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森 中國作家 哲學家
作者絮語:
有哲學界同仁私信我說,1980年2月,你和李靖宇聯(lián)署發(fā)表的哲學論文《關于“經濟基礎”涵義的問題》,在互聯(lián)網上查找不到,因為那時還沒有因特網,請問能否把這篇論文重新發(fā)表一下,方便大家查閱和參考呢?
有此一問,決定“挖墳”,用電腦重新敲出來發(fā)到網上,以饗讀者。
【注】
《關于“經濟基礎”涵義的問題》原載吉林日報1980年2月13日理論版頭題;
1980年此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哲學研究》第5期全文轉載;
1980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將此文作為建國以來與楊獻珍、楊長福并列的三種代表性觀點之一,編入《哲學爭論》一書出版;
1982年此文被中央黨校哲學教研室作為重要參考資料編入《哲學教學研究參考資料》第5 期。
…………
關于“經濟基礎”涵義的問題
孟繁森 李靖宇
關于經濟基礎涵義的問題,我國理論界早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就曾發(fā)生過爭論。近年來,有些同志又開始發(fā)表文章重新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也談談對這個問題的一點看法。
經濟基礎包括生產力嗎?
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論的重要范疇之一的經濟基礎,到底是指什么說的?是單指生產關系的總和,還是兼指生產力?對于這個問題,我國理論界大多數同志多年來都采用前一種意見。最近有的同志提出,經濟基礎不僅是指生產關系,也應該包括生產力。我們認為這種提法是很值得商榷的。
我們知道, 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論中,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是一對范疇,因此,我們不能脫離上層建筑來談經濟基礎。經濟基礎之所以叫作“基礎”,是相對于上層建筑而言的,它同我們通常所說的人類社會生存的基本條件即“物質資料的生產”,是有所區(qū)別的。上層建筑所賴以豎立其上的基礎,既不是生產,也不是物,而是人們在生產中所結成的社會關系,即生產關系;雖然這些關系總是同物結合著,并且作為物出現,但是我們畢竟不可以把這些關系歸結為生產,歸結為物。能夠構成上層建筑的基礎的那種關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它必須是一種社會關系;第二,它必須是一種能夠直接決定其他一切(法律的、政治的、思想的)社會關系即上層建筑的內容、性質和發(fā)展方向的社會關系。
正因為這樣,馬克思才“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來,并把它當做決定其余一切關系的基本的原始的關系”(《列寧選集》第1卷第6頁),把它稱作“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2頁).
那么,生產力具不具備這兩個條件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認為,第一,生產力所表現的不是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而是人類與自然界的關系;第二, 生產力不能起到直接決定生產關系以外的社會關系的內容、性質和發(fā)展方向的作用。比如,在階級社會里,法律、國家、思想體系等在本質上都是階級的, 上層建筑的這種階級性的直接根源就不是生產力,而只能是生產關系。因為在階級社會里,生產關系歸根到底就是階級之間的關系,正是這種階級關系直接決定了上層建筑的階級性;而生產力即使在階級社會里也不表現為階級之間的關系,上層建筑的階級性從生產力中是找不到直接根源的。生產力是通過入們在生產中所結成的社會關系即生產關系而間接地作用于上層建筑的,上層建筑的反作用也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即生產關系而間接地影響人們和自然界的關系的即生產力。
由此可見,上層建筑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直接豎立在生產力之上,所以經濟基礎不應包括生產力。誠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有時也稱“經濟”或“生產方式”為“基礎”,然而他們是在“經濟”和“生產方式”這兩個概念的總的、整個的意義上使用這兩個概念的,并且他們常常是在談到決定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總動力時才這樣使用這兩個概念的,這當然是正確的。但是當我們討論經濟基礎的確切涵義時,如果把“經濟”或“生產方式”歸之于它們的每一種要素,那可就是錯誤的了。
