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一個退休局長的演講在網(wǎng)絡上火了!
他是前遼寧省盤錦市教育局的局長魏書生。演講里,他說了一段似乎讓網(wǎng)友們大跌眼鏡的話:
盤錦市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務勞動。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是,不能停下來。
通篇演講中,他沒有談考試,講學習成績,而是強調(diào):
“頭等大事,是承擔家庭責任……一定要用行動去心疼父母,能承擔家庭責任,從小承擔。”
魏局長的話一出,贏得了網(wǎng)友們的點贊,也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反思,因為生活里很多父母真的是舍不得讓孩子做家務。
之前,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視頻。
一個老師故意把掃帚和簸箕放在教室門口,她想看孩子們看到這一幕會做如何的反應。
上課鈴聲響了,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走進教室,門口堆的掃帚和簸箕很明顯,他們都看到了,可他們沒有一個人彎腰收拾,而是選擇繞了過去。最后,老師只能自己無奈地把掃帚和簸箕收拾起來。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我想說,這一幕很扎心!
為什么我們的孩子不愿意彎腰去收拾?因為他們沒有這個“幫忙”的習慣,從來都是別人幫他們做好一切。上學前,他們只負責快樂。上學后,他們只需要好好學習。
家務,能夠折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2
微博上曾有一個熱搜,說的是深圳的一所小學的校長,放學后,站在校門口監(jiān)督學生,要求學生自己背書包。
有一個老奶奶,已經(jīng)兩鬢斑白了,可那沉重的書包,還是在她的肩膀背上。校長笑著把書包從她的肩膀上拿下來,遞給旁邊的孩子,讓她自己背。
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有責任心的關(guān)鍵一步。
可放眼望去,在去學校的路上,送孩子的大部隊,書包都是在接送孩子的家長身上,而孩子只負責玩耍。
你幫的了孩子一時,幫的了孩子一輩子嗎?
我一個朋友跟我說過一件事,有一天送女兒上學,走到學校才發(fā)現(xiàn)書包沒有帶。女兒埋怨她,她很生氣,背書包上學的是女兒,怎么就怪她了,女兒振振有詞地說,每次都是你提書包的。
要給這件事評理,當然是怪我的朋友。上學的是孩子,書包是孩子上學的裝備,應該是她自己背著,你卻越俎代庖,不怪你怪誰呢?
你一直幫孩子做,孩子當然不認為那是自己的事。家長不放手,孩子不僅長不大,還不懂得感恩。
孩子長大,并不是一時,也不是一夜,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去經(jīng)歷一些事。
在父母的庇護下,他們不知道被雨淋是什么滋味,怎么會想著下雨天要帶傘?不知道做一頓飯有多辛苦,怎么會對做飯的父母說一聲“謝謝”。
孩子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會成為一張什么顏色的畫,全憑父母去涂色。
前幾天看過一個新聞,讓人很震撼。
上海有一個82歲的丁阿婆,她準備告自己的兒子,因為兒子好吃懶做,不肯出去工作。
丁阿婆的兒子大衛(wèi)48歲了,從小就是學霸,畢業(yè)同濟大學,后來又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拿到了工程碩士學位??蛇@個讓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卻在回國后,不肯工作,白天睡覺,晚上玩游戲,過著啃老的生活。
丁阿婆的退休金只有3500元,她還患有尿毒癥,一周做三次公交車去透析。
面對記者的鏡頭,她后悔地說:“我教育不對,樣樣包辦,他從小樣樣現(xiàn)成的,依賴習慣了……”
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可孩子愛父母,卻是需要教育的。
讓孩子做家務,在家庭中有參與感,他們有責任感,也會明白父母的不已。
3
父母愛孩子則為之計深遠。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做家務,也是出于愛。小時候,擔心孩子做家務磕著碰著自己,大了怕耽誤孩子的學習。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立體的,成績好并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標準,更何況,好好學習也是為了將來能夠好好生活,可一個連打理自己生活能力都沒有的人,如何去好好生活呢?
“神童”魏永康,2歲識字1000多個,4歲讀完初中課程,8歲上重點中學,13歲考上重點大學,17歲大學畢業(yè)后,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
可謂是一路開掛,前程似錦。但他卻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孩子,上大學時,他的頭發(fā)還是媽媽幫他洗,為了不耽誤兒子學習,還給他喂飯。
讀研究生時,媽媽無法陪讀,他需要獨立生活。
于是,問題來了,他無法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冬天時,他還穿著單衣,涼拖去逛天安門。
因長期生活無法自理,知識結(jié)構(gòu)也不適應重農(nóng)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模式,讀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被勸退了。
魏永康只會好好學習,卻無法做到獨立生活。媽媽把他照顧的有多好,他跌倒的就有多疼。
聰明的父母都懂得讓孩子做家務,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先苦其心志,老其筋骨”,孩子才能被“將大任”。
正如盤錦市教育局的這個老局長所說,一個孩子只有從小心疼父母,長大才能知道心疼老百姓。
而讓一個孩子心疼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只有讓他們知道父母有多辛苦。
網(wǎng)上曾風靡過一篇作文《我的媽媽》,一個孩子在作文里寫自己的媽媽是一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作文一出,有多少媽媽跟著一起傷心落淚,自己為了照顧這個家,洗手做羹湯,卻成了孩子眼里沒用的人。
有一次,我偏頭疼犯了,只能躺在床上睡覺。一覺醒來,天黑了,我一驚,孩子們該餓了。沒想到,女兒做了一鍋西紅柿雞蛋面,自己和弟弟吃過了,還給我留了一些。
我當時特別感動,女兒的一席話更是觸動了我:
“媽媽,你平時說湊合吃西紅柿雞蛋面,我以為很簡單,沒想到這么難。做菜真的是辛苦啊?!?/section>
之前,女兒除了收拾自己的房間,可她不會插手廚房的事,自從做了西紅柿雞蛋面后,她信心大增,到了周末,就想跟著我學做菜。
上個月她過生日,邀請同學來吃飯,自己親自下廚做了菜,特別的驕傲,說自己以后是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子。
4
平時生活中,讓孩子多參與家務勞動,會養(yǎng)出一個勤勞的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而且,也愿意伸手幫助其他人,成為一個善良而有愛的孩子,這個性格也會讓他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聽說過一個故事,有個公司招聘,有一位年輕人在面試結(jié)束后,又拿了一把錘子回來,把面試坐的那一把凳子上的釘子給修好了。
而他就是最后唯一一個面試成功的人。
正是這個小細節(jié)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品質(zhì),在工作上,工作出色是一個方面,而一個人的品質(zhì)是同等重要。
正所謂,播種一個行為,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會收獲一種個性。播種一種個性,你會收獲一種命運。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不會減少他們的快樂,也不會耽誤學習,反而是一種很好的實踐學習。
小小家務事,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自信,責任心,最重要的,還可以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辛苦,父母們何樂而不為?
往期閱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