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7年“十大讀書人物”揭曉

《中華讀書報》2017年征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地郵局訂閱。郵發(fā)代號1-201

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十大讀書人物”評選活動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中華讀書報承辦,今年已是連續(xù)第六年舉行,每屆書博會評選出的十大讀書人物都是全民閱讀楷模,本屆書博會“十大讀書人物”評選結果今日在河北廊坊揭曉。


白茹云
患癌農民詩詞達人,笑對病魔以詩勵志



白茹云出生于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郝橋鎮(zhèn)侯西村,是家中長女,小時候父母下地干活,她在家里照看弟弟妹妹。二弟弟8歲時腦子里長了一個瘤,發(fā)作的時候,他就使勁打自己的頭。白茹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抓住弟弟的手,不讓他打,卻不能讓弟弟減輕痛苦。她試著給弟弟唱一些詩詞歌謠,弟弟聽了,居然安靜下來。弟弟再哭再打頭,她就再唱。這是她對于古典詩詞最初的積累。


生活的苦難還在繼續(xù)。2011年8月,經過反復檢查,白茹云被確診患上了淋巴癌。這一年她34歲。


白茹云開始在省醫(yī)院化療,面對家庭不堪承受的經濟壓力,她只能選擇一個人面對疾病。為了節(jié)省路費,她早上5點從家里出發(fā),從村里先到縣城,再到邢臺市,坐火車到石家莊,再坐公交車到醫(yī)院,多次轉車、歷經5個小時,這樣可節(jié)省24元錢。掛號、排隊、交錢都是她一個人,交完錢再跑到病房化療。為了省錢,白茹云住院期間背了一書包掛面。一枚雞蛋,再配上開水煮過的清水掛面,滴點香油,就是一頓午飯。


患癌,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白茹云說,重疾病房里最打擊人的不是自己的疾病,而是每天同吃同住的病友突然離世?;熼_始不久,她在醫(yī)院附近的書店買了一本《詩詞鑒賞》打發(fā)時間。這本書一直陪伴著她,陪她經歷化療的痛苦和一個人的孤獨無依?!霸娫~讓我學習到不少人生道理,背詩成為我生活中的樂趣和精神寄托?!卑兹阍普f。


在白茹云生病的前兩年,她的三弟被騙入傳銷組織,和家里失去了聯(lián)系。


在外人看來,白茹云遭受了太多的不幸,不過,她覺得自己從詩詞中懂得了人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滿腹才華的大詩人,他們的人生沒有一個是一帆風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些都會成為過眼煙云。”


白茹云說,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古詩詞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她從中汲取了大量營養(yǎng)。比如,杜甫的詩句“多病所需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讓她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她說:“讀到這句詩的時候,仿佛詩人在和我對話?!?/span>


2017年2月7日,白茹云勇敢地登上《中國詩詞大會》舞臺,選用“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作為開場白。因體質太弱,在溫暖的比賽現(xiàn)場,白茹云卻穿著厚厚的羽絨服,但她在緊張的競爭中答對了全部9道題目,拿下了285分的高分。盡管未能折桂,她最終憑借開闊從容的人生態(tài)度,感動了萬千觀眾。


出名后,不時有學校、企業(yè)、單位等,邀請白茹云去做詩詞或勵志演講,她講述自己經歷,與大家分享詩詞。通過與學校老師及各界人士的溝通交流,她自己也學到了很多?!耙郧爸皇窃诩易约罕吃娫~做家務管女兒,現(xiàn)在是要給大家分享詩詞。既然得到社會的認可,我會不遺余力地去做好自己,進而影響到與我接觸的每一個人?!卑兹阍普f。她希望能將自己從傳統(tǒng)文化中獲得的這份力量,分享給每一個有緣人。


賀超
致力于閱讀推廣,開辦社區(qū)公益書店

 


賀超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也是著名閱讀推廣人。2004年開始做讀書節(jié)目以及文化閱讀推廣至今,擔任北京市讀書形象大使,先后榮獲華文領讀者年度提名獎,伯鴻書香獎提名獎;入選北京市出版百人工程。


賀超先后主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品味書香》《相約學院路》,北京電視臺《悅讀匯》《書香北京》等節(jié)目,主持上千場文化讀書活動,采訪陳忠實、賈平凹、閻崇年、易中天、于丹、白先勇、蔣勛、林夕等一大批著名作家、文化學者等。


