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7日-10日由中國茶葉流通協(xié)會舉辦的第八屆“2018上海國際茶展”將于上海展覽中心(延安中路1000號)開展。
“上海國際茶業(yè)博覽會”首創(chuàng)于2004年,伴隨著多年的發(fā)展成長,已成為茶行業(yè)不可或缺的展示交流平臺,其國際性、專業(yè)性、實效性得到業(yè)內人士的廣泛認同。而之所以選址于上海與上海得天獨厚的人文環(huán)境分不開:
①上海飲茶人口多、密度大同時增長迅速。
②上海飲茶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高同時飲茶人口老齡化和年輕化趨勢均明顯,家庭結構多元化。
③上海集聚了傳統(tǒng)文化深厚積淀與外來現代文相結合的海派文化和海派產品,茶文化設施齊全的同時注重茶文化建設。
而上海茶葉市場經濟環(huán)境也比較樂觀。
①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費力旺盛: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公布顯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58988,人均食品消費支出10165。中高收入群體收入穩(wěn)定,他們非常注重精神和服務消費,在茶葉消費方面不僅講究茶葉的品質口味,還十分在意消費環(huán)境和氛圍。
②茶葉市場價格層次復雜:零售方面,上海普通市民看好中檔茶,高檔禮品茶也有不小的市場。茶館、茶樓、茶藝館和茶室消費按檔次不同價差相當大。
③競爭性行業(yè)對茶葉銷售形成壓力,但尚難與之對抗: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上海地區(qū)的飲料品種漸趨多樣化。茶葉以其獨有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能,日益迎合消費者崇尚天然、健康的心理,其競爭優(yōu)勢很大。據統(tǒng)計,上海市民飲茶比例高于飲用其他飲料達87.6%,穩(wěn)居所有飲品之首。
此次展會參展范圍包括茶葉類企業(yè)、茶具類企業(yè)、茶葉深加工及食品類企業(yè)、茶包裝及機械類、紫砂藝術類、古典家具及其他、茶相關產業(yè)等方面。廣泛的展出面足夠滿足不同審美及愛好的人群需要。
上海在開埠之前只是個中等規(guī)模的小縣城,如今上海卻壯大成為了揚名世界的國際大都會。近江臨海的上海先民們在鎖國年久、西風日進的“風口浪尖”中,采取了開放、包容的明智態(tài)度。由此逐漸孕育出的以開放、創(chuàng)造、揚棄、多元為基本特征的海派文化,經過一代代人的傳承、弘揚,最終衍化成了當今“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
“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讓基本不產茶的上?!昂<{”了包括臺灣地區(qū)在內的全國產茶區(qū)所有名優(yōu)茶及相關工藝品,印度、日本、斯里蘭卡等產茶國的好茶、茶具也接踵而至。而上海人“喜新又懷舊”的品性,使得茶飲時尚風吹不斷,從1990年至今,先后刮過“八寶茶”、“臺式工夫茶”、“花卉茶”、“英式紅茶”、“普洱茶”等所謂的“時尚”茶風。
“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也讓這個處于中華大地南北接合部、東亞大陸與太平洋銜接處的上海,占盡地理人文優(yōu)勢,理所當然地成為多種文化最佳的結合點,因地制宜地融合、吸收,使之形成了獨特的海派文化特征。
海派茶文化不同于京派、川派、粵派、杭派,它不僅保留了上海傳統(tǒng)茶文化的特色,同時也發(fā)掘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茶道。縱使基本不產茶,但上??偰軕{借其獨特的包容性“海納百川”百茶之長。源于杭州的茶菜在上海得到空前的發(fā)展;具有現代特色的紅茶坊成為上海年輕人喜歡的街頭一景;以現代技術改造的罐裝茶也更適應了上海社會生活的快節(jié)奏;即使源于閩粵的烏龍茶,也因地域特點演變?yōu)楹E蔀觚埐琛?/p>
在海派茶文化影響下,今天的上海有太多的特色茶館值得一去,有太多的個性茶人值得一述。上海太大,我們無法走遍它的每個角落,只能尋著歷史的遺跡,汲取其中的片刻,盡可能地復原上海茶文化的前世今生。
撰文 / 申 婕
編輯 / 曹 楊
責編 / 蕭 蕭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