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中華文明大講堂》開講的時候,將適逢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到來之際。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節(jié)日,原本是為去邪禳毒、防病消災而設。但端午節(jié)最廣泛的意義、也是幾千年來人們的共識是紀念我國戰(zhàn)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此后每年的這一天,當?shù)乩习傩斩加弥裢惭b上米,投入江中祭奠他。從漢代開始,又演變成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一、屈原傳奇
屈原生活在戰(zhàn)國后期。在楚國,他生活在楚懷王和楚頃襄王時期,這是楚國歷史上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在戰(zhàn)國的大環(huán)境中,屈原又生逢“合縱”、“連橫”斗爭最為尖銳、激烈的時候。戰(zhàn)國七雄中,秦、楚、齊三國國力最強(秦國改革徹底,軍事力量最強;齊國濱海,最為富庶;楚之疆域最大),都具有兼并六國、統(tǒng)一天下的條件。三國中又以秦、楚斗爭最為尖銳。屈原的一生始終處在時代斗爭的漩渦之中。
屈原年輕時頗有才干,“博聞強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史記》),再加上他出身于王室公族(當時楚國有屈、景、昭三氏同為公族),所以,大約在他23歲左右,被封為“左徒”之職,其地位僅次于“令尹”(楚相)。屈原在擔任左徒期間,“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史記》),擔負著楚國的內(nèi)政改革和外交事務。屈原對內(nèi)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則主張“聯(lián)齊抗秦”,統(tǒng)一中國。這是屈原受到楚王信任,努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以圖有所作為、實現(xiàn)“美政”的時期。
但是幾年之后,屈原被楚懷王疏遠了。懷王曾令“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跖枨健!边@是說屈原受懷王重托,起草改革憲令。而代表舊貴族集團利益的上官大夫想探知憲令的內(nèi)容,屈原不告訴他,上官大夫試圖搶奪,兩人之間爆發(fā)了激烈的斗爭。后來上官大夫到懷王那里進讒言,挑撥懷王與屈原之間的關系,懷王輕信上官大夫的話,疏遠了屈原。
懷王死后,頃襄王繼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包括屈原)對頃襄王和子蘭當初鼓動懷王赴秦之約而導致懷王死于秦,楚國蒙受奇恥大辱,十分憤慨,對頃襄王和子蘭頗有怨憤之辭。于是“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被逐出郢都,放逐在江南長江及沅湘流域荒野之地,過著長期的飄泊愁苦的生活。他沿江而下到過鄂渚(今湖北武漢市)、陵陽(大概在今安徽境內(nèi)),再折返溯江而上過洞庭,到辰陽、溆浦(均屬今湖南?。龠^洞庭到達汩羅江畔,歷時二十年。然而,正是因為流放,使得屈原廣泛地接觸了底層的人民群眾,也接觸了豐富生動的楚國民間文化,從而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光輝的詩篇。詩人的不幸,正是文學史的萬幸,人生的悲劇造就了一個偉大的詩人。
二、楚辭之花
屈原不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大量的具有楚國地方特色的詩歌。漢成帝時期的劉向,把以屈原的詩歌為代表的楚國作家的作品匯編成集,題名為《楚辭》,后世就以“楚辭”作為屈原作品的代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離騷》等作品。
《離騷》,這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我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一篇光輝千古的杰作,詩中體現(xiàn)了詩人對理想的追求,對邪惡勢力的憎恨和對祖國、對人民的熱愛。全詩洋溢著政治熱情,充滿了豐富的想象,采用了奇特的象征,運用了巨大的夸張,有著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同時以香草美人作比喻,代指君臣政治上的協(xié)調(diào),從而構成龐大的比興體系。詩中還大量運用當時的楚地方言,“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有著鮮明的楚民族特色,是楚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耙嘤嘈闹瀑猓m九死其猶未悔”、“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是這首詩中的名句。
