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唐宣宗李忱是否才是造成唐朝覆滅的首要責任人?

 

           文   和運超

 

      唐宣宗李忱繼位以后,為鞏固地位,籠絡人心,對李德裕進行惡意報復,任性反對,改變會昌年間一系列精簡人事的策略。

大中元年(847)下半年,吏部上報會昌四年所減州縣官內(nèi)復增三百八十三員。文學之士馬植過去不為李德裕所重,宣宗用為刑部侍郎,充鹽鐵轉(zhuǎn)運使;崔元式、韋琮等新進官員也多是李德裕在位時看不上的人。


      影視劇中唐宣宗的形象

像魏謨出任重臣(為魏征五世孫,大中后期出任西川節(jié)度使),早年與楊汝士、李宗閔、牛僧孺等關系密切,宣宗順理成章地啟用。魏謨也像祖先魏征一樣喜歡諫言,李忱常嘆:魏謨有祖輩(魏徵)的風范,朕心極重他。”  

      當然唐宣宗作為晚唐時期還過得去的皇帝,并非一味寬柔,實際也有嚴苛一面,清代王夫之就評價他喜申韓之術。對大臣拉幫結(jié)派就特別敏感,嚴厲整肅,像他就是用牛派打倒了李派,希望就此消滅大臣中的派別,可是談何容易。

      大中初期的宰相馬植,因為內(nèi)侍送了一條腰帶被宣宗看到,犯了結(jié)交內(nèi)侍的忌諱,直接罷相。善于理財?shù)氖掄?,已?jīng)準備當宰相,詔書已送到學士院門口。樞密使多問了一句:要不要繼續(xù)讓蕭鄴判度支?宣宗就懷疑蕭鄴和樞密方面早有勾連,居然追回圣旨,讓蕭鄴到手的宰相沒了。

     另外,唐宣宗還大力打壓會昌時有積極表現(xiàn)的大臣。如西川節(jié)度使李回遷湖南觀察使,桂管觀察使鄭亞貶循州刺史,兩人都是李德裕的得力助手。尤其李德裕提攜重用的名將石雄請求一鎮(zhèn)終老,宣宗堅決不許,導致石雄怏怏而終。

當時有一個名叫丁柔立的官員,武宗時為李德裕所抑,但在李德裕被貶死后,卻站出來為其鳴冤,宣宗竟以阿附罪名貶為南陽尉。

      舊史渲染唐太宗積極納諫已經(jīng)頗為夸張,到唐宣宗處處標榜視太宗為偶像榜樣,營造“小太宗”名號也自然突出他善于納諫,其實很值得懷疑,李忱和唐太宗晚年一樣有積極作秀的成分。

比如唐宣宗想去華清宮休閑度假,遭到諫官們集體反對,理由是怕他步唐玄宗的后塵,唐宣宗便順利取消行程,贏得官員一片贊聲。如此刻意用一些言行引起大臣的注意,然后表現(xiàn)出他善于接受批評的樣子。

   當然,并非李忱隨時隨地都喜歡當宮廷劇演員,并非完全虛情假意,如果大臣們提出異議有正確的,他很多時候的確接受改正,連發(fā)出去的詔命也可以改正。只不過史書的形容比較過,像唐宣宗對大臣遞來的奏疏,往往會先洗手焚香,然后才認真閱讀,難免就有打粉作秀的嫌疑。

唐宣宗作為晚唐比較出眾的皇帝,實際還是固執(zhí)意見的時候多,好比他不喜歡大臣談論立太子的事情。像他宣稱非常滿意的魏謨,多次鄭重向宣宗強調(diào)這個事情,從來沒有下文。

像宰相裴休也提醒宣宗(裴休在漕運、茶稅收方面做出不少業(yè)績,不過瑕疵是和唐宣宗一樣崇佛),宣宗說“若建太子,則朕遂為閑人。”這話一出,裴休知道在宣宗跟前已經(jīng)到頭,準備稱病求退休。但唐宣宗不許,免除相位,派到地方任刺史、觀察使繼續(xù)輾轉(zhuǎn)忙碌。唐懿宗繼位以后才回到京師,過了幾年以七十四歲病故,追贈太尉。胡三省注通鑒時就對裴休的遭遇評曰:“孰謂宣宗明察,吾不信也!”