多年擔任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眾喜歡的五十種書”、“向青少年推薦的100種圖書”評委工作,擔任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生活榜評專家。


先后參與策劃執(zhí)行“書香滿神州”四川甘孜公益圖書捐贈,5·12小書包獻愛心四川什邡捐贈活動,“春芽圖書館”打工子弟學校閱讀項目,“一維畫廊”智障兒童連鎖畫廊,西城區(qū)殘疾人“心力量”讀書會;策劃創(chuàng)意西城區(qū)區(qū)直機關讀書會等。獨立制作公益話劇《愿望樹》。


先后參與策劃北京書市,北京悅讀季,北京國際讀書節(jié)等大型活動,策劃并執(zhí)行“醉月登高臺”詩歌朗誦會,故宮博物院蘭亭序中華傳統(tǒng)詩詞朗誦會,上海書展“相約星期二”經典誦讀會等大型文化活動。


2013年以來,賀超開始深入社區(qū)開展閱讀,在北京市西城區(qū)德勝街道籌辦《閱享德勝》閱讀分享活動,在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內街道籌辦北京最大社區(qū)書店“甲骨文·悅讀空間”,孵化了《書香家春秋》《國學進社區(qū)》《經典書場》《非遺進社區(qū)》《紅十字健康課堂》等多項公益閱讀活動深入社區(qū)。


賀超表示,社區(qū)書店實質上是一個文化資源交互的平臺,它提供的是一個文化消費的場所。社會上大量的資源通過書店進入社區(qū),社區(qū)居民可以通過書店接觸到社會上最快、最經典的各種資訊文化。“我希望,‘甲骨文·悅讀空間’可以成為社區(qū)居民一天疲憊工作后最愿來的‘精神后花園’”。


工作之余,賀超堅持通過自媒體公眾號《賀超叔叔講故事》向3-10歲孩子講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故事,通過《超愛閱讀》公眾號向成人讀者推薦好書。


2017年,賀超打造全國首個共享圖書項目“沐沐”,落戶北京市西城區(qū)廣內街道,讓家庭的圖書流動起來。


2017年通過“甲骨文·悅讀空間”,在廣內社區(qū)策劃執(zhí)行將近280多場活動,解決社區(qū)閱讀一公里的問題,也在逐步改變社區(qū)文化生活的風貌?!凹坠俏摹傋x空間”在北京市西城區(qū)特色空間評選中名列綜合第一,也被讀者稱為“北京最美社區(qū)書店”。


賀超喜歡讀書,熱愛讀書,作為一個媒體人也深諳閱讀推廣的方法,十多年的深度閱讀和公益實踐,讓他善于尋找好書,發(fā)現(xiàn)好書,策劃活動,分享呈現(xiàn),從一個人讀,到影響很多人讀,影響很多孩子讀,賀超把閱讀推廣這個事情做到了用心、盡心。


李玉潔
“當代海迪”讀書、寫作、義務宣講、服務社會

 


1997年,家住湖北宜都市陸城街道頭筆社區(qū)年僅7歲的李玉潔患上嚴重的類風濕病。14歲時,由于病情惡化,她的雙腿開始漸漸萎縮,甚至還沒有普通人的胳膊粗,全身關節(jié)開始嚴重變形,最終坐在了輪椅上再也沒有站起來。在雙腿癱瘓的同時,李玉潔的雙手也開始不斷萎縮、變形。如今,她的右手已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使用,左手也只剩下大拇指和食指能活動。


然而,最令李玉潔痛苦的事情不是身體的殘疾,而是由于她的生活無法自理,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彼時李玉潔在校成績優(yōu)異,連續(xù)三次在年級??贾信琶谝唬叶啻伪辉u為優(yōu)秀學生。隨著病情不斷惡化,她不得不面臨中斷學業(yè)的抉擇?!拔覊粝氲娜松强既肜硐氲拇髮W,而在我癱瘓的那一瞬間,我的夢想也隨之崩塌。其實我真的很想繼續(xù)讀書,但是一想到我的父母和妹妹,我就放棄了,我不能拿自己沒有希望的人生去賭上我家人的人生。”在反復掙扎之后,她最終做出了退學的選擇。


