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屬于今天的書
《國故論衡》:章太炎重要的國學著作,分小學、文學、諸子學三卷,系統(tǒng)論述文字音韻學、文學、文獻學、周秦諸子學、經(jīng)學及佛道之學等,基本涵蓋了當時“國學研究”的各主要領域,在中國現(xiàn)代學術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上卷論小學,共十一篇,討論語言、音韻問題,根據(jù)聲韻轉(zhuǎn)變的規(guī)律,上探語源,下明流變,考證詳核。中卷論文學,共七篇,首論文學界說,認為“有文字箸于竹帛”者皆屬于“文”的范圍,并評價歷代散文、詩賦的優(yōu)劣,“大抵于論辯之文尊晚周、魏、晉,于詩賦薄中唐以降”。下卷論諸子學,共九篇,通論諸子哲學的流變,尤其對道家推崇特至,稱儒、法皆出于道家,而“經(jīng)國莫如《齊物論》”。《國故論衡》于1910年初在日本刊行。書刊行時有評價說:此書“解說簡明,字理湛深,誠研究國學折不可不讀”。直至今天,如要選一本既精且廣又能大致體現(xiàn)章氏學術思想的著述,仍非《國故論衡》莫屬。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清末民初古文經(jīng)學大師、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和社會活動家。浙江余杭人,原名學乘,字枚叔,后改名為炳麟。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任《時務報》撰述,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流亡日本。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因發(fā)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并為鄒容《革命軍》作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光緒三十年(1904年)與蔡元培等合作,發(fā)起光復會。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出獄后,孫中山等迎其至日本,參加同盟會,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與改良派展開論戰(zhàn)。宣統(tǒng)三年(1911年)上海光復后回國,主編《大共和日報》,并任孫中山總統(tǒng)府樞密顧問。曾參加張謇統(tǒng)一黨,散布“革命軍興,革命黨消”言論。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前往北京,為袁世凱禁錮,袁世凱死后被釋放。1917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yè)。1935年在蘇州主持章氏國學講習會,主編《制言》雜志。晚年憤恨日本侵略中國,積極贊助抗日救亡運動。章太炎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生物進化論,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西方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內(nèi)容,同時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識宗和西方近代主觀唯心主義影響。隨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他退居書齋,鉆研學問,成為一代儒宗。在學術上,他涉獵甚廣,經(jīng)學、哲學、文學、語言學,文字學、音韻學、邏輯學等方面都有深湛造詣。章太炎一生著述頗豐,約有400余萬字,但文字古奧難解。主要著作由后人編入《章氏叢書》《章氏叢書續(xù)編》和《章氏叢書三編》,自1982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陸續(xù)出版《章太炎全集》,網(wǎng)羅繁富,有中國文化百科全書之稱。章門弟子眾多,當時的北京大學,有名的教授,大都出之于章太炎的門下,如:黃侃、朱希祖、錢玄同、魯迅等。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研究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