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優(yōu)質文章、名老中醫(yī)免費直播、中醫(yī)臨床驗案、書方藥學習庫,盡在“甘草學園”——純粹、專業(yè)、平等、開放的中醫(yī)學習交流社區(qū),與中醫(yī)同道共成長。
文章來源:甘草學園
原文鏈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夏耀飛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之我見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見于S172條“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觀其藥物組成,有兩個特點,具體論述如下:
第一類似桂枝湯,但是沒有桂枝。桂枝湯沒有桂枝說明本方證的六經歸屬將太陽病排除,此其一也;其二是說明熱在里而不在表,如麻杏石甘湯就是將麻黃湯中辛溫的桂枝換成辛寒的石膏,治療上也就由表熱變?yōu)槔餆?,即是本方桂枝湯去桂加黃芩之義,這也是九味羌活湯之所以用黃芩和生地的原因。
第二類似小柴胡湯,但是沒有柴胡和人參。柴胡湯沒有柴胡說明本方證的六經歸屬將少陽病排除;沒有人參說明沒有胃虛心下痞硬,也將太陰病排除,故一個柴胡和人參就將少陽病和太陰病都排除了。
總而言之,本方證既然不屬于表部,也不屬于半表半里部,只能歸于里部,里部有陽明和太陰,既然不屬于太陰病,那就屬于陽明病范疇,故本方證的六經歸屬為陽明病。
以方測證,黃芩苦寒,治熱不治寒,偏于治療便溏,如半夏瀉心湯和葛根芩連湯中都離不開芩連組合即是明證;白芍苦微寒,治熱不治寒,偏于治療腹痛,與甘草配伍有芍藥甘草湯之義,凡是甜藥都可以止痛,本方證中的甘草和大棗亦是如此。故黃芩湯治療的病證當為陽明病有“腹痛下利”的情形時最為妥當,而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治療的病證應是黃芩湯證有嘔的情形時最為合拍,大概這些疾病相當于現(xiàn)代的熱痢,痢是痢疾的痢,所謂痢疾沒有補法,若伴有里急后重,或便膿血者,宜加大黃。這些治法與陽明病的治法并無二義。若黃芩湯證這種痢疾進一步加重,以至于排泄物都是燙的,那么黃芩湯就力所不能及了,白頭翁湯就要出馬了,若下血無度,再加甘草阿膠,就是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既然本方證不屬于太陽,也不屬于少陽,那么仲景為什么說“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實際上就是為了點出本方證是陽證的屬性。無論太陽還是少陽都是陽性病證,無論是發(fā)熱惡寒和往來寒熱,還是但熱不寒,都有發(fā)熱,故仲景在S7條中明確的講道:“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胡希恕認為此條中的陽指的是太陽病,陰指的是少陰病,其實這句話也是三陽病和三陰病的總綱,兩者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自感發(fā)熱,有自感發(fā)熱者屬陽病,沒有自感發(fā)熱者屬陰病,就S172條中的“太陽與少陽合病”而言,黃芩加半夏生姜湯證可有發(fā)熱、口苦的情形。試想一下如果這個自下利的患者有明顯的惡寒癥狀,此屬太陽病,無汗用葛根湯,若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見S32“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葛根湯主之和S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本條屬太陽病不假,之所以說是陽明病,只是因為有下利的情形,下利是發(fā)生在胃腸之里的陽性病證,故仲景言“太陽與陽明合病”,其實不是真正的陽明病,真正的太陽與陽明合病下利者,是葛根芩連湯證,見S34“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芩連湯主之”。
下利現(xiàn)太陽病若有汗者,用桂枝湯,見S276“太陰病,脈浮者,可發(fā)汗,宜桂枝湯”,本條屬太陽病不假,之所以說是太陰病,只是因為有下利的情形,貌似太陰病而已,不是真正的太陰病,其實和葛根湯一樣也是太陽與陽明合病,只是此有汗,彼無汗;此脈浮弱,彼脈浮緊;此證虛,彼證實而已。無論是葛根湯證,還是桂枝湯證,都是表部的陽性病證,都有發(fā)熱惡寒;若無熱惡寒者,就是少陰病,屬于表部的陰性病證,若少陰病自下利者,脈微細,用白通湯,見S314“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下利現(xiàn)少陽病者,可與四逆散,見S318“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其實本條也不是真正的少陰病,而是少陽病,假如有柴胡證,出現(xiàn)腹痛下利時常用四逆散,這個下利是熱利,不是寒利。本條就“腹痛下利”與黃芩湯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熱型,四逆散證是往來寒熱,黃芩湯證是但熱不寒。
綜上所述,黃芩湯證,或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證,均屬于陽明病范疇,雖然條文中冠以“太陽與少陽合病”,其實與太陽和少陽沒有關系,只是仲景提示為陽性病證,此其一也;其二是有示人鑒別的意思,如下利現(xiàn)太陽病,無汗用葛根湯,有汗用桂枝湯;下利現(xiàn)少陽病者,用四逆散;下利現(xiàn)陽明病,用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和白頭翁湯等;下利現(xiàn)太陽與陽明合病者,用葛根芩連湯;下利現(xiàn)少陰病者,用白通湯;下利現(xiàn)厥陰病者,用烏梅丸;下利現(xiàn)太陰病者,用四逆輩。
I 原創(chuàng)聲明
本文為甘草學園論壇醫(yī)生原創(chuàng),未經作者授權,嚴禁轉載;
授權后轉載請注明:來源甘草學園公眾號、作者姓名;
文中方藥僅供參考,請在專業(yè)中醫(yī)師指導下辨證用藥,切勿擅自試藥!
I 甘草醫(yī)生聲明
本文僅供學習用,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
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若您轉載本文,請注明:來源甘草學園公眾號、作者姓名。
若因版權糾紛、擅自試藥等引發(fā)問題,后果自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