【馬克思 恩格斯】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這段話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fā)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些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82頁)這段話,就是被列寧稱為對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周密說明”的馬克思那一大段話的開首部分。主張經濟基礎就是指生產關系總和的同志,常常引用馬克思的這段權威性的話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但是,主張經濟基礎也應該包括生產力的同志反駁說: 馬克思在這里并沒有把生產關系孤立出來,而是講同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所以不能由此得出馬克思講的經濟基礎就是指生產關系而不包括生產力的結論。我們認為,這些同志的反駁理由至少是不夠充分的,因為他們對馬克思的這段話的理解就很值得商量。
我們認為,第一,馬克思的“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fā)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fā)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系”這句話,“中心詞”就是“生產關系”,句中的其他成分都是緊緊圍繞生產關系的,這句話的重點是強調生產關系,而不是生產力;第二,馬克思的這段話是表述自己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總的結果的,而政治經濟學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產關系的學問,它是聯(lián)系生產力和上層建筑兩個方面來研究生產關系的。所以馬克思在表述他研究的總的結果時,不可能不聯(lián)系生產力(正如不可能不聯(lián)系上層建筑一樣),因此也就不可能把生產關系孤立出來講。所以,我們不能因為馬克思沒有把生產關系孤立出來 就認為馬克思講的經濟基礎不是指生產關系。
為了進一步了解馬克思的原意,我們應該再引述一下馬克思這段話的上文(這段文字同我們上面引過的那段話雖然只有三行的間隔,但卻很少有入提到它):“法的關系正象國家的形式一樣,既不能從它們本身來理解,也不能從所謂人類精神的一般發(fā)展來理解,相反,它們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這種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黑格爾按照十八世紀的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先例,稱之為'市民社會’,而對市民社會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同上)在這里,馬克思明確指出, “法的關系正象國家的形式一樣”,根源于“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亦即生產關系的總和。
在這里,馬克思還談到“對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的解剖,“應該到政治經濟學中去尋求”。而政治經濟學,大家都知道,它的研究對象正是人們的生產關系。這一點,是否也可以作為馬克思講的經濟基礎就是指生產關系總和的一個佐證呢?
當然,馬克思在表述他的這一思想(即經濟基礎就是指生產關系總和)時,并不總是使用“生產關系”和“所有制形式”這樣的術語,在不同情況下針對不同問題,他也使用過其他術語。馬克思主義的其他經典作家也是這樣,但是,只要我們不是東摘一點、西摘一點,不是死摳馬克思著作中的個別詞句,而是完整地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他的基本思想,我們就不難發(fā)現,馬克思的各種表述方式之間并不存在矛盾。列寧研讀了那么多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但他卻沒有在個別詞句上糾纏,沒做個別詞句的俘虜,他從馬克思的不同表述方式中得出的確定結論只有一個:“馬克思認為經濟制度是政治上層建筑借以樹立起來的基礎,所以他特別注意研究這個經濟制度。馬克思的主要著作《資本論》就是專門研究現代社會即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制度的?!?《列寧選集》第2卷第443頁)
【資本論】
關于“經濟基礎”的提法問題
關于“經濟基礎”的提法問題,我們根據所查閱的有關資料,了解到“基礎”一詞來源于希臘文,而“上層建筑”一詞是從技術名詞借來的。它們在歷史唯物主義學說里都是借喻說法的范疇,是一副對稱的對子。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在自己的著作中,一般都采用與“上層建筑”對稱的提法,把經濟基礎只稱做“基礎”,而不在“基礎”前面冠以 “經濟”二字。他們偶爾加上“經濟”二字,也是為了用“經濟”這個詞來修飾或強調“基礎”(馬克思還曾經用“現實”二字來修飾“基礎”),這同列寧曾經稱“上層建筑”為“政治上層建筑”一樣,不過偶一為之,并無把它們固定化之意。
但是我國理論界長期以來,一直把基礎固定化地稱做“經濟基礎”,這似乎不合馬列的原意,而且這樣提與“上層建筑”也不對稱,因為對稱的提法應是“基礎”和“上層建筑”或“經濟基礎”和“政治上層建筑”。既然我們不稱上層建筑為“政治上層建筑”,那么為什么一定要稱基礎為“經濟基礎”呢?因此,我們提出一個建議供大家討論:今后在運用“經濟基礎”這一概念時,最好能去掉“經濟”二字,而只稱“基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