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于現(xiàn)代的我們而言,是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的節(jié)日。
“重陽”之名出自《易經(jīng)》,“九”為陽數(shù),九月初九是“九九”兩陽數(shù)相重,故稱“重陽”,日與月皆逢九,又稱“重九”。
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最早人們在重陽這日為農(nóng)作物豐收舉行祭天、祭祖活動,以謝天帝、祖先恩德,慢慢演化為在重陽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且在民俗觀念中“九”是數(shù)字中最大數(shù),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所以至今重陽中又有了敬老的內(nèi)涵。
重陽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唐代以后。
2006年,重陽節(jié)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guī)定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jié)。
蘇軾的重陽節(jié),登高、賞菊、飲酒、懷人、思鄉(xiāng),我們一起從詩詞中領略蘇軾的重陽節(jié)。
1
《壬寅重九,不預會,獨游普門寺僧閣,有懷子由》
(宋)蘇軾
花開酒美盍不歸,來看南山冷翠微。
憶弟淚如云不散,望鄉(xiāng)心與雁南飛。
明年縱健人應老,昨日追歡意正違。
不問秋風強吹帽,秦人不笑楚人譏。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1062年(嘉祐七年)重陽日,蘇軾到任鳳翔府簽判的第二年,第一次進入仕途,年輕氣盛,重陽時府衙設宴慶賀,蘇軾不喜歡這種場合,便一個人出游普門寺,在節(jié)日之時十分想念弟弟。
2
《浣溪沙·菊節(jié)》
(宋)蘇軾
縹緲危樓紫翠間,良辰樂事古難全。感時懷舊獨凄然。
璧月瓊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不知來歲與誰看。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74年(宋神宗熙寧七年)九月八日,重陽的前一日,蘇軾通判杭州,與知州楊繪(元素)志趣相投,蘇軾十分敬佩楊繪,在將來離杭赴密州前,作此詞送給楊繪贈別。
3
浣溪沙·重九舊韻
(宋)蘇軾
白雪清詞出坐間。愛君才器兩俱全。異鄉(xiāng)風景卻依然。
可恨相逢能幾日,不知重會是何年。茱萸子細更重看。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74年(熙寧七年)重陽節(jié),蘇軾通判杭州,與知州楊繪(即楊元素)交好,此時蘇軾已收到知密州的調(diào)令,這首詞是重陽日寫給楊元素的離別詞,前一日蘇軾還作了一首《浣溪沙.菊節(jié)》(即第2首),也是贈楊元素的送別詞。
4
《捕蝗至浮云嶺山行疲苶有懷子由弟二首·其二》
(宋)蘇軾
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
久廢山行疲犖確,尚能村醉舞淋浪。
獨眠林下夢魂好,回首人間憂患長。
殺馬毀車從此逝,子來何處問行藏。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1074年(熙寧七年),蘇軾通判杭州,將要離任時。蘇軾任杭州通判的三年中,年年都有水旱災害,1074年,京城以東因干旱鬧蝗災,蔓延到淮浙等地,蘇軾負責江淮一帶的捕蝗,作二詩寄給蘇轍,以抒發(fā)自己的抑郁之情。
5
《九日次韻王鞏》
(宋)蘇軾
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青州。
鬢霜饒我三千丈,詩律輸君一百籌。
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1078年(元豐元年)九月九日,蘇軾知徐州,這年重陽節(jié)徐州抗洪大堤和黃樓建成,全城歡騰,蘇軾好友王鞏特地趕來祝賀,蘇軾與王鞏等人一起賞菊、飲酒時的即興和答。王鞏,字定國,是蘇軾摯友,二人相交深厚,“烏臺詩案”中王鞏是牽連最深最無辜的一人。蘇軾還有一首《九日次定國韻》詩,具體寫作時間不確定。
6
《千秋歲·湖州暫來徐州重陽作》
(宋)蘇軾
淺霜侵綠。發(fā)少仍新沐。冠直縫,巾橫幅。美人憐我老,玉手簪黃菊。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ㄓ郴ㄅ?。蜂蝶亂,飛相逐。明年人縱健,此會應難復。須細看,晚來月上和銀燭。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78年(元豐元年)重陽日,蘇軾知徐州,這年重陽節(jié)徐州抗洪大堤和黃樓建成,全城歡騰,蘇軾好友王鞏特地趕來祝賀,蘇軾作本詞相贈。
6
《九日黃樓作》
(宋)蘇軾
去年重陽不可說,南城夜半千漚發(fā)。
水穿城下作雷鳴,泥滿城頭飛雨滑。
黃花白酒無人問,日暮歸來洗靴襪。
豈知還復有今年,把盞對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紅粉陋,終勝泥中事鍬鍤。
黃樓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殺。
