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事物之間存在著這樣那樣的關系,反映到人腦中,概念之間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關系。
邏輯學不研究存在于特定概念之間的具體關系,那是各門具體學科的研究內(nèi)容,邏輯學僅僅從外延方面來研究概念之間的關系。
兩個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有下列五種:
一、全同關系
全同關系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關系。
設有A、B兩個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同時,所有的B都是A,那么,A與B之間的關系就是全同關系。全同關系又叫同一關系。
例3-1 等邊三角形(A)與等角三角形(B)
例3-2 三月八日(A)與國際婦女節(jié)(B)
例3-3 相對論的創(chuàng)立者(A)與愛因斯坦(B)
在上述三例中,每組的兩個概念,其外延都是完全重合的,因此它們分別構(gòu)成了全同關系。
具體就例3-1而言,所有的等邊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所有的等角三角形都是等邊三角形。所以,“等邊三角形”與“等角三角形”是全同關系。其余例子,以此類推。
兩個概念之間的全同關系可用圖形表示如下:
具有全同關系的兩個概念,雖然其外延完全重合,但內(nèi)涵并不完全相同。
如“三月八日”與“國際婦女節(jié)”,前者是反映一年中的某一天,后者是反映婦女的國際性節(jié)日,它們的內(nèi)涵并不完全相同。
如果兩個概念之間不僅外延相同,而且內(nèi)涵也完全相同,那就不是具有全同關系的兩個概念,而是同一概念。
如“西紅柿”與“番茄”就是外延與內(nèi)涵完全相同的一個概念。
掌握全同關系,可以在有關表述中變換使用具有全同關系的不同概念以便從多個方面揭示同一對象的豐富內(nèi)涵。
例如,在表述中我們可以變換使用以下不同概念,以便從不同側(cè)面反映魯迅先生,進而加深人們對他的認識:
“集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于一身的人”、“《阿Q正傳》的作者”、“空前的民族英雄”、“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許廣平的丈夫”、“周海嬰的父親”等。
二、屬種關系
屬種關系就是指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與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相重合的關系。
設有A、B兩個概念,如果所有的B都是A,但是有的A不是B,那么A與B之間的關系就是屬種關系。屬種關系又稱真包含關系。
例3-4 動物(A)與脊椎動物(B)
例3-5 電器(A)與家用電器(B)
例3-6 古都(A)與開封(B)
在以上三例中,每組的兩個概念之間都是屬種關系。具體就例3-4而言,所有的脊椎動物都是動物,但有的動物不是脊椎動物。
因此,“動物”與“脊椎動物”是屬種關系。其余例子,以此類推。
兩個概念之間的屬種關系可用圖形表示如下:
三、種屬關系
種屬關系就是指一個概念的全部外延與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關系。
設有A、B兩個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是有的B不是A,那么A與B之間的關系就是種屬關系。種屬關系又稱真包含于關系。
例3-7 哺乳動物(A)與脊椎動物(B)
例3-8 小麥(A)與農(nóng)作物(B)
例3-9 教師(A)與腦力勞動者(B)
在以上三例中,每組的兩個概念之間就是種屬關系。
具體就例3-7而言,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脊椎動物,但有的脊椎動物(如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等)不是哺乳動物。
所以,“哺乳動物”與“脊椎動物”這兩個概念之間就是種屬關系。其余例子,以此類推。兩個概念之間的種屬關系可用圖形表示如下:
在屬種關系和種屬關系中,都有一個外延較大的概念和一個外延較小的概念。外延較大的概念叫作屬概念,外延較小的概念叫作種概念。
例如,“工人”與“紡織工人”,其中“工人”的外延大于“紡織工人”的外延,因此,“工人”就是屬概念,“紡織工人”就是種概念。
屬概念與種概念的區(qū)別是相對的。例如,“學生”對于“人”來說,它的外延小,因而是種概念;但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外延較大,因此就是屬概念了。
在語言表達中,具有屬種或種屬關系的概念一般不宜并列使用。
例如,“參加本次教師節(jié)慶?;顒拥挠行nI導、骨干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這里的“校領導”、“骨干教師”與“教育工作者”之間分別構(gòu)成種屬關系。
