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巡課,走進1113班教室,看到學生正沉浸在獨學中,寧靜、溫暖的感覺讓我的心情非常愉悅。環(huán)視教室,卻沒發(fā)現(xiàn)任何教師。俯下身問旁邊的一名學生:“同學,你們的老師呢?”學生抬起頭回答:“今天沒有老師?!痹瓉?,這是一節(jié)“自駕課”,于是我決定留在教室,聽完這節(jié)課。
教室的黑板上,寫著以下內(nèi)容:
期中復習(自駕課)
知識網(wǎng)絡(luò):
實數(shù):①平方根、立方根 ②實數(shù)的分類 ③平面直角坐標系
函數(shù):①概念 ②表示法 ③一次函數(shù)的圖像與性質(zhì)
全等三角形:①性質(zhì)與判定 ②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判定 ③勾股定理
學生獨學結(jié)束后,開始了對學和展示環(huán)節(jié)。
共同體對學環(huán)節(jié)
在一個共同體中,首先完成獨學的學生,自覺地開始板書,其他學生繼續(xù)獨學,進行板書的學生不斷替換,逐漸過渡到了共同體板書階段。另外兩個共同體的學生在進行對學。各組的板書與對學都井然有序,全體學生認真投入,兩位主持人在各組巡查,并記錄問題、收集資源。
以下是第3組B共同體對學的部分內(nèi)容:
C同學:我不會做第15題,好像以前會,現(xiàn)在又不會了。
15. 函數(shù)y=kx+k+2與y=-kx在同一坐標系內(nèi)的圖像大致是( )
(圖略)
學生A:你看,你就先假設(shè)k是負數(shù),-k就是正數(shù),那么y=-kx的圖像就是過原點的“一撇”,而y=kx+k+2的圖像就是“一捺”,4個選項里沒有一個符合要求,所以k肯定是正數(shù)。如果k是正數(shù),那么y=kx+k+2就會經(jīng)過一、二、三象限,而y=-kx就會經(jīng)過二、四象限,所以答案是B選項。
學生C:如果k=-1呢?
學生A同學:k=-1只是一個特例。
學生B:他的意思是,如果k=-1,那么B選項就錯了。
學生A:哦,如果k=-1,就沒有正確的選項了。我已經(jīng)講了,如果k是負數(shù)就沒有答案,所以k不可能是負數(shù),只有k是正數(shù)時才有正確的答案。
學生C:明白了,問題解決了。
解讀:“自駕課”之所以精彩,是因為學校將9人群學改為“ABC共同體”對學,使課堂更加有序,便于主持人觀察、組織,有效地減少了學生在對學、群學時游離課堂的概率。而且“ABC學習共同體”避免了兩人對學時,因為層次差異太大,相互理解比較困難的弊端。學校將每個班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9名學生,再分成3個學習共同體,每個共同體3名學生。除初一新生外,共同體的3名學生均由同一小組的學生自由組合,原則是每個共同體要保證每個學科都有一個帶頭人,以便在對學時互相幫扶。每節(jié)課,教師會確定一個共同體負責板書,同時也要根據(jù)課堂的實際進度進行調(diào)整。先完成獨學的,先進行板書環(huán)節(jié),逐漸過渡到指定的共同體負責板書。指定共同體板書一方面是為了展現(xiàn)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證其他共同體的對學效果。
展示提升環(huán)節(jié)
完成對學后,各小組陸續(xù)進入小展示環(huán)節(jié)。這時,兩位主持人走進各小組,觀察板書,聆聽講解,并把對學時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向各組反饋,適時追問、引導。以下是第6組組內(nèi)小展示的部分內(nèi)容:
如圖(圖略),在四邊形ABCD中,AC平分∠BAD,過C作CE⊥AB于E,并且AE=■(AB+AD),則∠ABC+∠ADC= 。
學生C:我們先看第一個條件:“AC平分∠BAD”,所以AC為角平分線,看到角平分線你可以想到什么呢?
全組:角平分線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學生C:所以我們過C點作CF垂直于AD的延長線于F點。再看第二個條件:“AE=■(AB+AD)”,因為AE=AF……
學生B:你是怎么知道AE=AF的?
