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曠達,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心胸開曠,想得開。”在《詞源》中解釋為“心胸開曠,舉止無檢束?!碧K東坡的確如此,這種身處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種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達觀胸懷,又始終不放棄對人生的熱愛,對美好事物追求的態(tài)度,就是蘇軾曠達精神的所在。
一、蘇軾曠達精神的表現(xiàn)
蘇軾的曠達精神表現(xiàn)在許多方面,他對政治榮辱、對家庭的磨難離散、對自身生活、對后學(xué)僚屬等方面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出他的這種胸襟。
對待政治榮辱
對政治榮辱,蘇軾一直保持著寵辱不驚的態(tài)度。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蘇軾同弟弟一道,在父親的帶領(lǐng)下進京應(yīng)試,順利通過了舉人考試。第二年參加禮部考試,居第二名,在復(fù)試中,以“春秋對義”獲得第一。嘉佑二年(1057年)三月宋仁宗殿試,蘇軾與蘇轍同科進士及第,當(dāng)時的元老重臣歐陽修、韓琦、富弼等都以國士之禮對待年輕的蘇軾,但蘇軾并未以此自衿。而對自己一貶再貶的人生遭遇,他也未哭天搶地,絕望消極。熙寧七年九月至熙寧九年十二月蘇軾任密州太守時,是蘇軾心情非常沮喪的時期,但正是生活的艱辛,使他寫出了成功的佳作。蘇軾的詞作在這一時期有了重大的發(fā)展,形成了他豪放的詞風(fēng)。如《江城子
當(dāng)蘇軾五十多歲時,新黨再度執(zhí)政。公元1094年,蘇軾被貶為寧遠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葜荩駨V東惠陽,在大庾嶺以南,當(dāng)時屬瘴癘蠻荒之地。從此,開始了他晚年長期的流放生活。但蘇軾并沒有哀號悲嘆。雖然“兄弟俱竄,家屬流離”,但蘇軾的心情也只是“隨緣委命”“超然自得,不改其度”(《與程德孺書》)。他把心力傾注在當(dāng)時的政事和百姓生活上。在惠州時,他寫下了如下詩句:“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保ā痘葜菀唤^》)“白頭蕭散滿霜風(fēng),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保ā犊v筆》)在詩句中,看不見愁苦。風(fēng)物美,讓他樂而往鄉(xiāng);春睡猶美,“失意之人作曠達語”(紀(jì)昀批語)。他這樣曠達,以致當(dāng)時宰相章惇見此詩,認(rèn)為蘇軾太“安穩(wěn)”,將蘇軾遠貶儋洲。(曾季貍艇齋詩話》)
蘇軾的家庭生活,也隨著蘇軾的遭遇幾經(jīng)曲折。他的三位妻子都先他而去,原配王弗年僅二十七歲就病逝了,續(xù)配王閏之于元佑八年(1093年)病逝于京城、,終年四十六歲,侍妾王朝云在蘇軾晚年的流放生涯中,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在惠州,三十四歲的王朝云因患瘟疫去世,這對五十九歲的蘇軾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蘇軾與弟弟蘇轍,手足情深,他倆從小一起讀書,一起承受父訓(xùn),一起出游長安,共赴科舉,同科中舉,當(dāng)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時,子由多方營救,愿捐納自己的職位為兄長贖罪。結(jié)果,蘇軾被貶黃州,子由也遭貶,兄弟兩人長期不得相見。政治理想的一致,生活意趣的相同,兄弟二人,同心同德,互相唱和,互相友愛,在蘇軾的詩集中,和子由唱和的詩,以及懷念子由的詩,舉不勝舉。如:《初別子由》、《九月微雪懷子由弟二首》、《病中聞子由不赴商州三首》、《歲暮思歸寄子由弟三首》、《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別子由三首》、《子由生日》、《書子由夢中詩》、《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蠶市》、《和子由苦寒見寄》、《和子由論書》《沁園春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滿江紅懷子由作》……詩中無不體現(xiàn)出對弟弟真誠的牽掛和友愛,表現(xiàn)他與弟弟的深沉情誼和兄弟間的共同命運。在詩中,蘇軾以他兄長的寬廣心胸,曠達的精神,“任性逍遙,隨緣放曠”(《論修養(yǎng)帖寄子由》),感染著弟弟同逆境斗爭。“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保ā缎脸笫辉率湃占扰c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黃葉山川知晚秋,小蟲催女獻功裘。老松閱世臥云壑,挽著滄江無萬牛?!保ā肚锼技淖佑伞罚S绕涫且婚牎端{(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最能見其曠達心胸。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詞中,作者勾勒出皓月當(dāng)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意境,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zhuǎn),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在詞末,親人間的歡聚既不能強求,當(dāng)此中秋月圓,則唯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亦足以慰情。兩句據(jù)南朝宋人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轉(zhuǎn)出更高的四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fā)出深摯的慰問和祝愿,給全詞增添了積極奮發(fā)的意蘊,由感情轉(zhuǎn)入理智,化悲怨而為曠達。
