趙佶、李迪、李安忠,(元代)王淵,(明代)呂紀(jì)、邊文進(jìn),(清代)鄒一桂、沈銓等。
黃筌:903年生,965年逝世,四川成都人。字要叔。五代時西蜀畫院的宮廷畫家。翰林待詔,并主持畫院。后來和他的兒子居寶、居寀,弟惟亮,轉(zhuǎn)入北宋畫院。他繪畫題材廣泛,以花鳥畫最著名,亦能畫人物、山水。他的花鳥題材,多是宮廷中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風(fēng)格富麗工巧。主要畫法是勾勒填色。他的畫細(xì)膩入微,形態(tài)逼真,色彩艷麗,富于裝飾性,與宮廷中豪華富麗的格調(diào)相吻合。據(jù)《夢溪筆談》說:“諸黃畫花,妙在賦色,用筆極精細(xì),幾不見墨跡,但以五彩布成,謂之寫生。”他的這種畫法,代表著畫院的風(fēng)格,在宋代影響極大。
黃居寀:(933-?) 五代、宋初畫家。字伯鸞,成都(今屬四川)人。黃筌第三子。幼傳家學(xué),善繪花竹禽鳥,精于鉤勒,形象逼真;兼擅奇石山景。仕后蜀為翰林待詔,多畫殿廷墻壁和宮闈屏幛。入宋,仍任翰林待詔,曾奉太宗命搜羅并鑒定名畫。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出使成都府。黃氏父子畫風(fēng)富麗,迎合宮廷需要,為宋初翰林圖畫院中取舍作品之標(biāo)準(zhǔn)。存世作品有《山鷓棘雀圖》。
竹石錦鳩
晚荷郭索圖
黃居寶:五代后蜀畫家。字辭玉,成都今屬四川人。筌次子,少穎悟,風(fēng)姿俊爽。畫松竹翎毛,得家傳之妙兼善書法,以八分知名。與父筌,弟居寀同為翰林待詔,累官至水部員外郎。其畫湖石,一變前輩線深墨淡嵌空之法,用干筆蹭擦,紋縱橫,砂石夾雜,棱角峭硬,如虬如虎,厥狀非一,頗見突破舊規(guī)。年未四十而卒,今無作品流傳。
孔嵩:[五代·后蜀]一名景,蜀(今四川)人。幼工花雀,長年時遇到刁處士入蜀,從師學(xué)其筆法。至晚年巾裹衣服,言論動止,俱斅刁公。在蜀公侯門四十余載,圖畫甚多。一枝一翎,人皆寶之。先是黃筌(七一二――七五六)于石牛廟畫龍一堵,黃居寀亦畫于諸葛廟。嵩乃呈技于廣福院之壁,蜿蜒怪狀,不與常同。逼視遠(yuǎn)觀,勢欲躩躣,于時異之。
王凝:(公元11世紀(jì))〔北宋〕江南人,生卒年不詳。畫院待詔,為熙寧(1068-1077)前畫院高手,工畫花竹、翎毛,《宣和畫譜》稱:“下筆有法,頗得生意。又工為鸚鵡及獅、貓等,非山林草野之所能,不唯責(zé)形象之似,亦兼取其富貴態(tài)度,自是一格,茍不能焉,終不到也?!敝匾晫懮^察入微,用筆工整,設(shè)色絢麗,神態(tài)逼肖,形神兼?zhèn)?,筆力精勁,具有宋代院體畫特點,作品流傳甚少?!缎彤嬜V》著錄御府藏其《繡墩獅貓圖》一幅。
描繪一只母雞攜群雛作啄飼狀之情景,以形寫神,構(gòu)思巧妙,藏露倚側(cè),曲盡其妙,筆墨簡練,韻格清新,耐人尋味。畫面鈐有元代顧德輝“金粟道人”、明代“侯樊功印”、清代“宣統(tǒng)御覽之寶”和“錫山談氏珍藏”等收藏印5枚。此圖原為清宮舊藏,是故宮《集古圖集》冊頁之一幀,《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惠崇: 北宋畫家,詩人,僧人。生卒年不詳,約活躍于北宋初。建陽(今福建建陽)人,一說淮南人。擅畫鵝、雁、鷺,尤長于小景,作品多畫寒汀遠(yuǎn)渚、水鳥飛集,將山水與花鳥相融合,形成詩意盎然的小景山水。蘇軾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遍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詩句詠惠崇山水畫的特點。有《溪山春曉》等傳世?;莩缫喙ぴ?,宗賈島、姚合,精五律,多寫自然小景與生活瑣事,其詩收入《九僧詩集》。
趙昌:生卒未詳,北宋畫家。字昌之,廣漢(今屬四川)人,善畫花果,多作折枝花,極有生意,設(shè)色尤造其妙,聞名一時,兼工草蟲,雖不如其花果之勝,但是其晚年自娛之作。他不輕易將畫給人,所以留傳市面的作品甚少,也就極為珍貴?;ü麕煼v,重視寫生,經(jīng)常觀察花木神態(tài),調(diào)彩描繪,自號“寫生趙昌”。其作品有《夾竹桃鴿圖》、《春花圖》、《桃花雙鳩圖》、《錦棠月季圖》、《青梅含桃圖》、《牡丹戲貓圖》、《石榴芍藥圖》、《寫生芙蓉圖》、《海棠鵓鴿圖》、《山茶花兔圖》、《早梅錦雞圖》、《寫生折枝花圖》等,并有《四喜圖》、《粉花圖》、《蛺蝶圖》傳世。
秋花夾蝶圖
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時無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于都城紹興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東南35里處)。他自創(chuàng)一種書法字體被后人稱之為"瘦金體",他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shù)天才與全才。被后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編寫《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說如果當(dāng)初章惇的意見被采納,北宋也許是另一種結(jié)局。并還說如"宋不立徽宗,金雖強(qiáng),何釁以伐宋哉"。