《湘君》、《湘夫人》以舜帝與二妃的傳說為題材,寫出了“湘君”與“湘夫人”的深深愛戀和苦苦相思,是中國古代最具藝術意味也最為感人的愛情詩。傳說堯帝將帝位禪讓給舜,并且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與舜為妃。后來舜帝南巡安撫少數(shù)民族,死于蒼梧,葬在九疑山。二妃因牽掛、思念舜帝,便南下瀟湘千里尋夫。當她們得知丈夫已死,傷心的淚水灑落在竹叢中,竹葉為之盡斑(后世稱之為斑竹,又稱湘妃竹)。隨后二妃也投水而死,化為湘水女神。屈原依據(jù)這一傳說,在《湘君》、《湘夫人》中塑造了對愛情無限忠貞的一對青年男女的美麗形象。同時,作者將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思想情感糅進人物形象中,將兩首詩變?yōu)槭俚闹黝},顯得格外凄婉、沉郁。同時又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詩歌中以香草美人比喻君臣遇合的傳統(tǒng)?!断婢芬辉妼懴娣蛉说却婢断娣蛉恕穭t是寫湘君期待與湘夫人約會,但陰差陽錯,他們卻難以聚首。
再看《國殤》。《小爾雅》曰:“無主之鬼謂之殤”,國殤:死于國事者,亦即為國捐軀的無名烈士。這首詩成功塑造了一位剛強勇武、以身殉國的令人崇敬的愛國英雄形象,也是追悼所有為國犧牲的將士的挽歌。它寄托著屈原的愛國精神,今天讀來,依然能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和犧牲精神?!秶鴼憽放c“九歌”中其它篇章的藝術風格不同,聲調(diào)激越、鏗鏘,風格剛鍵、豪放、蒼涼、悲壯,完全是寫實的。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開篇略去任何敘述,如同運用電影特寫鏡頭,直接描寫在主帥指揮下的楚國士兵和秦兵拼死戰(zhàn)斗的激烈、緊張場面。
譯詩:手執(zhí)吳國長戈?。砼ゆz甲/戰(zhàn)車輪軸交錯?。瘮澄叶瘫鴱P殺/旌旗遮蔽日光啊/敵如烏云低壓/勇士爭先殺敵?。瘉y箭交相穿下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楚軍陣地被秦兵攻陷,主帥車騎受傷,但他仍堅定地指揮著戰(zhàn)斗,直殺得天怨神怒,最后與敵人同歸于盡,與戰(zhàn)士們一同倒下,壯烈犧牲在戰(zhàn)場之上。這一段具體寫主帥指揮戰(zhàn)斗直至犧牲時的情景。
譯詩:敵軍竄犯陣地啊/又踐踏我們?nèi)中校阕筮咈夞R陣亡?。因壺摿说秱囕喯萦趬m埃啊/戰(zhàn)馬跌倒泥漿/你親手揮動大槌?。薜脩?zhàn)鼓震天響/上天正在怨恨?。耢`也已盛怒/一戰(zhàn)拼殺殆盡?。瘲壥爸?/span>
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這一段是對楚國陣亡將士的哀悼和對其精神的歌頌。
譯詩:出征就不再回來啊/上陣就一往不返/平原一望無邊?。畧龅缆愤b遠/你依然挾著強弓啊/猶自帶著長劍/雖然身首分離?。倚暮敛桓淖儯悴焕⑽渌嚦喊。鏆飧欧欠玻銊倧妶砸闵w世?。豢闪枞枨址福闵眢w縱犧牲?。耢`永不消散/你魂魄與眾不同?。L為百鬼典范
屈原以他的人生經(jīng)歷和詩歌作品,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樹立起一座豐碑。他的人格、他的品質(zhì),凝聚成一種精神,這就是“屈子精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ㄒ唬檎胬矶笏鳌G錾碣F族,卻不安于既得利益,堅持改革的理想,畢生追求“舉賢授能”的“美政”,亦即改革內(nèi)政,實行法治,振興楚國,進而由楚國來統(tǒng)一全中國。
?。ǘ┕廨x峻潔的人格。按常理,以屈原的身份完全可以在楚國舊貴族把持朝政的環(huán)境中隨波逐流,但他卻不與腐朽的舊貴族集團同流合污,由此而受到黑暗勢力的殘酷迫害和打擊。屈原沒有低頭,他奮起揭露舊貴族,同他們作斗爭,正是在這一斗爭中體現(xiàn)了他“雖九死其猶未悔”的高尚人格。
?。ㄈ┏嗾\的愛國精神。在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朝秦暮楚”是常見的選擇,是一種社會風氣。但屈原熱愛故鄉(xiāng),熱愛人民,深信“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并且把熱愛楚國與熱愛華夏民族統(tǒng)一起來,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屈原走了,端午節(jié)還在;楚國早已統(tǒng)一于華夏大家庭了,但“楚辭”還在。在西漢,文人深受楚辭的影響,創(chuàng)造了太平盛世標志性的文學樣式——漢賦,漢賦華麗的詞藻、鋪張揚厲的形式,都是直接學楚辭,因而被稱為漢代“辭賦”。后來,楚辭又成為文學的代名詞,如毛主席詞“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里的“騷”就是指屈原的作品《離騷》。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受楚辭排比、夸張手法的影響,又產(chǎn)生了駢體文,講究對仗,講究修辭;而在齊代永明年間產(chǎn)生的“永明體”詩歌,講對仗、講平仄、講押韻,又直接影響了唐代格律詩(律詩、絕句)的產(chǎn)生。從某種意義上講,導致了唐詩的繁榮,更不用說以“香草”、“美人”為特色的宋詞了??梢赃@樣說,在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文化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長江流域文化影響了中國人的文學。其中,屈原和楚辭功不可沒,所以,國學大師王國維說:“楚之騷,漢之賦,六代子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保ā端卧獞蚯?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序》)楚辭是“一代之文學”、駢體文是“一代之文學”,唐詩、宋詞、元曲都是當時的“一代之文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