在對待自身生活方面,初到黃州,“癛入既絕,人口不少,私甚憂之?!保ā洞鹎靥摃罚┒?,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市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親友,無一處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答李端叔書》),“只有靠躬耕田畝,“但痛自節(jié)儉,日用不得過百五十,每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掛屋梁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別貯用不盡者,以待賓客”。(《答秦太虛書》)寫得辛酸、幽默,苦中有樂,深切感人。公元1097年4月,蘇軾被貶為瓊州(今海南省海口市)別駕昌化軍安置,當(dāng)時蘇軾已62歲了,處境也更為惡劣。親人只有幼子蘇過同行。當(dāng)時海南島的生活比惠州還要惡劣得多。生活條件極為艱苦,如非被認(rèn)為罪大惡極,惟恐其仍得生還,一般不至被貶逐到這樣險僻的地方。蘇軾深知“浮瘴海以南遷,生還無期”(《昌化軍謝表》),他自己也作了死別的準(zhǔn)備,“今到海南,首當(dāng)作棺,次當(dāng)作墓,乃留手疏與諸子,死則葬海外?!保ā杜c王敏仲書》)。等待蘇軾要過的儋州生活果然是“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與程秀才書》),連生存都困難。
在艱苦的條件下,蘇軾一面遍和陶淵明的詩,作《和陶詩一百二十首》,一面潛心做學(xué)問,他修改和完善了黃州期間所作的《易傳》九卷,《論語說》五卷,又寫了《書傳》十五卷、《志林》五卷。
蘇軾將生活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對管家理財、烹飪飲食、醫(yī)藥保健、種花養(yǎng)魚等都頗有研究,如他的《養(yǎng)生訣》介紹的“盤足,叩齒三十六通,握固”按摩兩腳心,“梳頭百余梳而臥”的確是很好的養(yǎng)生之法。還有《學(xué)龜息法》、《求醫(yī)診脈》、《治內(nèi)障眼》,服用生姜、茯苓、地黃均有文字。蘇軾還是一個美食家,對煎茶釀酒、佳肴烹制、粗糧細作均有講究,他寫有《飲酒說》、《漱茶說》、《煮魚法》(即后世的東坡魚)、他發(fā)明的“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羹”、“東坡餅”至今還保留在中國傳統(tǒng)的菜譜里??梢哉f,正是在這寫大大小小的認(rèn)識問題、生活問題上,蘇軾表現(xiàn)出了他對人生的獨特領(lǐng)悟,表現(xiàn)了他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所具備的真實性情。我認(rèn)為這同樣是蘇軾曠達精神的表現(xiàn)。
蘇軾于熙寧四年(1071年)任杭州通判時,與太守陳襄的關(guān)系很好。陳襄決定修復(fù)錢塘六井,蘇軾積極支持。當(dāng)六井修復(fù)完工,蘇軾又寫了《錢塘六井記》,對陳襄的功德進行表彰:“明年春,六井修畢,而歲適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罌缶貯水相餉如酒醴。而錢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龍山,北至長江,鹽官海上,皆以飲牛馬,給沐浴。方是時,汲者皆誦佛以祝公?!碑?dāng)陳襄任滿離杭時,蘇軾寫詞相送《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
“嗟此本何常,聚散實循環(huán)。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區(qū)寰?!保ā洞雾嵑蛣⒕┱资滞ぶ魇咎圃分形锷⒘髅耖g劉購得之》)
蘇軾在徐州任職時,文學(xué)成就已相當(dāng)出色,因而在知識分子中享有越來越高的聲譽。不少文人學(xué)士紛紛投書,向他求教。遠在大名府(今河北大名東北)的黃庭堅給蘇軾寄來書信和兩首古風(fēng),表示愿列在蘇軾的門下,秦觀進京應(yīng)舉,專程到徐州拜見蘇軾,還寫詩說:“我獨不愿萬戶侯,唯愿一識蘇徐州?!标搜a之、張耒、陳師道、李
“烏臺詩案”后蘇軾被貶官黃州,廢棄閑散,困匱乏食,他“焚筆棄硯”,即使親友也少通書信,但仍與文學(xué)后進書信不斷?!洞鹄钫?/span>玘書》、《答李端叔書》、《答秦太虛書》、《答陳師仲書》等,給他們以很大的激勵。蘇軾貶官到儋州,仍然勤學(xué)不倦,寫了許多詩文,與此同時,他還將自己的學(xué)識毫無保留地傳給了瓊崖后學(xué)。先后到儋州向他求學(xué)的有瓊州人姜唐佐、潮州人吳子野、儋州人黎子云兄弟、符林等。宋朝建國以來的一百多年里,瓊崖地區(qū)沒有一個人進士及第,經(jīng)蘇軾指導(dǎo)后不久,姜唐佐于大觀三年(1109年)終于考中進士。直到素食去世前不久,他從海南回到北海,看到了廣州小吏謝民師的詩文,立即愛不釋手,以至“觀之熟矣”。他與謝民師并“無一日之雅”,但覺“傾蓋如故”。他寫了《答謝民師書》,在信中對其作品作了很高的評價,并傳授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主要經(jīng)驗。
二、蘇軾曠達精神形成的原因
曠達,是一種高超的精神境界,蘇軾為何能臻此境?
