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聽說法”,它是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產(chǎn)生而60年代風行于全世界、幾乎成了外語教學界占支配地位的一種教學法。所謂“任務型”教學法,它是形成于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現(xiàn)在已在世界上廣為采用的一種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法。
我個人的綜合法教學設(shè)想,就是把“聽說法”貫穿于“任務型”教學法的全過程中。首先,堅持用英語授課是我所說的綜合法的前提。下面,我以人教版的初中英語第二冊的第34課為例來談談我的這種設(shè)想在教學中的實踐過程。
一、信息差型任務活動要求學生通過目的語,即對要求掌握的語言項目來進行信息交流和傳遞。
對于這一任務活動,我首先讓學生跟著錄音機讀了兩遍課文,第一遍看著書跟著讀,第二遍合上書跟著讀,使學生精神集中,進入記憶和思考。然后,我讓全班同學聽我用英語講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在講解的過程中,為幫助學生理解我用英語所說的課文內(nèi)容,我借助手勢和簡筆畫來進行講解。通過我用英語和手勢圍繞著對這三個人物的講解,學生們一時便本課的新單詞和重點短語了。如:had a bad memory,I saw everything he did.等。通過幾次集中性的反復操練,學生們便能毫不費勁地完成了我所需要的任務:用所學的新單詞或重點短語各造一個有關(guān)他們自己的句子。
二、推理型任務活動要求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已知的信息進行推理、概括或演繹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對這一任務活動的實施,我再讓學生合上課本跟著錄音機讀了一遍。通過對一些重點短語的再次操練,我用英語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們用英語來回答,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和所學知識有了更透徹的理解。如:“Who is Susan’s husband?”、“What did Susan invent for her husband last year?”、“Why did she invent the memory robot?”等。在用英語提問這些問題時,我仍借助手勢和簡筆畫幫助學生來理解我的意思。二通過上面我對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英語講解,學生們的英語回答都是有條有理的。
三、見解差型的任務活動要求學生根據(jù)某種特定的情境或話題來辨別、表達個人的情感(愛好、感受或態(tài)度等)。
對這一任務活動的實施,我借助上面的兩個教學步驟,讓學生們用英語談談他們對課文的學習所形成的認識。與此同時,我也可以檢驗他們對所學知識所形成的語言技能。我用兩個小話題來完成這一任務活動。1、What can robots do ?2、Why are they useful?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規(guī)定其要用所學或所知的英語來討論,其他同學也可以用自己的英語來反駁對方的觀點、意見等,形成一個“百家爭鳴” 的局面,讓學生把所學英語徹底私有化。從學生們流利的英語回答來看,把“聽說法”寄寓于“任務型”教學法完全不會對學生們的課文學習形成一種語言障礙,而是更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上面是我把“聽說法寄寓于“任務型”教學法所形成的綜合法設(shè)想的實踐過程。為避免我所提的綜合法以偏概全,在這里,我要補充我個人的實施意見。
一、要在學生課前有認真預習的前提下施教。學生沒有預習,在課堂上抽出10至15分鐘時間讓學生預習也可進行。
二、創(chuàng)設(shè)更多的任務活動,確保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發(fā)言的機會。這些任務活動可以強加給學生,致使他們集中精神,認真思考。
三、在任務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設(shè)置相應的英語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
我所設(shè)想的把“聽說法”寄寓于“任務型”教學法所形成的綜合法在我個人實踐過程中是有一定成效的。但教育是不斷發(fā)展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應該繼續(xù)對它們進行研究,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