      唐宣宗除了大力從牛派大臣收為己用外,把開科取士看作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這方面也是會昌年間對科舉整治的一種調(diào)整。過去皇帝是天子,能坐到天下第一的寶座自然是人上之人。因為李忱在宗室里出身寒微,飽受冷眼,他卻有些與眾不同,想方設法希望證明自己能坐到龍椅是既有德更有才,甚至為自己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凸顯才學水平感到耿耿于懷。

  《舊唐書》記載:“帝雅好儒士,留心貢舉。有時微行人間,采聽輿論,以觀選士之得失?!蔽宕鷷r孫光憲的《北夢瑣言》記載,唐宣宗有一天遇到任陜州廉使、頗有詩名的盧沆,向他索取詩卷,“袖之乘驢而去”。第二天對大臣說起盧沆,“令主司擢第”。

     《唐語林》還記載:宣宗愛羨進士,每對朝臣,問'登第否?有以科名對者,必有喜,便問所賦詩賦題,并主司姓名?;蛴腥宋飪?yōu)而不中第者,必嘆息久之。在朝堂上會見群臣的時候,喜歡進士及第的唐宣宗經(jīng)常會問詢官員是否考中進士。如果是,還要詢問進士的詩文詞賦等等,然后歡喜贊賞一番;如果否,就嘆息半天為之惋惜,這在歷代皇帝中可謂僅此一家。

      正如唐宣宗是大詩人白居易的著名粉絲,對科舉人才一般都很欣賞,所以,他自然而然就傾向任用文學人才,這也與李德裕用人看重吏治才干完全相反。從唐代到宋代,伴隨科舉繁榮的一大隱患就是,歷來都推崇文章辭賦杰出的進士科。但是制度選拔的初衷卻需要將人才放在各個實際的工作崗位,朝廷那么多部門機構(gòu)運作,更需要有吏治才干的人。盡管能夠?qū)烧呒婢牟⒉皇菦]有,但通觀下來,畢竟不能說普遍都有。尤其重要如宰相、尚書這種,越需要懂得吏治,純粹文學杰出的人往往做不好這些職務,這一矛盾本身也是牛李兩派矛盾的主要癥結(jié)。

     唐宣宗處處想以太宗“二世”為目標,命人把《貞觀政要》書寫在屏風上,時常站在前面煞有介事地回味。他還命翰林學士令狐絢每天朗讀太宗所撰的《金鏡》,每每和令狐絢討論說:若欲天下太平,當以此言為首要。 之后,還命宰相編了五卷《具員御覽》放在案頭時時翻閱。


  有關河西歸義軍的研究著作

   唐宣宗時期,西北的部族勢力已從回鶻變成了黨項?;佞X在會昌年間基本瓦解,盡管有大部分回鶻到達河西地區(qū),一時不夠穩(wěn)定。湊巧同時,吐蕃內(nèi)部也出現(xiàn)問題,力量急劇衰弱。在這天賜良機之時,西面敦煌地區(qū)以張議潮、張議潭兄弟率眾驅(qū)趕吐蕃,向唐朝遣使表達歸附,李忱表示欣賞和冊封,成為著名的歸義軍節(jié)度使。

       張議潮、張議潭兄弟出身敦煌沙州的豪族。張氏在西北地區(qū)的淵源很深,早在魏晉時期,涼州就有張氏家族建立了前涼。稍后中原南北朝階段,敦煌張氏張孟明在西域建立張氏高昌,時間非常短,但一般認為是當?shù)厝藫泶髌錇橥?,表明敦煌張氏在高昌、鄯善、哈密一帶很有聲望。最能說明問題的是,盡管張氏高昌很快過渡,之后隋唐之際著名的麴氏高昌,麴氏實際也來自河西榆中(今屬于甘肅蘭州市)。麴氏高昌仍有著名的敦煌張氏作為輔佐公卿,這就是張雄一家,張雄出任高昌左衛(wèi)大將軍,后來成為勸說麴文泰投降唐軍的重要人物。

張議潮、張議潭兄弟就是敦煌張氏在晚唐時期的重要代表。他們成長在吐蕃勢力在河西鼎盛的階段,作為漢人豪強大姓后人,據(jù)說張議潮對唐朝失去西域及河西非常無奈,曾經(jīng)抄寫過《封常清謝死表聞》,表達對英勇邊將的崇敬之情。終于會昌年間,吐蕃災荒連年,人饑疫,死者相枕藉(貌似和回鶻遭遇災害是同病相憐)。

