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紅樓讀了不下五十遍,依然有太多不敢深究的地方,生怕因曲解而褻瀆。
以敬畏之心讀書,是對原著的尊重,更是對作者的尊重。
寶釵黛玉之爭,已延續(xù)百年,盡管脂批指出了“釵黛合一”,依然不能服眾,似乎一定要爭出個女一女二的結(jié)果來才肯作罷。
誰是女一重要嗎?重要,因為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傾向:黛玉和寶釵,誰才是寶玉心中的最愛?
近日重讀,在第五回停留良久。善讀的人都知道,故事的結(jié)局、人物的個性,以及作者的傾向,都寫在了第五回里。
以前死瞌判詞,這次,讓我有所發(fā)現(xiàn)的,是曲詞。
金陵十二釵,曹公把黛玉寶釵寫進了同一首判詞,卻在曲詞里,分出了兩首,使得讀者誤以為是釵黛各一首。
細究下來,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
〔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諏χ?、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v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首其實很容易懂,是寶玉視角下的釵黛。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金玉良姻,是主流公認的好姻緣,木石前盟,是反主流的私情。這是寶玉對這段私情的肯定,當然也是對黛玉的肯定。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strong>這句明確地告訴我們:最終金玉良姻成真,黛玉已去世外。
“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strong>什么是美?齊人之美,兩個各具風釆的優(yōu)質(zhì)女子,都想長期擁有。只擁其一,即是美中不足。
“縱然是舉案齊眉,到底意難平?!?/strong>這就是得隴望蜀了。
在這首詞里,釵黛依然合一,沒有上下之分,只不過是“因為得不到才更想念”,黛玉的早逝,是寶玉心中的一根刺。
這是寶玉視角,更是男性視角。作者在開篇第一回就已經(jīng)表明寫作主旨:
今風塵碌碌, 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余,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э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guī)談之德, 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 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并使其泯滅也。
所以,接下來的這首詞才更加重要。
〔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一直被自己的主觀意識所誤,以為這里寫的是寶玉黛玉如鏡花水月般的愛情。帶著這個誤區(qū),對原著就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全書寫的是寶玉黛玉不為世俗所容的愛情。
結(jié)合作者的寫作主旨,再細讀此詞,有豁然之感:誤之深矣!誤之久矣!
這首詞,和上一首遙相呼應(yīng):上一首是男性視角,即寶玉眼里的釵黛;這一首,是女性視角,即釵黛眼里的寶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strong>閬苑仙葩是誰?當然是寶釵無疑了。寶釵所居之地為蘅蕪苑,院內(nèi)所種皆香草,與閬苑仙葩相對應(yīng)。美玉無瑕,即是黛玉,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不惹一絲塵埃。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句是關(guān)鍵,以釵黛二人的視角,表明都是對寶玉有過心事的,但都成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黛玉“枉自嗟”,從自身命運出發(fā),嗟嘆與寶玉的愛情終被寶玉多情濫情所誤;寶釵“空勞牽掛”,從家族命運出發(fā),牽掛寶玉的前程終被寶玉的不思進取所誤。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strong>水中月是黛玉,清冷孤寂,看似很近,實則很遠。鏡中花是寶釵,高貴典雅,卻可望而不可即。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這句像是寶釵對黛玉的憐惜和勸誡,也是寶釵的內(nèi)心所想:既然注定要遇到寶玉,注定要心事成虛化,又何必為之傷懷哭泣呢?
這首詞,從釵黛視角看女性命運,愛錯了人,終落得心事成虛化的結(jié)局。這符合作者的自批: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nèi)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wù),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yè),貧窮難耐凄涼??蓱z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誰愛上了這樣的男人,都會心事成虛化,何況是這樣兩位優(yōu)質(zhì)女子!
讀懂了這兩首判詞,再去回想全文,很多模棱兩可的地方都清晰了起來:寶釵有愛過寶玉嗎?有的,否則怎會心事成虛化?寶玉有愛過寶釵嗎?有的,否則怎會美中不足?黛玉之死與寶釵有關(guān)嗎?無關(guān),她們是同命相連、同命相憐,反而因?qū)氂竦墓餐J知而更親密投契。誰才是寶玉心中的女一?釵黛都是,二者合一,無分輕重。
如果一定要分出偏重來,那還是寶釵的份量更重一點。作者把這一傾向,寫進了秦可卿的詞曲里:
〔好事終〕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妙j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
“宿孽總因情”,誰有情?誰無情?寶釵以無情著名,黛玉以情為生存之本。一切的罪孽,都因情而起!
這首曲詞,是對可卿的批判,也是對黛玉晴雯的批判,更是對寶玉對作者自己的批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