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字是有損表達,交流是損出損入的過程,雖然能溝通,但要合還是需要借助事物作為參照,才能趨向相近的一致。單憑語言文字交流,損之又損,不可能達到密合的狀態(tài),如果有也是語言文字構(gòu)建的假象,屬于語言文字描述出來的非真實狀態(tài)。不要執(zhí)迷于這種幻象。
所以禪宗思想里講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為什么呢?因為語言文字不可靠呀,在禪宗機鋒里,都是不接而接,或者以行呼應(yīng),這就產(chǎn)生了呵佛罵祖,當頭棒喝的行為。語言文字在他們的眼中只是“舟”和“指”,隨時可棄可忘。執(zhí)著于語言文字,是犯了“文字障”的大忌,所謂的死于句下了。
*新課標的很多專家其實是在用“量來湊”來掩蓋他們自身研究的“質(zhì)不夠”罷了。一要求他們不要隨意擴大教育教學的范圍,他們就會露出馬腳了。
*現(xiàn)在談的各種素養(yǎng),其實只要把“素養(yǎng)”換一個詞,就非常明了了。換成哪個詞呢?就是葉老所提的“習慣”。因為素養(yǎng)是要在一段時間內(nèi)形成并能夠外化出來的,這其實就是一個習慣問題。但是要是換成了“習慣”很多亂七八糟的概念就無法進行演繹了,比如說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變成了語文學科核心習慣,就明顯的不對路了,因為作為知識的學科,沒有出現(xiàn)習慣的可能性,但換成素養(yǎng),就大不一樣了——陌生化是一塊很好的擋箭牌。有的專家,不但對語文學科上已有的學說不了解,而且對語文學科本身都有著不準確的認識,讓這些假行家主持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無疑是一場災(zāi)難。
*語文課教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是寫進了《憲法》的,凡是說“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的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根本不了解語文課是怎么一回事的,這種就是瞎說;第二種是知道母語和通用語這些概念的,卻不知道遵守規(guī)范的,這種屬于一知半解,不知道具體概念的界限的;第三種就是別有用心,用母語而不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試圖去國家化的。
*出于不同的社會背景,西方的教育傾向于讓學生分組學習,為什么呢?因為他們過的是一種個體化生活,缺少的是群體協(xié)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是為了達到通過教育過程使學生社會化的目的。我們則不一樣,我們的學生本身就是以班級和小組組織起來的,所以我們并不需要模仿西方式的小組學習樣式,因為我們已經(jīng)通過組織方式完成了社會化的任務(wù)。也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方式反而更容易讓學生關(guān)注于自身的知識與能力的提高。
*語文,是課程范圍中的一門學科。把語文學科說成“語文課程”本身就是不重視這門學科的表現(xiàn)。課程是各門學科的總和?!罢Z文課程”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它是“課程”了之后“學科”的屬性就消失了。怎么說呢,也只有在對語文學科不清楚,對課程理論不了解的情況下,才能出現(xiàn)“語文課程”這種怪誕的說法。但是,這種說法,對一些人來說卻是可以有著無數(shù)置喙空間的,要是說成語文學科,這些人就插不上話了。
*因為“語文課程”這個概念是似是而非的,所以圍繞著這個概念而誕生的一切內(nèi)容,都是模糊的,而不是明晰的。以這個概念作為教育改革的起點,對參與者來說,其實每個人都只能相信別人可能會知道,自己跟著做就行——這其實就是《皇帝的新裝》里皇帝和那些大臣的想法。環(huán)境如此,自然涌現(xiàn)出不少“聰明的裁縫”。
*“整本書閱讀”
不證自明,名正言順,順理成章,積非成是。
就像流毒無窮的“導(dǎo)學案”和“高效課堂”一樣。
*我現(xiàn)在一看含有“真正” “本質(zhì)”字樣的標題就看不下去,什么是真正?咋樣是本質(zhì)?用這個兩個詞的人,大都是為了彰顯自己的說法的分量而已。但事實是這兩個詞只是話語構(gòu)建出來的虛妄牢籠罷了,根本無法在現(xiàn)實中呈現(xiàn)。
*課標瞎搞。沒有一個人能達標的課標,要來何用?只能是用來禍害學生、教師和中國教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