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我突然接到北京一所大學的心理中心老師的電話。電話里老師萬分焦急地說,一個學生想要自殺,班主任在他的筆記本上找到我的姓名和電話,希望我能幫助他解決問題。
這段話,出自《孩子的品格—寫給父母的積極心理學》這本書。書中一開頭,就講述了一個非常平常,卻又很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位學生想學文科,卻被母親要求學理科,在學習過程中越學越苦悶,最后走上一條想要自殺的絕路。
母親不明白,自己不過是望子成龍,怎么就把孩子逼上絕路了?
“嚴格的要求,做社會需要你做的事,不就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嗎?教育難道不是培養(yǎng)孩子的各種學習技能,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嗎?”
這位母親疑惑不解,她心目中對教育的理解,就是好好學習,找好工作,貢獻社會。
太多父母認為教育就是這樣的,我們不能說他們錯,只能說,這樣的教育理念,是狹隘、表面的。
我們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品格,是成為他自己,做他真正想要做的事。而不是將父母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讓他們按照家長制定的路線,走人生道路。
我非常喜歡《無問西東》這部電影,看了不下三四遍。里面就講到一個關于學科選擇的問題,嚴重困擾著學生,跟這位鬧自殺的學生案例非常接近。
吳嶺瀾是民國時期的清華學子,他擅長文科,國文和英語滿分,而理科則“無列”(不及格)。
他很納悶,整日郁郁寡歡,校長梅貽琦問他當初為什么選擇實(理)科,現(xiàn)在卻想轉到文科呢?
吳嶺瀾回答:“最好的學生都在學實科。”
他以為,像他這個年紀的學生,只有把自己交給書本,選擇大家都在做的事,讓自己沉浸在忙碌中才是正確的事。
梅貽琦的一番話,讓他徹底醒悟,并且影響了他的終生,讓他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校長說: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什么是真實: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p>
吳嶺瀾大受啟發(fā),如醍醐灌頂,他開始思索到底什么是“真實”。有一天,他在圖書館看到泰戈爾關于“對自己的真實”的演講,深受感動。大師的旁邊站著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等這些引領時代潮流的人,他們的臉上神情自信、從容、堅定。
吳嶺瀾在他們身上,瞬間找到自己想要的真實,他們就是自己的榜樣,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成為的樣子。
誰說只有理科才能救國?
救國先救心,先啟智,讓國民學子找到自己的價值。
于是,他毅然決然地轉到文科去,畢業(yè)后到云南從事教育工作。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敵人的戰(zhàn)機在頭頂轟炸,學生們在土堆、山坑里學習,他一遍又一遍地講述國文,講述人生選擇、做人道理。
他借用泰戈爾的詩歌啟迪學生:
“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p>
這就是真正的教育,深層次的教育意義。
校長梅貽琦讓吳嶺瀾找到真實的自我,實現(xiàn)自我價值。他也用同樣的方式,啟迪學生,讓他們在求學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吳嶺瀾又影響了富家子弟沈光耀投身到抗戰(zhàn)中,在忠孝兩難全的抉擇下,他終于選擇為國報效。
真正的教育,不是將自己的私人意愿強加給孩子,更不是隨大流,看到別人做什么就讓孩子做什么。而是因材施教,根據(jù)孩子的真實意愿和長處去培養(yǎng)和發(fā)揮。
《孩子的品格》這本書,作者彭凱平和閆偉,從積極心理學出發(fā),告訴家長們,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教育孩子,讓他們掌控自己的人生。
書中從“積極教育、情緒力、抗逆力、自我效能感、自控力、天賦優(yōu)勢、專注力、善良、王者之力”九個方面來闡述,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培養(yǎng)孩子的優(yōu)秀品格,引導孩子將自己的天賦發(fā)揮到最大程度,最終真正實現(xiàn)自我價值,找到人生理想。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