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狀(symptom) 主要為害葉鞘,也可為害莖稈,嚴重時引起果穗受害。發(fā)病初期多在基部1~2莖節(jié)葉鞘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病斑,后擴展融合成不規(guī)則形或云紋狀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邊緣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擴展。穗苞葉染病也產生同樣的云紋狀斑。果穗染病后禿頂,籽粒細扁或變褐腐爛。嚴重時根莖基部組織變?yōu)榛野咨紊S褐色或腐爛。多雨、高濕持續(xù)時間長時,病部長出稠密的白色菌絲體,菌絲進一步聚集成多個菌絲團,形成小菌核。 |
二、 病原(pathogen) 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屬半知菌亞門真菌。有性態(tài)為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此外禾谷絲核菌(R.cerealis Vander Hoeven)的CAG一3、CAG一6、CAG一8、CAG一9、CAG一10等菌絲融合群也是該病重要的病原菌。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或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tài)。玉米紋枯病菌為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3個以上的細胞核,菌絲直徑6~10μm。菌核由單一菌絲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由尖端菌絲密集而成。該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狀或****色網(wǎng)狀至網(wǎng)膜狀子實層。擔子桶形或亞圓筒形,較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上具3~5個小梗,梗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 × 4.5~5.5(μm)。擔孢子能重復萌發(fā)形成2次擔子。 |
三、傳播途徑和發(fā)病條件 |
病菌以菌絲和菌核在病殘體或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菌核萌發(fā)產生菌絲侵入寄主,后病部產生氣生菌絲,在病組織附近不斷擴展。菌絲體侵入玉米表皮組織時產生侵入結構。再侵染是通過與鄰株接觸進行的,所以該病是短距離傳染病害。播種過密、施氮過多、濕度大、連陰雨多易發(fā)病。主要發(fā)病期在玉米性器官形成至灌漿充實期。苗期和生長后期發(fā)病較輕。 |
四、防治方法(control) |
(1)清除病原及時深翻消除病殘體及菌核。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并用藥劑涂抹葉鞘等發(fā)病部位。 (2)選用抗(耐)病的品種或雜交種。實行輪作,合理密植,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結合中耕消滅田間雜草。 (3)藥劑防治 用浸種靈按種子重量0.02%拌種后堆悶24~48小時。發(fā)病初期噴灑1%井岡山霉素o.5kg對水200kg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也可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農利靈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噴藥重點為玉米基部,保護葉鞘。 (4)提倡在發(fā)病初期噴灑移栽靈混劑。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