如此表達,會使人誤認為“教育工作者”不包括“校領導”和“骨干教師”。因此,運用概念時應注意避免類似的錯誤,即“屬種不當并列”。
但是,有時候按照習慣,具有屬種關系或種屬關系的概念也可以并列使用。
例如,“所有的團員和青年都要為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而勤奮學習”,這里的“青年”顯然指“非團員的青年”,但語言習慣上卻不說“所有的團員和非團員的青年……”,而將“非團員的”四個字省略。
遇見這種情況,要尊重語言“約定俗成”的習慣,不能簡單機械地否定有關表達。
四、交叉關系
交叉關系就是指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與另一個概念的部分外延相重合的關系。
設有A、B兩個概念,它們的外延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即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和B之間的關系就是交叉關系。
例3-10 黨員(A)與干部(B)
例3-11 青年人(A)與醫(yī)生(B)
例3-12 水生動物(A)與哺乳動物(B)
在以上三例中,每組的兩個概念之間都是交叉關系。
具體就例3-11而言,有的青年人是醫(yī)生,有的青年人不是醫(yī)生;而且,有的醫(yī)生是青年人,有的醫(yī)生不是青年人。
因此,“醫(yī)生”與“青年人”這兩個概念是交叉關系。其余例子,以此類推。
兩個概念之間的交叉關系可用圖形表示如下:
上述兩個概念之間的全同關系、屬種關系、種屬關系以及交叉關系,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即A、B兩個概念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是重合的:
全同關系——A與B外延全部重合;屬種關系——A的部分外延與B的全部外延重合;種屬關系——A的全部外延與B的部分外延重合;交叉關系——A的部分外延與B的部分外延重合。
邏輯學上把這四種關系統(tǒng)稱為相容關系。
五、全異關系
全異關系就是指兩個概念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的關系。
設有A、B兩個概念,如果它們的外延沒有任何部分重合,即所有的A都不是B,那么A與B之間的關系就是全異關系。全異關系又叫不相容關系。
例3-13 長篇小說(A)與短篇小說(B)
例3-14 無脊椎動物(A)與脊椎動物(B)
例3-15 村莊(A)與樹(B)
在這三個例子中,每組的兩個概念之間都是全異關系。
具體就例3-13而言,所有的長篇小說都不是短篇小說,因此,“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這兩個概念之間是全異關系。其余例子,以此類推。
兩個概念之間的全異關系可用圖形表示如下:
全異關系還可以進一步分為反對關系和矛盾關系。
(一)反對關系
具有全異關系的兩個概念,如果同時包含于另一屬概念之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的外延,那么,這兩個概念間的外延關系就是反對關系。
設A、B是具有全異關系的兩個概念,它們同屬于另一概念C。如果A與B的外延之和小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與B之間的關系就是反對關系。
例3-16 動物(A)與植物(B)
例3-17 白色(A)與紅色(B)
例3-18 中學生(A)與大學生(B)
在以上三例中,每組的兩個概念之間都是反對關系。
具體就例3-16而言,“動物”與“植物”這兩個概念都包含于“生物”這一概念之中,而且它們的外延小于“生物”的外延。
除了動物與植物,微生物也是生物。因此,“動物”與“植物”這兩個概念是反對關系。
兩個概念之間的反對關系可用圖形表示如下:
(二)矛盾關系
具有全異關系的兩個概念,如果同時包含于另一屬概念之中,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屬概念的外延,那么,這兩個概念間的外延關系就是矛盾關系。
設A、B是具有全異關系的兩個概念,它們都包含于另一個概念C之中。如果A與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與B之間的關系就是矛盾關系。
例3-19 無產(chǎn)階級(A)與非無產(chǎn)階級(B)
例3-20 機動車(A)與非機動車(B)
例3-21 成年人(A)與未成年人(B)
以上三例中,每組的兩個概念之間都是矛盾關系。
具體就例3-19而言,“無產(chǎn)階級”和“非無產(chǎn)階級”這兩個概念都包含于“階級”這一概念之中,而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階級”的外延,因此,“無產(chǎn)階級”和“非無產(chǎn)階級”這兩個概念是矛盾關系。
兩個概念之間的矛盾關系可用圖形表示如下:
概念間的關系可用簡表表示如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