學生C:通過證明△AFC≌△AEC……
學生C:因為AE=■(AB+AD),所以DF=BE。
學生B:請你講清楚為什么DF=BE。
學生C:(思考了一下)我不知道。
學生B:這里是因為……
學生A:通過這道題,我們不僅復習了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zhì)等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明白了在證明線段之間的等量關(guān)系時,經(jīng)常用到“割補法”作輔助線,也就是延長較短的線段或分割較長的線段。
……
各組陸續(xù)完成小展示。先完成小展示的小組先回到座位做“綜合提升”。小展示全部完成后,主持人組織全班集中到黑板前。各組自由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提出疑問,互相答疑。一題多解、規(guī)律小結(jié)等拓展延伸的知識,將課堂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主持人:為了檢測大家的學習效果,請大家當堂練習黑板上這道題。請以下3位同學到黑板前進行板演。
3位學生同時板演,其他學生補充在導學案上,很快完成了板演。主持人組織全班學生檢查了他們的板演,全部正確,主持人鼓掌祝賀。板演的學生回到座位,梳理知識點,建構(gòu)知識網(wǎng)絡(luò),理清學習思路。主持人巡視全班,引導部分學生建構(gòu)、完善知識網(wǎng)絡(luò),再引導全班學生采用列表、畫知識樹等不同的形式,整理知識。
在整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主持人除了組織流程、引導、追問、質(zhì)疑、補充外,還對每個組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了全面評價。
解讀:培訓好主持人,是開展“自駕課”的前提條件。學校有一套比較完善的課堂主持人培訓方法。從課堂主持人的意義與作用,到培訓主持人的內(nèi)容、方式,到主持人的主持要求,都做了詳細的說明與描述。學校要求每個班每個學科一次有兩個主持人,一個月輪換一次,不同學科的主持人不得重復。這樣,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擔任主持人。3年的學習時間,每名學生至少能當半年以上的主持人。這些經(jīng)歷對學生來說,是寶貴的財富,將會為他們將來的工作與生活,提供巨大的幫助。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學課程開發(fā)中心主任)
郭瑞編后:
知道湖南省株州市景弘中學開始課改,還是在前年的課博會上。當時,景弘中學的校長蘇志宏向本報編輯部主任李炳亭發(fā)出了到學校講座的邀請函。時隔兩年,當李炳亭再次受邀出席景弘中學的課改研討會后,激動地給我打電話說:“景弘中學發(fā)展得很好!”
景弘中學有什么發(fā)展?當我看到學校匯編的材料,驚訝的同時,也敬佩他們堅韌、沉靜的研究態(tài)度,一切都在悄悄地發(fā)生。
學生“拼學”,教師“拼教”,沒有教師的“自駕課”……景弘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jīng)具備了“第三代課改”的標志——最大限度地去教師主導。
從本期周刊對景弘中學高效課堂創(chuàng)新點的挖掘中,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景弘中學的課改文化,即自主、合作、探究的文化?!捌础奔春献鳎瘛捌窜嚒?、“拼餐”一樣,多人組合;“自駕”于去教師主導的意義在于學生的充分自主,讓“無師課堂”變?yōu)榭赡?;而“自駕”于學生自主的意義又在于合作與探究基礎(chǔ)之上的自主,因為沒有合作與探究的自主是虛假自主。這就是景弘中學的課改文化元素。
剖析景弘中學的課改文化元素,實際是在回答一個更有價值的問題——創(chuàng)新與回歸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創(chuàng)新不是標新立異,不是復雜的裝璜工程,而是更堅定地回歸教育教學本質(zhì)。景弘中學無論如何創(chuàng)新,它的課改文化揭示了它的課堂創(chuàng)新并沒有脫離濃縮課程改革的“自主、合作、探究”6字精髓。
萬變不離其宗,創(chuàng)新是另一種形式的回歸,是更接近理性的探索。本刊策劃“高效課堂創(chuàng)新成果評選”活動的本意便是要傳達這樣的理念。
兩年的時間,一所學校的課堂能有多大變化?教師對教學的認識能有多少進步?景弘中學給出了參考答案。
那些正在遭遇瓶頸和想到放棄的課改人啊,在你們想調(diào)頭返回的時候,請再堅持一下,也許再往前走一步,就能鑿開堵在困難面前的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