      大中元年(847),河東節(jié)度使王宰率代北諸軍于鹽州(今陜西定邊縣一帶)大敗吐蕃洛門川討擊使論恐熱(即尚恐熱)。次年,鳳翔節(jié)度使崔珙收復原州(寧夏固原)、威州(寧夏中衛(wèi)縣)、扶州(甘肅文縣西)及石門、驛藏、木峽、特勝、六盤、石峽、蕭關等七關。期間,論恐熱還曾率五千騎兵到瓜州劫掠河西鄯、廓等地。、

     張議潮為響應唐軍,于大中二年(848)率眾在沙州起兵驅(qū)逐吐蕃守軍。吐蕃軍敗退后,想從周邊調(diào)集兵力包圍沙州。張議潮率兵馬出戰(zhàn),再次擊潰吐蕃,終于在沙州一帶站穩(wěn)腳跟。

沙州光復后,張議潮就派使者赴京師告捷。當時涼州等地仍在吐蕃手中,張議潮派出了幾隊使者,只有高僧悟真所率的一支繞過大漠到達天德軍(今內(nèi)蒙古烏拉特前旗)。至大中四年(850)正月才通過天德軍防御使李丕奏聞,前往長安。

唐宣宗大力褒獎張議潮等人功勛,下詔稱贊: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長角。竇融河西之故事,見于盛時;李陵教射之奇兵,無非義旅?!边秊樯持莘烙?。

      張議潮自稱兵部尚書,以沙州為據(jù)點,先后收復瓜(治今甘肅安西東南)、伊(治今新疆哈密)、西(治今新疆吐魯番東南)、甘(治今甘肅張掖)、肅(治今甘肅酒泉)、蘭(治今甘肅蘭州)、鄯(治今青海樂都)、河(治今甘肅和政西北)、岷(治今甘肅岷縣)、廓(治今青海貴德東)等大片邊塞地區(qū)。

大中五年(851)八月,張議潮第二次向長安派出使團,以兄長張議潭和李明達、李明振,押衙吳安正等二十九人,獻上瓜、沙等十一州圖籍。唐朝留下張議潭居于長安,似乎有作為人質(zhì)的嫌疑,也有觀點認為是張議潮故意支開兄長,避免在河西干擾掣肘。不論如何,除涼州剩下一些吐蕃軍以外,河西地區(qū)基本復歸唐朝。

      為了收復涼州,張議潮積極準備。涼州位居河西中段,阻隔東西交通。到大中十二年(858)八月,張議潮命侄兒張淮深率蕃、漢兵七千多人東征。經(jīng)過三年血戰(zhàn),在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克復涼州,表奏朝廷。至此,被吐蕃控制百余年的河湟故地全部收復,名義上全歸屬唐朝之下。實際一切全由張氏家族子弟及其擁戴者所控制,而且是世襲,歸義軍從性質(zhì)上是很典型的晚唐地方藩鎮(zhèn)。

河西的收復對唐朝自然有正面的意義,不過對唐宣宗個人的成就而言,又幾乎沒有什么關系。反而唐宣宗對當時地方局勢,大體采取包容和籠絡態(tài)勢,并沒有多少積極振作的雄心,和唐武宗、李德裕相比完全不同。所以,后人不少研究者對晚唐局面的敗壞,有一種觀點就直接追溯到唐宣宗。

     歸義軍的出現(xiàn)有客觀和特殊的局限性,卻也有對唐宣宗的批評在內(nèi)。史稱宣(宗)、懿(宗)德微,不暇疆理,惟名存有司而已。因為張議潮身兼節(jié)度、管內(nèi)觀察、營田支度等使,掌握河西軍事、行政、財經(jīng)一系列職權,簡直是西面之王。

當然從保衛(wèi)邊塞來說,需要一系列職權加強守備,同時統(tǒng)籌各地恢復生產(chǎn),以穩(wěn)定河西局勢。河隴地區(qū)本就有許多部族,東面的黨項、北面的回鶻、西南的吐渾部等過去都臣服吐蕃。所以,以張氏家族為首領的歸義軍坐鎮(zhèn),必須考慮實際形勢的復雜,史稱仍朝朝秣馬,日日練兵,以備兇頑,不曾暫暇。

     對轄區(qū)內(nèi)各族,歸義軍采取區(qū)別對待,已漢化者編入鄉(xiāng)里與漢人雜居。像大中四年(850)收復伊州,因沙州冊戶居之,羌龍雜處約一千三百人。吐蕃化較深者繼承吐蕃制度,用部落形式進行管理,同時吸收頭面人物加以籠絡。另外,敦煌河西地區(qū)重視僧侶,像第一次去長安成功的使者就是高僧悟真,在長安廣泛結(jié)交僧俗,還談詩論文,留下很高的聲望。