朝來白露如細雨,南山不見千尋剎。
樓前便作海茫茫,樓下空聞櫓鴉軋。
薄寒中人老可畏,熱酒澆腸氣先壓。
煙消日出見漁村,遠水鱗鱗山齾齾。
詩人猛士雜龍虎,楚舞吳歌亂鵝鴨。
一杯相屬君勿辭,此境何殊泛清霅。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1078年的重陽日,蘇軾知徐州,1077年蘇軾剛到任徐州便遇到大洪災,率領徐州軍民艱苦抗洪取得勝利,并在1078年為徐州申請經(jīng)費修筑徐州防洪大堤,八月大堤竣工,為紀念抗洪勝利而建的黃樓也同時竣工,這年重陽日,徐州全程百姓歡天喜地地參加竣工慶典,蘇軾揮筆寫下這首詩。
7
《定風波·重陽》
(宋)蘇軾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jié)了,云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81年(宋神宗元豐四年)九月,蘇軾謫居黃州,重陽節(jié)到來,蘇軾與黃州太守徐君猷等友人登高賞菊,飲酒賦詩,蘇軾有感于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詩作該詞,表達出唯物主義的生死觀。
8
《醉蓬萊·重九上君猷》
(宋)蘇軾
余謫居黃,三見重九,每歲與太守徐君猷會于棲霞。今年公將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詞。
笑勞生一夢,羈旅三年,又還重九。華發(fā)蕭蕭,對荒園搔首。賴有多情,好飲無事,似古人賢守。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
此會應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看重嗅。搖落霜風,有手栽雙柳。來歲今朝,為我西顧,酹羽觴江口。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九月,蘇軾謫居黃州,重陽節(jié)黃州知州徐君猷按例在棲霞樓宴請幕僚,這時他的任期將滿,即將赴湘,蘇軾作此贈別詞。
9
《南鄉(xiāng)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宋)蘇軾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jié)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82年(元豐五年)重陽節(jié),蘇軾謫居黃州,徐君猷為黃州知州,十分善待照顧蘇軾,二人交情深厚。這首詞是蘇軾在涵輝樓上寫給徐君猷的一首懷人詞。
10
《西江月·重九》
(宋)蘇軾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當年戲馬會東徐,今日凄涼南浦。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寫作背景】
本詞創(chuàng)作時間不確定,應為謫居黃州時所作,很多學者認為是送別徐君猷時寫下的贈別詞,根據(jù)詞的內(nèi)容看更像是徐君猷離開黃州后,蘇軾懷念起在逆境中對他十分照顧的太守所作。
11
《點絳唇·己巳重九和蘇堅》
(宋)蘇軾
我輩情鐘,古來誰似龍山宴。而今楚甸。戲馬余飛觀。
顧謂佳人,不覺秋強半。箏聲遠。鬢云吹亂。愁入?yún)⒉钛恪?/span>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89年(元祐四年)重陽節(jié),蘇軾知杭州,結識了不少新朋友,蘇堅就是其中之一,蘇堅字伯固,泉州人。兩人交往密切,詩詞唱和頗多,這年重九蘇堅作《點絳唇》,蘇軾和有《己巳重九和蘇堅》。
12
《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
(宋)蘇軾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傋骺栈ㄓ^。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云飛亂??沼心昴暄?。
【寫作背景】
本詞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重陽節(jié),蘇軾知杭州,這是與好友蘇堅的唱和之作。蘇軾治理西湖時,蘇堅出力很大,二人交情深厚,1089年重九時蘇堅作《點絳唇》,蘇軾和《己巳重九和蘇堅》(即第8首),這年重九又用元祐四年的韻腳和了這首詞。
13
丙子重九二首
(宋)蘇軾
三年瘴海上,越嶠真我家。
登山作重九,蠻菊秋未花。
唯有黃茅根,堆垅生坳窊。
蜑酒蘗眾毒,酸甜如梨楂。
何以侑一樽,鄰翁饋蛙蛇。
亦復強取醉,歡謠雜悲嗟。
今年吁惡歲,僵仆如亂麻。
此會我雖健,狂風卷朝霞。
使我如霜月,孤光掛天涯。
西湖不欲往,墓樹號寒鴉。
窮途不擇友,過眼如亂云。
余子誰復數(shù),坐閱兩使君。
共飲去年堂,俯看秋水紋。
此水與此人,相追兩澐々。
老去各休息,造物嗟長勤。
佳哉此令節(jié),不惜與子分。
何以娛我客,游魚在清濆。
水師三百指,鐵網(wǎng)欲掩群。
獲多雖一快,買放尤可欣。
此樂真不朽,明年我歸耘。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1096年(紹興三年)重陽日,蘇軾貶至惠州已經(jīng)三年,貧病交加,終于在惠州買了一塊地準備在惠州終老,這年王朝云病逝。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