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吳興閔氏:吳興閔氏,據(jù)《晟舍鎮(zhèn)志·人物》記載,遠祖為孔子弟子、“篤圣”閔子騫,汴梁人,至宋南渡時始遷吳興晟舍,始遷祖為將仕公,傳至第八代閔珪,吳興閔氏始大盛。
據(jù)《吳興閔氏宗譜》,從將仕公至閔珪的世系是:
將仕公(1)——德淵(2)——天福(3)——遜(4)——性(5)——綬(6)——節(jié)、復(7)——珪、瑹(8,閔節(jié)之子),珵(8,閔復之子)
閔珪(1430-1511),字朝瑛,天順八年進士,弘治七年遷南京刑部尚書,不久召為左都御史。劉瑾用事,連章乞歸。年八十二卒,贈太保,謚莊懿。著有《閔壯懿公詩集》、《文集》,《明史》有傳。閔珪與李東陽同年進士,并有深交,李東陽《十同年圖序》曾敘及閔珪。
至萬歷時期,閔珪的玄孫閔一范、閔振業(yè)、閔振聲(一作閔聲,系同一人),始有以刻書為業(yè)者;閔氏套印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閔齊伋、閔齊華,為閔一范之子;閔夢得,為閔一范的長子,官至兵部戎政尚書,襄助齊伋、齊華刻書;閔元衢、閔元京,乃是閔一范侄子。閔氏套版就是從振業(yè)、振聲、齊伋、齊華這兩代興盛起來的,時間在明代萬歷、天啟時期(詳見下表)。
上海圖書館家譜室的《吳興閔氏宗譜》,對于閔氏一些刻書者的生平還有簡要的介紹,特別是關于閔氏刻書者的生卒年的記載,是難得一見的重要材料,現(xiàn)摘抄其要者如下:
閔一范,字仲甫,號龍池。子六:文齊、夢得、齊商、齊華、齊伋、齊言。生于嘉靖辛丑(1541),卒于萬歷癸未(1583)。邑廩生,以春秋舉萬歷癸酉浙江鄉(xiāng)試,登庚辰進士,歷官湖廣岳州府巴陵縣知縣。
閔一栻,字景修,號荊巫,生于萬歷乙亥(1575),卒于崇禎庚辰(1640)。邑庠生。
閔振業(yè),道慶,繼子,字隆仲,號華釜,又號瞻臺,郡庠生,入太學,萬歷已未,授按察司經(jīng)歷,終本生嚴宜人養(yǎng),未謁選,崇禎庚午,嚴宜人以壽終,辛未公亦卒。生于萬歷丁丑(1577),卒于崇禎辛未(1631)。
閔聲,字毅甫,號駿有,又號雪蓑??[生,以春秋舉崇禎壬午浙江鄉(xiāng)試副榜。生于萬歷丁酉(1597),卒于康熙庚申(1680)。
閔光瑜,字韞孺,號韞如,邑庠生,生于萬歷庚辰(1580),卒于順治戊戌(1658)。
閔于忱,字丹叔,號瑤臺,生于萬歷癸未(1583),卒于崇禎癸未(1643)。
閔繩初,世文長子。字維始,號玄宰,生于隆慶辛未(1571),卒于天啟癸亥(1623)。
閔元京,閔世寵長子,洪泰,世寵次子,字子京,郡庠生,入太學。生于萬歷庚寅(1590),卒于崇禎辛巳(1641)。
閔元衢,字康侯,號歐余,生于萬歷庚辰(1580),卒于順治年。
利濟寺觀音搬家的傳說
-①-
傳說在元朝末年,晟舍閔氏已是名門望族,書香宅第。而且喜歡修橋筑路,行善積德,閔家老爺在鄉(xiāng)里之間有善人名聲。為了使子孫后代在仕途上有所建樹,以便報效朝廷,耀祖光宗,他夢想著覓得一快風水寶地,作為自己百年之后福蔭子孫的墓穴。
青田劉伯溫精熟天文地理,周易數(shù)術(shù)。劉伯溫平素喜歡云游山水之間,觀察山川地理。劉還精熟天空星象,善于洞察世事變幻。某年春月,劉伯溫游覽至烏程晟舍地界,聽來百姓說閔氏行善,便去探訪。
閔老爺早就聞知劉伯溫是當世奇才,只是無緣結(jié)識。今日見他前來拜訪,心中大喜。親自出門迎接,果然見劉先生相貌非凡,談吐脫俗,便盛情款待,并騰空一室請伯溫先生留住家中。劉伯溫在閔宅一住就是個多月。白天出去游玩,有時步行,有時雇上小舟,常常盡興而歸。晚上與閔老爺舉杯對飲,談論世事和風土人情。閑談之中,閔老先生想為自己身后覓一處寶穴的心思慢慢向劉伯溫透露了。
春夏交替季候,劉伯溫從苕水游賞美景歸來,已是黃昏時分。閔老爺依然酒菜招待,兩人又喝了個八分醉意。劉伯溫說:“我來府上快二個月了,已然打擾不小。承蒙老先生誠意挽留,無以答謝,近日我將啟程吳中訪游,我已勘得風水冢穴一處,若能得此寶地,閔氏后代仕途則不可限量?!遍h老爺聞言大喜,忙問寶地在何處,“明天您老自會知曉”,劉伯溫隨后即和衣人睡。
夜間一場風雨。次日太陽二丈高時,還不見劉伯溫起床。閔老爺吩咐管家去請劉先生起來用早餐,管家到劉伯溫的臥室一看,并無人影,問及其他家人,都說不知去向。閔老爺拆開一看,上面寫有:“我今日赴吳中,為趕路程,三更即起身,請怒不辭而別。所說的寶穴,乃利濟寺觀音院之地皮,您老可依計而行,必可如愿以償······多日打擾,后會有期”,閔老爺讀完書信,心中暗喜,不禁連連感嘆:“這真是遇到了曠世高人呵!”