首先,蘇軾的作官意識在不斷淡化。蘇軾雖有求取仕進之心,特別是年輕時,“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但他跟許多人相比,一開始就不是很熱衷。蘇軾考中后,給考官梅堯臣的書信《上梅直講書》,顯得格調(diào)高潔,氣度雍容,不卑不亢,沒有急切求官的意思。有這個思想基礎(chǔ),他在仕途受挫時,才不會郁郁寡歡,而且在遭受挫折之后,對社會的黑暗,官場的混濁,有了切身體會,對仕進便更加淡薄。黃州之后,他對別人百般鉆營拼命奪取的東西——官職,便一辭再辭,朝廷先后升任他為起居舍人,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他都上奏一再辭免。正因為此,他在日后不斷遭貶,打擊日甚時,才未在心理上形成極大反差,沒有重大的失落感,也沒有了不起的痛苦。而且他能隨緣自適,苦中作樂??梢哉f,不斷地淡化作官意識,是他曠達的思想基礎(chǔ)之一。
其次,蘇軾有一定的民本思想,平等觀念。他在貶所,與下層民眾相處時,他從未以曾為高官,曾經(jīng)闊過自居;從未以高人一等的文化人自居。他與當(dāng)?shù)孛癖娤嗵?,相得甚歡。在黃州時,他與賣藥者、開酒店者、漁樵均有交情,離開黃州時,他寫道:“好在堂前細柳,應(yīng)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文老,時與曬漁蓑。”(《滿庭芳·歸去來兮》)。囑咐鄰里莫折堂前細柳,懇請文老時時為曬漁蓑,言外之意顯然是自己有朝一日還要重返故地,再溫習(xí)一下這難忘的生活。貶到海南,他與黎人十分和諧,他在詩中的子云、威、徽、先覺四個姓黎的好朋友。在儋州,其《和陶勸農(nóng)六首》中寫道:“咨爾漢黎,均是一民”,反映漢黎兩族,同是一家,“華夷兩樽合,醉笑一杯同”(《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這樣一種民族平等思想,出之九百多年前的蘇軾之口,確實難得。在貶所,他看到了人民生活的艱難,人民感情的淳樸,人們自食其力的可貴。在缺吃少穿,不會自命風(fēng)雅,高論國運的人民中,他親身感受到了他們對自己的熱情幫助和由衷的尊敬。他認(rèn)識了人民,而且在詩中反映出來。當(dāng)故人問海南風(fēng)土人情如何時,“東坡云:‘風(fēng)土極善,人情不惡’?!保ā抖蔟S閑覽》)
第三,在認(rèn)識論上,他的思想有諸多辯證法因素,深受儒釋道的影響。儒家思想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孔子的“不怨天,不尤人”“道不行,乘桴浮于?!睂μK軾都有深遠的影響,老莊思想特別是莊子,對蘇軾影響頗大。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認(rèn)為對立的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zhuǎn)化。蘇軾少年時就愛好莊子的文章,后來又喜和僧人來往,在生活上他認(rèn)為“游于物之外”則“無所往而不樂”(見《超然臺記》),要求以安然的態(tài)度應(yīng)物,“聽其所為”,而“莫與之爭”(見《問養(yǎng)生》),則更多地表現(xiàn)了佛、道二家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灑脫態(tài)度。在《前赤壁賦》中,蘇軾寫道:“客亦知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碧K軾在這里論述的是“變與不變”。這種理論既有辯證法的因素,又有老莊相對主義的成分,正因為用這種觀點看待宇宙的萬事萬物,作者的悲怨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脫,共同去擁抱大自然,從大自然中去尋求精神寄托。他能從客觀上觀察事物,能透過個體看總體,透過局部看全局,能看見事物的相互轉(zhuǎn)化,以個人遭遇而言,那就得之不足喜,失之不足憂了。這種情懷,突出地表現(xiàn)于他在黃州寫的《定風(fēng)波·沙湖道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陽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庇旰笫乔?,晴后又是雨,如此相因相生,在不停地運動變化,何必自囿于一端呢?這樣觀察事物,他便能超脫出來,進入曠達之境。
三、蘇軾曠達精神的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