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劉協(xié)自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有名無實的皇帝。但獻帝畢竟是當時國家最高權(quán)力的象征,誰掌握了他,誰就能以皇帝的名義向其他地方割據(jù)政權(quán)發(fā)號施令。這個道理雖然簡單,但實行起來并不容易。
就挾天子而言,漢末群雄中當是袁紹更具實力上的優(yōu)勢,當然在獻帝在洛陽時,袁紹也曾派謀士郭圖出使洛陽向獻帝致意。郭圖回來后,便勸說袁紹把天子接到鄴城來。袁紹的另一位謀士沮授也曾向其建議“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三國志·魏書·袁紹傳》注引《獻帝傳》)袁紹本打算接受沮授的建議,但其麾下大將淳于瓊反對,“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quán)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保ㄍ希┐居诃偟臐撆_詞無非是“挾天子”很麻煩,都聽從天子的無異于作繭自縛,而不聽從又難免授人以柄。袁紹多有權(quán)衡之后,還是放棄了迎獻帝都鄴的計劃。
從袁紹的舉措上我們不難看出,“挾天子而令諸侯”雖在政治上具有極大的優(yōu)勢,但在實際操作上卻也風險極大,因為“挾天子”畢竟是把雙刃劍,利弊各占其半。
曹操對“挾天子而令諸侯”倒是早有認識。初平三年(192年),治中從事毛玠就曾向他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心中算是早有打算。獻帝東遷后,曹操覺得機會來了,當時宮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經(jīng)常向獻帝進獻食品和器物。雖有這些鋪墊,但真正要實施迎獻帝到許都的動議時,曹操麾下眾謀臣、將士卻只有荀彧一人贊成。
當曹操力排眾議把獻帝迎到許都后,如何把獻帝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又成了一大難題。曹操采取措施,“自帝都許,宿衛(wèi)兵士,莫非曹氏黨舊姻戚。”(《后漢書·獻帝伏皇后紀》)這就是說獻帝周圍完全換成了曹操的耳目,但即便如此,獻帝與伏皇后仍于建安五年和建安十四年先后兩次組織了誅曹行動,雖未成功,依然讓曹操心悸不已。
實際上,曹操實施“挾天子而令諸侯”的策略以后,就陷入了兩線作戰(zhàn)的困境,他既要同各路諸侯刀兵相見,又要同東漢王朝各種政治勢力作殊死搏斗。曹操將漢獻帝迎到許都,雖然出于己愿重建了東漢朝廷,他也名正言順地當上了丞相,但反對者也會越來越多。這也不難理解,此時掌握在曹操手中的漢獻帝則成了一塊巨大的吸鐵石,他把曹操的政敵都聚焦到他的周圍,曹操幾乎時刻都坐在火爐子上。
對于曹操的“挾天子而令諸侯”,王夫之一針見血地指出:“曹操遷許以后,外有袁紹恥太尉之命,內(nèi)而孔融陳王畿之制,董承、劉備、伏完、金煒交起而思誅夷之;入見殿中,汗流浹背,以幾幸于免;與紹之恣肆河北唯意欲為而莫制者,難易之勢,相懸絕也。”(《讀通鑒論》卷九)王夫之的這一番話,可謂振聾發(fā)聵,雖然里面的史實我們一一講述起來需要好大的篇幅,但是言中之意卻極為明顯,即“挾天子而令諸侯”并不容易,說不費吹灰之力就把獻帝玩弄于股掌之上如何如何,只能是小說家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