-②-
利濟禪寺是古代湖州四大禪林之一,被人們譽為“水鄉(xiāng)佛國”。觀音院是利濟寺的下院,相距僅數(shù)百米之遙,善男信女求子求福,香火旺盛。一夜雷雨過后,晟溪田野間的空氣非常清新。“觀音菩薩不見了,觀音菩薩走掉了”,清晨,晟舍街上的人們都在傳遞著這樣一個訊息。這一天正是農(nóng)歷六月初一,附近村莊的信士都要上利濟寺和觀音院燒香,而觀音菩薩突然不見了的消息,很快傳遍街巷村尾,人們一邊紛紛議論,一面四處尋找。
到了燒午飯時分,有人發(fā)現(xiàn)隔離觀音院河港不遠處有一件東西在閃爍金光,趕忙過去觀看,原來是觀音菩薩端坐在這塊地上,太陽光照射金身上,熠熠閃光。更令人驚奇的是,下了一夜雷雨,田野四處濕漉,而觀音菩薩端坐的四周幾平方地,干燥如久旱之地。人們趕忙把檀香木雕成的觀音像請回觀音院,焚香禱告,祈求平安。
閔老爺子見劉伯溫的計謀果然高明,心中暗自歡喜。他不露半點聲色,悄悄召集用重金從外地雇來的兩名武夫,叮囑他們?nèi)绱诉@般,開始實行下一步的計謀,幾天之后,晟舍鄉(xiāng)里便流出觀音菩薩要另擇他址的消息,各種傳言紛紛。
-③-
又是一夜雷雨,觀音院里的觀音大士再次離家出走。人們這次沒有先前那樣驚慌。他們分頭尋找,不多時又在上次的地塊找著了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二次雨夜飛走,并在同一地塊落座,這是非同尋常的大事。地方長者和鄉(xiāng)紳會同觀音院主持議事,一致認為觀音大士必定看中了那快地方,于是決定遷址重建觀音院。
主持打聽到這是閔氏的地塊,與鄉(xiāng)紳同到閔府商談購買地皮事宜。閔老爺連聲說這是善舉,滿口答應。住持問到地塊價格時,閔老爺呵呵笑道:“我家這塊地連同周圍農(nóng)田,將近有二十畝面積 。觀音菩薩既然看中這塊地,這是閔家的福氣。老夫不收分文,愿意全部奉送,只是拆除后的觀音院舊址的二三畝地,是否可歸屬我閔家所有,當是以地換地?”住持與鄉(xiāng)紳聽后立即答應。他們原以為要買下這地塊,價格一定很高。想不到閔老爺子如此爽快,連連贊賞閔氏是向善人家,觀音菩薩必定保佑閔氏興旺發(fā)達。當下簽訂契約文書、雙方畫押,拍板成交。
觀音菩薩親自選址搬遷的消息很快在方圓數(shù)十里之間家喻戶曉,搬遷工程很快動工。殷富之戶紛紛捐獻善款,平民百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兩年之后,新建觀音院落成,香火綿延不絕。
五年之后,閔老爺壽終正寢。閔氏家人將其安葬在利濟寺觀音院舊址,石龜石獸護墓,栽以松柏,莊嚴肅穆。
這塊地基真是風水寶地,閔氏后代果然出了很多高官。
團結(jié)世界閔氏宗親 凝聚中華閔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