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應(yīng)致力于完整地表意,表意不夠,詩就沒必要寫。常常讀到古樂府詩寫得好的,都有不盡的深意在心里,寫下來就是文章,千年不朽壞。后世白白地用當(dāng)時流行的筆調(diào),描摹古代詩詞表面的和細(xì)枝末節(jié)無關(guān)緊要的東西,讀來總不能吸人讀者的注意力,是由于缺少真情實感。唐代詩人的樂府詩,李白寫得最多,但他只是借用樂府古題,搬過來表達自己的心意,甚至有和古詩絕然不像的地方,這是這些作品之所以好的地方。
詩到了極好的境界,非但不要求別人理解,也并不需要自己理解,難道自己真的不理解嗎?這就是不理解能理解的而已。初唐的五言古體,始于張九齡、陳子昂二人。張詩超過一半局限于描摹,自己的氣概只發(fā)揮出兩三成,到了像雕琢詞句,本來他就很精通。張詩包含的內(nèi)容很渾厚,揮發(fā)不可預(yù)測的變化,學(xué)習(xí)古人卻古為今用,絲毫不被古人所束縛。公正地評論古今詩人,從哪里鑒別其高下優(yōu)劣,比的只是天真和靈秀之氣而已。
陸機詞雍容華麗,用詞秾麗,情態(tài)幽遠,本來就能夠打動讀者,可惜他的心意到達的,大半都只是字面意思。陶淵明精勁靜細(xì),出自自然,而后才到寫詩之一領(lǐng)域,只有張九齡差不多可以相比。寫詩就像雕刻,刻深容易,刻淺就困難了。我每次去山上的寺廟,一起游玩的人常常到路程的一半就止步了。我一定要達到山巔,剛開始是一路高歌,繼而是大聲喊叫,喊叫不能夠停止,就又放聲大哭,哭完了頓覺心中氣息才平和。只是不知道接觸探究的是什么,這難道不是杜甫說的“翻百憂”嗎?宋代詩人的七言格律體,很有值得看的地方。
辛卯年八月十一的晚上,有人做夢走進一公堂,四個角上坐的人,都戴著烏紗帽穿著紅袍子,只有東北角的那人,兩邊額角有肉角長半寸有余。我立在正中很害怕,心里隱隱像知道此人是杜文貞,因而不敢有所請求。第二日告訴葉仲蘭,仲蘭說:“料想是高堅前后的心意造成的罷了?!庇腥嗽?jīng)觀察石榴樹開的花秾麗,很能夠感動人,因此蔡邕用此花起興《翠鳥》詩,曹植用此花來起興《棄婦》詩,二人各自獨具匠心,一起都到好的構(gòu)思。根據(jù)石榴花的顏色在看的人眼里不盡相同,并且情感在心里也更加悱惻。
赤堇氏說:“琢磨各位先賢的正體,要像蜜蜂采集各種花的花蕊,釀造成蜂蜜,才是自己的?!痹娙松仙由闲河弥焐霸~橫豎涂抹,身體本是青綠色,逐漸變成紅色。他的光彩從皮肉里面透到頭面,而不是從外面涂抹上去的,才是他本身的顏色。韓愈的詠物詩,自古就說是高手,憑借雄健的筆力,酣暢淋漓地?fù)]灑筆墨,本來就很明快活潑。到了像沉著冷靜,細(xì)致入微,神形兼?zhèn)?,就只有杜甫才能達到此境界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