      到唐懿宗咸通八年(867)二月,張議潮在長安為人質(zhì)的兄長張義潭去世,已經(jīng)六十九歲的張議潮離開沙州前往長安接替,授為右神武統(tǒng)軍(一說左神武統(tǒng)軍),賜給田地,于宣陽坊賜宅,加官司徒,遙領河西節(jié)度使。在敦煌當?shù)匾詮埩x潭之子張淮深擔任歸義軍留后,實際算是接班。過了五年(872),張議潮在長安過世,年七十四歲,獲贈太保。

盡管唐朝收復河西是一種象征意義,但張議潮、張議潭兄弟在事實上確實有巨大貢獻,且歸心唐朝也不是完全的虛假做作,當?shù)匕傩找恢狈Q頌他們的功績,今天在敦煌156號石窟南壁仍然可以見到著名的《張議潮統(tǒng)軍出行圖》。

     由于西北在武宗到宣宗期間的顯著變化,河套地區(qū)黨項羌趁機拓展成為新的威脅,而唐朝在北部邊疆則倚重另一新生部族力量沙陀部。

沙陀族原本也來自西北塞外,流傳的淵源說法很多,新舊《唐書》都指來自突厥別部。別部一詞今天是指和突厥淵源很深的分支部族,沙陀屬于鐵勒族一系的薛延陀部,薛延陀在太宗貞觀年間稱雄一時,協(xié)助唐軍打敗了突厥。但后來又被唐軍和回紇聯(lián)軍消滅,成為唐軍為了得到西域“過河拆橋”的一個典范。他們的殘余部族本來散居在沙漠綠洲中,以至于被稱為沙陀,后來慢慢東遷到河東地區(qū)。

     安史過后,河朔一帶長期動蕩。沙陀部本來弱小,卻在各種機遇中又慢慢發(fā)展壯大,一直擁戴唐朝,也跟從唐軍到處征戰(zhàn)。像憲宗元和五年對付成德鎮(zhèn)王承宗,元和九年討伐淮西吳元濟,穆宗長慶四年收服王廷湊,全都有河東沙陀部的與,功績得到唐朝認可。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柳公綽鎮(zhèn)守河東,正式建議把沙陀部編入邊塞官軍,成為唐軍后期最重要的一支蕃兵。

      沙陀的首領最初是朱邪執(zhí)宜和朱邪赤心兩代,基本打下了聲望。到武宗會昌三年,再次成為唐軍掃蕩回鶻的主力。從唐憲宗到唐武宗這幾十年間,沙陀軍活動范圍畢竟還是在河朔一帶的藩鎮(zhèn)地區(qū)??蓮奶菩谛铝⒌拇笾性辏?/span>847)起,沙陀部參與守護鹽州,追隨唐軍大破吐蕃論恐熱和回鶻黨項聯(lián)軍,他們就開始從河東到河西,漸漸超出本來的駐守轄區(qū),成為護衛(wèi)整個唐朝北方疆界的主要力量。雖然后來黨項歸服后也算西北蕃兵,并慢慢占據(jù)了一些地盤,但畢竟黨項更偏遠,而且態(tài)度要比沙陀顯得詭譎。

     正因為很多人忽略沙陀軍從中唐憲宗到武宗、宣宗階段的發(fā)展過程,以至于唐末五代好像忽然冒出一堆沙陀人物,自然感覺很突兀。所以看到后唐李存勖荒唐、后晉石敬瑭無恥、后漢劉知遠無能,就會認為這些沙陀人只是在五代十國曇花一現(xiàn),實際完全忽視了沙陀軍在唐朝后期的歷史,包括為什么沙陀部族會成為唐末五代重要角色的背景。


新唐書

     之所以武宗、宣宗時期另外出現(xiàn)黨項羌的新麻煩。由于吐蕃伴隨唐代始終,從貞觀年間到貞元的一百多年基本都很強勢,唐玄宗開元年間特別安置在河西與河套地區(qū)的黨項和吐谷渾部落有不少都往東面遷徙。有一些吐谷渾部落后來就留在河東與沙陀并存,到五代時期的河東地區(qū),盡管沙陀強大到稱王稱帝,但依然還有不小的吐谷渾勢力。而在原來的河西河套,隨著回鶻與吐蕃都在唐文宗年間驟然衰落,久經(jīng)壓抑的黨項羌部族迅速拓展,這就是會昌五年底攻打邠寧鹽三州。