李玉潔萬念俱灰。直到有一天,她無意之間翻開了《老人與?!?,扉頁上寫著: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這句話,讓她豁然開朗。她用10個手指完全變形的手,重新拿起筆,一字一句寫下了自己病后的感悟,以《我心中的圣地亞哥爺爺》為題,投稿給《中學生閱讀》,發(fā)表了她的第一篇作品。在她的文章發(fā)表后,全國各地的熱心朋友寫信給她,鼓勵她堅強,不要放棄夢想。


從此,李玉潔給自己定下目標:每天讀書不少于10頁,寫作不少于500字。通過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她連獲三屆獲得“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征文大賽一等獎。在寫作中,她慢慢找到了自信,也重新點燃夢想。


后來,街道辦領導為李玉潔送來一臺電腦。她用兩個手指敲擊鍵盤,整整3年,敲出了25萬字的《夢想在110厘米之上》?!?10厘米,是我坐在輪椅上的高度?!彼f,“坐著的世界多少會有遺憾。但彌補遺憾最好的方式是掙脫枷鎖、追尋夢想?!?/span>


2013年,李玉潔當上了頭筆社區(qū)的農家書屋管理員,她的工作主要是整理農家書屋的書籍,給書貼書簽,登記分類,也時常和來借閱圖書的人分享讀書心得。同時,她也沒有間斷自己的讀書寫作?!皶涀屛覉詮姡缃裼纸o了我幸福的工作,讓我的生活充滿希望、充滿意義。我特別想把好書推薦給更多的人,和大家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span>


為了讓李玉潔面對面地激勵更多青少年健康成長,2007年,宜都市楊守敬中學聘她為校外德育輔導員,設立“知心姐姐傾訴屋”。幾年來,她接受眾多學校和單位邀請,輾轉8個縣市,進行了70多場勵志演講,聽眾達6000多人。


在和學生、聽眾相處時,李玉潔感受到了他們的真誠和信任,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她先后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宜都市十佳自強模范”等榮譽。被譽為“輪椅天使”、“當代海迪”。


林風謙
退伍軍人視公益全民,閱讀推廣為終身事業(yè)



44歲的林風謙是原海軍石家莊艦政委,預備役上校軍銜。先后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受到國家領導人接見。出生于農村家庭的他深知生活的不易,也明白教育對貧困家庭意味著什么,他從1995年就開始助學支教活動。過程中,他看到許多貧困學校沒有可讀圖書,一些城市學校的圖書室也大門緊閉。2013年,林風謙和朋友在青島膠南榮美希望小學援建了12個圖書角,將書架和適齡圖書放置于學校班級,由學生們自由取閱。


2015年初,林風謙離開部隊后全身投入公益全民閱讀推廣事業(yè),用了大半年時間,走訪了山東、內蒙、四川、貴州等地135所小學,了解了貧困學校的圖書室建設現(xiàn)狀,隨后他在青島市慈善總會愛基金成員中,進行了名為《書香之外》的專題演講,演講現(xiàn)場就收到捐款10多萬元,愛基金為此發(fā)起“我愛圖書角”項目,為貧困地區(qū)學校在班級里設置學生可以隨時取閱的圖書角(一個松林書架、200冊適齡圖書),林風謙擔任了項目負責人,在近兩年時間內,共募集愛心款近500萬元,為全國各地貧困小學捐建愛心圖書角2217個,使8萬多名孩子受益。


書僅僅是閱讀的工具,怎樣讓書發(fā)揮好作用,特別是如何打通全民閱讀的最后一公里,林風謙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他用誠心得到了各方認可和支持,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信任,在青島市李滄區(qū)宣傳部等支持下,他帶領團隊在李滄區(qū)建設了五所公益“悅讀書房”和“書香青春悅讀吧”。林風謙積極探索可行并可復制性的管理機制、運行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探索出了打開城市社區(qū)閱讀空間的鑰匙。今年二月份開始,林風謙又帶領團隊,在青島平度市舊店鎮(zhèn)探索農村全民閱讀的新模式,針對該鎮(zhèn)貧困村莊最多、在山東省面積最大等特點,開發(fā)出“行走的書箱”閱讀項目,分學校和村莊兩條行走路線,抓住領讀人培訓這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培訓領讀人七期,發(fā)放書箱400余個,受到群眾的歡迎。


