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的甜甜小時候就真的是一個小甜妞,非常的可愛,見人就問!
但是到了上小學之后,她家經常傳來河東獅吼,因為甜甜寫作業(yè)很磨蹭,而且經常粗心大意寫錯作業(yè),她的媽媽自己是一個學霸,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非常的嚴格,每次輔導作業(yè)都是氣急敗壞,只能大聲的吼叫。
到了小學二年級的時候,發(fā)現甜甜似乎變了一個人。看到人喜歡頭低低的,變得非常的膽小懦弱。
以前我們經常聽到甜甜唱歌,在小區(qū)里面還跳舞給家長們看,但是現在甜甜連出來小區(qū)玩都很少。
吼叫孩子似乎是很多家長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項,但其實吼叫孩子是一種語言暴力,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
第1個方面:智商
一個人的智商跟他的記憶力反應能力等有關系,而從小被吼的孩子智商會降低!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表明,長期被父母大吼大叫語言暴力的孩子,腦部的結構會受到損傷,特別是記憶力專注力,情緒管理以及思考力方面的區(qū)域會萎縮。
而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你在孩子小的時候為了一丁點作業(yè),想要嚴格要求孩子而使用語言暴力,殊不知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你想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可能會恰得其反。
第2個方面:膽子小
經常被吼叫的孩子,內心里面非常的自卑,容易變得膽小,不敢表現自己。
我們說多做多錯不做就不錯,而孩子經常背后就擔心自己會做錯,干脆就不要做了,所以膽子很小。
而對于孩子來說試錯是他成長的關鍵,如果家長對于孩子的各種表現會比較溫和,就會讓孩子敢于去試錯,就能讓孩子膽子更大,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
第3方面:脾氣暴躁
有些孩子就像鞭炮一樣一點就著,脾氣非常的暴躁,而有一些孩子性格會比較溫和,碰到什么事情而是先冷靜下來思考再想解決的辦法,而不是首先暴跳如雷。
家長在小的時候經常吼叫,孩子其實在吼叫的時候迸發(fā)出來的是家長自己的怒火,而孩子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只要是事情不按自己的方向發(fā)展,就開始發(fā)火。
就會讓孩子學會這樣處理事情的方式,以后孩子長大了也會變得脾氣暴躁。
從小不被吼叫的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脾氣會比較溫和。
第4方面:孩子容易叛逆
孩子在小的時候被父母吼叫,只能暗自忍著,因為他沒有足夠的力量和父母去對抗,而當那個被壓迫的孩子長大之后,他有足夠的力量去跟父母對抗,他就開始變得很叛逆,并不是因為這件事情他必須去做,而是覺得跟父母對著干讓他有成就感。
第5方面:孩子的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不會拒絕別人這其實就是老好人,比如說在職場上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完就被同事丟了一大堆工作,但是壓根就不敢拒絕,因為他怕拒絕之后會影響人際關系,在他看來同事不吼他不罵他,這就是很好了,所以他希望對同事更好一些,能夠維持這樣子看似和平的關系。
從小被吼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從小不被吼叫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底線在哪里了解自己的界限。
第6個方面:孩子的是非觀
從小被吼的孩子,只要家長一吼,他就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做錯了,而家長沒有吼他,他就覺得我肯定沒有做錯什么,這樣很難讓孩子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而從小不被吼的孩子,能夠慢慢的在家長溫和的語言中了解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更好的形成自己的是非觀。
不要覺得吼了孩子之后道歉就行,華盛頓大學教授戈特曼有一個5:1比例的經典研究:做5件好事才能彌補一次壞話或者壞事造成的傷害!
所以家長們忍住脾氣想發(fā)火的時候,走到陽臺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親生的,親生的,不要再吼孩子了!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