       當時李德裕主張招撫,認為黨項還沒有嚴重到出動大軍討伐的地步,畢竟征戰(zhàn)耗費大量人力財力。但唐武宗李炎認為黨項不羈,還是要征討,開始籌備出征物資,結(jié)果會昌六年三月武宗忽然崩逝,最終落實下來就是大中元年守護鹽州一役,由于唐軍取得勝利,黨項的勢力暫時有所收縮。

       等到大中四年(851),黨項羌再次攻邠寧地區(qū),向東還拓展到丹州(當?shù)貙儆邙P翔地區(qū),原本就有不少遷入內(nèi)陸的黨項部落,所以黨項攻到這里就是想收聚族人壯大實力),這是唐朝無法容忍的,所以就有白敏中以宰相身份掛帥,以蔣伸為招討副使、孫景商為行軍司馬,丹州防御使楊乾光一起聯(lián)合的行動。

蔣伸在這一次出征中發(fā)揮關鍵作用,比較靈活運用邊打邊招策略,最終唐軍順利籠絡黨項,使白敏中身價倍增。蔣伸為大中元年進士,因此次協(xié)助白敏中的功績升戶部侍郎,兵部侍郎,后來懿宗在位還提拔為河中節(jié)度使,升宰相。

      在主要戰(zhàn)事外,黨項為鞏固地盤還滋擾夏州、延州、營州(遼東地區(qū),即早年安史所在,該地歷來就安置部族居民)。到宣宗后期對黨項羌初步招撫穩(wěn)定,唐代黨項也基本占據(jù)一個比較穩(wěn)固的轄區(qū),以夏州、綏州、銀州等為基礎(本來屬于振武軍和朔方軍的轄區(qū)),后來專門有了定難軍。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稱呼,與過去藩鎮(zhèn)軍如振武、昭義,哪怕歸義這種都明顯不同,唐代黨項軍同樣參加協(xié)助官軍討伐黃巢,為表彰其平定危難的巨大功勛方有定難軍的名號。

      唯有通觀邊疆和地方事務,對于宣宗時期的大中朝局才能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概括,雖然確實表面上維系著元和、會昌以來的中興局面,但確實已經(jīng)醞釀著新的不小的危機。比如宣宗李忱才剛一死,當年的年底浙東裘甫就點燃了反抗的導火索。

      因為這十多年來,唐宣宗通過自己認為的努力振作,真的就陶醉在一心效法太宗的求治局面中,對冊立的太子,他根本不聽取大臣的意見。像他最初面子上裝出十分鄙視武宗李炎沉迷丹藥追求長生,最終他的內(nèi)心同樣很感興趣,還把當年害死武宗的方士軒轅集請回宮廷。

       不過,軒轅集的具體事跡多不可信。

據(jù)說他是中原河南人,這是以祖籍論,多數(shù)認為他實際生于關中。年歲不詳,姓名也許不一定靠譜。軒轅是傳說中黃帝的名號,黃帝姓公孫,因生活在軒轅丘,而名軒轅,軒轅作為姓氏流傳是有的,今天依然都有復姓軒轅的存在。不過軒轅集究竟是真材實料,還是故意用黃老道家祖師爺?shù)拿枮樽约貉b點門面,實在很難分辨。

因為目前史料記載,據(jù)說軒轅集已經(jīng)很老,可看起來還非常年輕,顯然烘托他養(yǎng)生修道很厲害。他還懂得分身術和一些幻術,比如一小壺酒,始終喝不完倒不盡。比如善于治病,只要他用手略加按摩,念叨幾句咒語,患者基本就能好轉(zhuǎn)。

      本來宣宗李忱繼位不久將軒轅集流放嶺南羅浮山,該地是源遠流長的道家名勝。從東晉葛洪隱居修道開始,就成為南方道教一個中心,南方茅山派的發(fā)源地。等到大中十一年(857),宣宗又召還軒轅集入宮求教長生術。顯然,唐宣宗也像太宗、憲宗、武宗一樣墮入迷途。

軒轅集已經(jīng)死里逃生一回,當然比較懼怕宣宗舊事重提,追根究底,多數(shù)時候只和他說一些保健養(yǎng)生的道理,如靜心養(yǎng)性,減少女色等。宣宗對這些膚淺玩意當然不滿意,為了試探軒轅集的本領,讓他猜東西,居然全都猜中。最后詢問他能在位多久,軒轅集非常聰明回答四十年,在唐朝來說只比玄宗少,比太宗還久,宣宗這次非常滿意,謙虛地說:怎么能奢望四十年呢。實際宣宗只在位十四年,軒轅集可能是隱瞞了實情。