全民閱讀推廣真要落到實處,是一件艱辛的事情,林風謙用軍人不服輸的性格,勇敢前行。為了了解農村學校圖書室建設情況,他用大半年時間,跑了五個省135所學校;為了了解全國青少年閱讀現(xiàn)狀,他帶領團隊和上百人的大學生隊伍,在全國開展了萬份問卷的“青少年閱讀現(xiàn)狀調研”,加班加點,連續(xù)工作兩個多月,形成萬字調研報告;為了社區(qū)書房建設能打開局面,他一個月有二十多天住在書房。


鄉(xiāng)村閱讀推廣工作是全民閱讀的重點,但也是艱苦程度、困難程度最高的工作。林風謙今年在青島平度農村開展了“行走的書箱”閱讀項目,為了充分撬動當地的力量,了解鄉(xiāng)村的切實需求,他在當地租住了房子,在艱苦的條件中和團隊小伙伴們同吃同住,扎扎實實開展工作,獲得了當地宣傳部、文廣新、教育部門的一致支持推進,讓書香和書箱真正在鄉(xiāng)村里行走起來。林風謙用自己辛苦的努力,為更多人送去一片書香。


劉冬穎
大學教授為國學經典普及插上新的翅膀



1972年出生于黑龍江大慶的劉冬穎先后獲文學碩士、歷史學博士,又在浙大古籍研究所和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現(xiàn)為黑龍江省重點學科“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為古典文學文獻學、唐前文獻研究。文史哲的學養(yǎng)積淀,使劉冬穎以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去擁抱學問。


除了承擔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教學任務,短短十余年來,她共出版專著17部,發(fā)表科研論文70余篇。除主持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得兩項省社科一等獎及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20余項外,她還指導40多位本科生獲得國家、省、校“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項目”的資助。


她在工作上從來都是全情投入,絕不分心。不管有多忙,堅持每天寫一萬字,連續(xù)寫一個月——她的幾本書都是在這種狀態(tài)下寫成,一天寫17個小時是常有的事。


全年無休,是劉冬穎的生活狀態(tài),因為她的假期悉數奉獻給了國學傳播?!啊浀洹恢皇菍儆谏贁祵W者,而應走向更廣闊的大眾”是劉冬穎始終堅持的觀點。但由于各種原因所致,大多有關國學方面的諸多著作物,基本上都是寫給那些專業(yè)研究者的,其中承載了過于厚重的道德和倫理內涵,因而理論性太強,顯得生硬枯燥,將經典中那些本來生動活潑、充滿人間喜怒哀樂的鮮活,籠罩在了黑厚的布幕之下。于是,劉冬穎選擇用更活潑的方式來傳播國學。在很多公開場合,都能看見她穿一襲旗袍的身影。借助旗袍,讓大家關注國學傳播,這是她的初衷。正如她所說,國學如果不借助傳播的渠道,就不具備文化的意義。她策劃主編50冊“經典解讀系列”叢書,以漫游談心的筆調,與讀者一起走近古典。


在由黑龍江衛(wèi)視打造的益智綜藝節(jié)目《挑戰(zhàn)小學生之“最強國學少年”》200多期節(jié)目中,坐在評委席上的劉冬穎用淵博的學識、溫柔的點評,征服了越來越多的觀眾。


除了利用電視平臺普及國學,劉冬穎還常年在“龍江書院”等公益國學機構,開設古詩詞吟唱公開課。她多次走進黑龍江電視臺等媒體和“龍江講壇”等社會公益講堂,走進工廠、部隊等基層普及國學。她主講的“《論語》人生課堂”入選“中國大學慕課網”“全國地方高校優(yōu)課聯(lián)盟”和清華“學堂在線”,在網絡上,帶動大學生一起研讀國學經典《論語》。這一切,為她贏得了“黑龍江省優(yōu)秀全民閱讀推廣人”及“全國百名優(yōu)秀社科普及專家”等榮譽稱號。


