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源
從城里回了一趟數(shù)百公里外的老家,沒有提前告訴母親。一路輾轉(zhuǎn)換乘,到家門口已近暮色黃昏。院里的門卻是緊關(guān)著的。
聽到聲響,原本不知在何處睡得正香的大黃狗被我攪了清夢,吠了一兩聲跑了出來。但看到是我的時候,顯得十分的興奮,嚶嚶地叫個不停,不時搖著尾巴,跳上跳下,或用腦袋不停在我腳下蹭著。輕撫摸著它,然后打趣道:"你怎么自己在家,知道我母親在哪做工?"本就是一句玩笑之語,卻不想它似聽懂了,對著我汪了一聲,就往門院外跑去,還示意我跟上。于是放下背包,隨著它往自家農(nóng)田的鄉(xiāng)間道路走去。
暮色微濃,太陽如一個深紅的大柿子掛于樹梢。鄉(xiāng)間的黃昏遼闊而靜謐。大黃在我的前面走走停停,不時回望,我則緩著步子,欣賞著這久違的黃昏。
其實,城市里并不是沒有黃昏,只不過它似乎只定格于墻上的掛鐘。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到日暮,華燈遂起,便把那抺斜暉吞噬。加上平時寫字樓或辦公室里的輾轉(zhuǎn)上下,若非有機械鐘表,手機的報時,恐早已忘記窗外的黃昏曾經(jīng)來過。鄉(xiāng)下則不同了,沒有過多煩瑣嘈雜,沒有奪目的燈火。有的是小山如眉黛,田野縱橫平闊,村子錯落,雞犬相鳴,以致黃昏落日這平凡之景也變得十分美好。才那么一小會兒,西邊的云霞就燃燒得極其熱烈,那金紅的光芒輕輕地渲染著周遭。房子、山頭、樹木、稻田等都披上了金色的紗,并與暮色中升起了裊裊炊煙相互交織,溫馨而親切。
“阿源,什么時候回來的?”
“好一會兒了”,我應(yīng)聲道。迎面正好走來扛著農(nóng)具回家的鄰居五叔,遠遠便向我招呼著。
“我媽也在上田里做工嗎?”我向他詢問。
“是了,不過這點也應(yīng)該回來的路上了”。
繼續(xù)在這暮色中走著,此時太陽只剩下小半邊臉了,紅霞漸淡。在我與人聊天時,大黃竟乖巧地在不遠處等著,不一會就到了自家田邊的路緣上。
正值初夏時節(jié),田邊的溪流潺潺悅耳,水稻生機盎然。有的稻田地勢高,有的低,一畦連一畦,被狹長的田埂劃開,在晚風(fēng)的吹拂下如綠浪涌動,又仿佛是鋼琴中跳動的琴鍵。此刻農(nóng)田里只剩下一個忙碌的身影了,在緩緩移動著,一時彎下,一時直起,還不時往田埂拋出剛清除出來的稗草。對于稗草,若沒有農(nóng)事經(jīng)驗的人往往不易分辨出其與禾苗的真假。雖然現(xiàn)在也有專除稗草的農(nóng)藥,可往往除之不盡,因此母親才要動手拔掉。在鄉(xiāng)下,關(guān)于稗草還依舊流傳著這樣的農(nóng)諺:"好種出好稻,壞種出稗草;稗草拔光,稻谷滿倉"。此時暮色的綽約中的母親,一直重復(fù)相同的動作卻絲毫沒有注意到站在路緣邊注視她的我。
我想到,記憶中母親一貫起早貪黑,十分的辛勤。父親自我上初中后便在外地打工,所以母親就一個人負責(zé)打理家中的生產(chǎn),既有山上的,也有水田里的。讀書時,只要一放假,我也會參與到這樣的農(nóng)活中,只不過大多時候,她沒讓我忙活多久,就趕我回去看書。如今在外地工作,回來的次數(shù)少了,幫農(nóng)的時間也少了。后來為了與母親聯(lián)系方便,給她配了個手機,可若白天的時候撥打她的電話,往往都是無人接聽的。等到可以接聽到她的聲音時,已近八點。而電話這頭的我也可以猜到她定是剛從田里到家不久。可現(xiàn)在真實看著這一幕時,心里不由地打著顫。大黃狗不知何時跑了下去,頑皮地在稻田里躥上躥下,惹得母親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大聲斥責(zé)它,擔心糟蹋了莊稼。
“媽一一”,我向她的方向喚了一聲。她似乎微微地愣了一下,隨即臉上洋溢著驚喜。
“什么時候回來的,沒見你說呀!”
“剛到家,沒人,就上這來了”。我一邊應(yīng)著,一邊脫下鞋,卷高褲腳就走到泥濘的田埂。
“不下來了,天暗了,我收工了,看不清咯”。
我知道母親是不想讓我下田,怕我臟了衣服,也怕我趕一天車累著了才故意說的。但殊不知她才是那個最辛苦的人。不過想著能讓母親早點回家,也就默然了。我順手拾起田埂的農(nóng)具,搶著扛在肩上,在旁邊靜靜地等著。勞累了一天的母親,灰白的發(fā)絲有些許散亂,卷起的褲腿和上衣也沾了泥水點點。
我叫上了大黃,和母親往家的方向走去。此時夕陽的余暉早已銷匿,蝦青的暮色籠罩著整片田野,村子次第亮起了燈,空氣中飄浮著稻禾散發(fā)的清香。
2021-5-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