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刻本《檀弓》
出現(xiàn)于蒙元時期的多色印刷技術(shù),到有明一代逐漸發(fā)展成熟,并在大明萬歷年間達到一個頂峰,其中的佼佼者是浙江吳興(今湖州)閔氏、凌氏兩家書坊刻本。閔氏“松筠館”書坊,始于閔齊伋,所刻經(jīng)、史、子、集無所不有;而凌氏刻書則偏重子、集、戲曲、小說,故后世影響不及閔氏,統(tǒng)稱為“閔刻本”。
閔刻本傳世最早的是朱墨套印本《春秋左傳》十五卷,卷末題“萬歷丙辰夏吳興閔齊華、閔齊伋、閔象泰分次經(jīng)傳”,其時為1616年。本次敬華古籍善本專場中,征集到的閔刻本《檀弓》,亦朱墨套印,選用上等白棉紙,大字精刻,半葉八行,行十八字,左右雙邊,無行線,白口,無魚尾,書口頂上欄刻書名,頂下欄刻頁碼。紙質(zhì)潔白細潤而柔韌,書眉朱色刷印南宋謝枋得評語、明代楊慎批注,行間朱墨圈點,是閔刻本的代表之作。
此書前序中,閔齊伋云:“皇明萬歷丙辰秋月,剞劂告成,雕鏤既極人工,為之一笑”,卷末又題“萬歷丙辰秋吳興后學(xué)閔齊伋遇五父識”,因此可知,是書由閔齊伋一人刻于1616年秋天,成書時間僅晚于《春秋左傳》,兩書標志著閔氏開創(chuàng)了朱墨評點套印本的先例,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文獻研究價值。
更為珍貴的是,此書卷前、卷后鈐“漢陽葉氏藏書”印兩方,此印為清中后期著名疆臣葉名琛家族的藏書章。
葉名琛,字昆臣,湖北漢陽人,為官清廉,勤勉政事,官至兩廣總督擢授體仁閣大學(xué)士。其祖繼雯、其父志詵、其弟名澧均為著名藏書家,滿門儒雅,藏書萬卷,藏書印有“葉印繼雯”、“葉志詵印”、“師竹齋圖書”、“居漢之陽”、“漢陽葉氏珍藏”、“葉名灃潤臣印”、“葉氏敦夙好齋收藏古刻善本”“葉名灃名琛兄弟同鑒定”等。
1859年,英軍攻陷廣州,名琛被擄至印度,“不食周粟”而亡,同年,其弟亦病故。卒后不及十年,藏書散盡。
注:閔齊伋(1580-?),明代著名刻書家,文獻中對他的記載不多?!侗畟骷a》中有《閔齊伋傳》:“閔齊伋,字及武,號寓五,烏程人。明諸生,不求進取,耽著述,批校《國語》、《國策》、《檀弓》、《孟子》等書,匯刻十種,士人能讎一字之訛者,即贈書全帙,展轉(zhuǎn)傅較,悉成善本。著有《六書通》盛行于世?!?/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