李迪,宋朝畫家,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生卒年不詳。北宋宣和時為畫院成忠郎,南宋紹興時復(fù)職為畫院副使,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供職畫院(1162年-1224年),活躍于宮廷畫院幾十年。工花鳥竹石、鷹鶻犬貓、耕牛山雞,長于寫生,間作山水小景。構(gòu)思精妙,功力深湛,雄偉處動人心魄。
李安忠,(公元12世紀(jì))南宋錢塘人,宋徽宗宣和(1119-1125)時為畫院祗候,歷官成忠郎。南渡后紹興(1131-1162)間復(fù)職畫院,賜金帶。工畫花鳥、走獸,亦間作山水。畫跡有《牧羊圖》,著錄于《書畫記》。
王淵:(公元13世紀(jì)-14世紀(jì)中葉),字若水,號軒、虎林逸士,錢塘(今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工于花鳥、人物、山水。天歷年間(1328-1330)曾與唐棣在南京龍翔寺曾畫過壁畫,尤精于花鳥,堪稱元代畫花式鳥巨擘。王若水筆下的花鳥畫,先是工筆重彩,專求黃荃風(fēng)格畫法,中年多是精工艷麗筆觸,但流傳作品極為少見。多是以水墨花鳥竹石為多,墨色渲染,濃淡有致,以無彩勝于有彩,并于秀麗之中見得渾樸,勾勒與渲染這二種畫法,各盡其妙,寫實與寫意都有天機(jī)溢發(fā)之感。他被譽(yù)為“元代的黃荃”,是“元代絕藝花鳥畫家”。
王淵的傳世作品主要是立軸,畫于至正三年(1343)的《花竹禽鳥圖軸》(現(xiàn)藏在山西省博物館)、至正四年的《竹石集禽圖軸》(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桃竹錦雞圖軸》(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以及《秋山行旅圖軸》等四軸現(xiàn)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手卷以《牡丹圖卷》為佳,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呂紀(jì)(1477~?)中國明代畫家。字廷振,號樂愚。鄞(今浙江寧波)人。以畫被召入宮,值仁智殿,授錦衣衛(wèi)指揮使。擅花鳥、人物、山水,以花鳥著稱于世。其花鳥初師邊景昭,又學(xué)林良,并廣泛師法唐宋諸家,所作有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兩種畫法,前者描繪精工,色彩富麗,法度謹(jǐn)嚴(yán);后者粗筆揮灑,隨意點染,簡練奔放,富有氣勢和動感。其山水宗法馬遠(yuǎn)、夏圭,以大斧劈皴畫山石,蒼勁有力。人物亦法南宋院體,衣紋線條簡練頓挫。他主要是以工整精麗的院體傳統(tǒng)作畫,造型準(zhǔn)確,設(shè)色鮮艷。但也能畫活潑生動兼工帶寫的花鳥畫。他的畫生動,筆墨清新,是當(dāng)時與邊景昭、林良齊名的花鳥名家。
邊文進(jìn):邊景昭,字文進(jìn),明代宮廷花鳥畫家。福建延平府沙縣(今福建沙縣)人,祖籍隴西(今屬甘肅)人,生卒年不詳。永樂年間(1403-1442)任武英殿待詔,至宣德時(1426-1435)仍供奉內(nèi)廷。后為翰林待詔,常陪宣宗朱瞻基作畫。他為人曠達(dá)灑落,且博學(xué)能詩。他繼承南宋“院體”工筆重彩的傳統(tǒng),其作品工整清麗,筆法細(xì)謹(jǐn),賦色濃艷,高雅富貴。有“花之妖笑,鳥之飛鳴,葉之蘊(yùn)藉,不但勾勒有筆,其用筆墨無不合宜”之說。邊景昭的墨線氣力十足,變化豐富,精謹(jǐn)細(xì)微,柔韌相宜。
四喜圖(局部)
中國清代畫家。字原褒,號小山,晚號二知老人。江蘇無錫人。曾任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禮部給事中、太常寺少卿、禮部侍郎、內(nèi)閣學(xué)士。
沈銓: 字衡之,號南蘋,浙江德清縣新市鎮(zhèn)人。工寫花卉翎毛,設(shè)色妍麗,畫人物得不傳之秘。嘗寫花蕊夫人宮詞為圖,殊極巧妙。日本國王見其百馬圖大悅,雍正七年(一七二九)聘往三年,歸得金帛散給友朋,橐仍蕭然。黃行健有詩紀(jì)其事。卒年八十余?!秶矍澹莩嬜R、畫友錄、清畫家詩史、清朝書畫家筆錄》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