但是,軒轅集最終下落不明,史書也沒有記載,可能是提前離開了長安(按史書說法,軒轅集煉出的丹藥是交給了宮廷太醫(yī)李元伯等人),也可能宣宗最后明白無法逃脫大限,認識到是自己的失誤,沒有決定再追究軒轅集。

     今天我們要是完全認為軒轅集就屬于坑蒙拐騙,可能又太過低估古人的能耐。當時許多人都稱頌軒轅集確實身懷絕技,像著名詩人皮日休有《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還有當時著名道士呂洞賓也有拜會求教軒轅集的詩文,時間就是軒轅集入長安的大中十一年(857),見于《呂純陽祖師傳》。只不過今天人們普遍對這些有點玄幻色彩的史料會認為可信度不高,自然就得出軒轅集就是一個忽悠皇帝的騙子。

     盡管唐宣宗對軒轅集表面沒有像之前武宗那樣倚重,事實上唐宣宗也一直在服用丹藥。大中后期的宣宗倚重的骨干大臣,最終移交給太子的是令狐绹之輩。之前白敏中的爭議已經(jīng)很大,白敏中多少還有一些治理地方的本事,而令狐绹則是真正的庸人,既不能與其父令狐楚相比,也不能起到任何維系宣宗朝局的作用。


扶立唐宣宗登位的馬元贄

      宣宗在位后期地方常發(fā)生水旱災害。到大中十二年(858),因地方所任將帥管理不當,相繼發(fā)生動蕩不安:宣州都將康全泰驅(qū)逐其觀察使鄭薰、湖南都將石再順驅(qū)逐其觀察使韓琮、廣州都將王令寰驅(qū)逐其節(jié)度使楊發(fā)、江西都將毛鶴驅(qū)逐其觀察使鄭憲。宣宗分命崔鉉兼領宣、池、歙三州觀察使、溫璋任宣州刺史、蔡襲任湖南觀察使、李承勛任廣州節(jié)度使、韋宙任江西觀察使,平定各州。

      到大中十三年(859)五月,李忱食用太醫(yī)李元伯所獻仙丹有中毒反應,病渴且中燥,一連一個多月都不能上朝。當年八月,李忱就因丹藥毒性發(fā)作而亡,享年五十歲。

      唐宣宗臨終前對后事的安排十分糟糕。他托孤自己的三子夔王李滋給兩個樞密使王歸長,馬公儒,外加宣徽使王居方,幾乎全是最接近中樞的幾個宦官。表面情形很樂觀,當時掌握神策軍的右軍中尉都聽命宣宗,唯有左軍中尉王宗實不太聽話。

      當宣宗駕崩后,王歸長他們合計偽造一道圣旨,打算派遣王宗實為淮南監(jiān)軍,輕松調(diào)離京師。原本王宗實并沒有懷疑,準備好行囊就要出發(fā)。但有個手下起了疑心:皇帝已經(jīng)病了一個月了,中尉只是隔門問安,現(xiàn)在這么大的調(diào)動,不如親自去見見皇帝再出京。可以看出,當時宣宗對宦官的壓制確實也算有效的,基本上頒布的詔令都會順利執(zhí)行。

結(jié)果王宗實趕到宮內(nèi)打算覲見,發(fā)現(xiàn)所有人已經(jīng)開始嚎啕大哭,宣宗已經(jīng)駕崩。王宗實忽然發(fā)覺上當,斥責王歸長等人偽造圣旨,這一匆忙慌亂中當眾對質(zhì),的確王宗實所指屬實,形勢陡然逆轉(zhuǎn)。反而王宗實順利上位擁立唐懿宗李漼繼位,王歸長、馬公儒和王居方聯(lián)合偽造圣旨,犯下的是大逆之罪,自然被殺。

       眾所周知,接班的這位唐懿宗根本是一個紈绔子弟,宣宗李忱努力維系了十多年的大唐社稷就此開始崩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8唐宣宗李忱(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憲宗李純第十三子,穆宗李恒異母弟,846—859年在位,河隴歸地,大中之治,終年50歲)
李忱簡介
【原創(chuàng)·第二稿】中國歷代帝王小傳之三六三·唐宣宗李忱(馬懷超)
唐宣宗李忱
唐宣宗李忱——從“智障”皇叔到僅次于唐太宗的中興明君
有“小太宗”之譽的晚唐杰出皇帝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