作為中國古典文獻學和古詩詞吟唱專家,也是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古典詩詞吟唱的新媒體推廣”的項目負責人,她以“風雅弦歌”為名,分別申請了微信、微博、喜馬拉雅FM和頭條號平臺。目前通過新媒體關注古詩詞吟唱的聽眾已經達到30多萬人次,僅李煜詞《浪淘沙》的吟唱,網絡播放即達到10萬多次。她說:“經典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他教會我們真誠面對自己,而不要被外在的世界迷惑。經典是一種文化基因,它的很多道理,與生俱來蘊藉在我們的血管里。之所以沒有被發(fā)現(xiàn),只是因為它還沉睡在我們的細胞中,等待著被喚醒。我們真誠坦率地面對經典中的真意,經典便會以一種鮮活的方式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劉巧芝
城市務工者與讀書結緣,靠寫作提升靈魂



出生于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的劉巧芝,從小就迷戀大人手里磚頭一樣的厚書。但那些書在白天輪不到她看,只有到了晚上,家人都進入夢鄉(xiāng)后,她才能湊近一盞如豆的煤油燈,似懂非懂、如饑似渴地默讀。她的作文,從小學到高中時常是班里同學爭相閱讀的佳作、老師講評的范文、學校版報的頭條。隨著閱讀層面的拓展和知識、閱歷的增長,她萌生了走文學之路的念想。


不幸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競爭激烈的高考中劉巧芝以5分之差落榜。在父母拿不出復讀費的情況下,她像父兄及所有農家子女那樣,開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


這段時間的磨礪,使劉巧芝對生活與文學有了深刻的感受與認識。她以自己高考落選及同齡人的經歷為素材,寫出了4萬多字的中篇小說《探險》。小說通過3個農村女青年在追求理想與現(xiàn)實的際遇中,或走出了困惑,或不懈地追求理想,或難逃宿命安排的曲折故事,講述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夢想與希望;另一部中篇小說《麥收時節(jié)》,也是劉巧芝對那段農村苦寒生活的真情抒寫。


1989年,劉巧芝結婚之后,與普通農婦一樣,田間勞作、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養(yǎng)雞喂豬……居家過日子的雜七雜八,劉巧芝每樣都身體力行著。盡管如此,執(zhí)拗的她依然不改初衷,繼續(xù)挑燈夜戰(zhàn)“爬格子”,寫出許多“清新優(yōu)美、短小精悍,輕松澄澈如山澗泉水,極富音樂感的”文字。1998年秋天,劉巧芝和丈夫辛勤耕耘的3畝豐收在望的麥田,被一場百年不遇的雹災擊毀。她舉家西行,落足烏海,開始了坎坷的打工生涯。勞作之余,她不斷寫作,給烏?!侗狈阶骷摇贰稙鹾H請蟆犯笨陡?。


身在異鄉(xiāng),寫作是她排遣鄉(xiāng)愁的方式。每天除了出去干活和一日三餐的打理、洗洗涮涮,其余的時間她都用來寫作。很多時候,她的作品都是在正面有打印的文稿、背面依然潔白如新的A4紙上完成的。這是她從別人丟棄在垃圾堆里的廢紙中挑出來拿回家的。


從1998年到2008年這10年間,她又創(chuàng)作了約22萬字的長篇小說《貓眼》、中篇小說《林嬋》以及短篇小說《丁香之死》《花落花開》《城市里的窮人》等。


2005年,她結集出版了15萬字的散文集《伴你到天涯》。同年,她加入內蒙古作家協(xié)會。2009年,劉巧芝通過有20多萬字公開發(fā)表作品的審查和內蒙古作家協(xié)會會員的兩項初選,又經過3小時的嚴格考試,終于在全區(qū)300多名中青年作家中勝出,成為內蒙古大學2009級文研班脫產深造的30名漢文作家學員之一。2015年,她又進入內蒙古大學高研班學習。


《烏海日報》報道了她艱難的文學創(chuàng)作之旅后,其文學才華漸漸得到社會的認可。她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貓眼》作為烏海市重點扶持的文學作品,歷經8年的反復修改,于2015年8月底由內蒙古出版集團遠方出版社出版。同年9月,內蒙古大學為這部反映改革開放30年來內蒙古西部城鄉(xiāng)結合部發(fā)展變化的長篇小說舉辦了作品研討會。


劉巧芝表示:“文學這條路,我要一直走下去。


馬建國
貧病不畏,文學之夢貼到墻上,立在心里



1968年,馬建國出生于寧夏西海固西吉縣吉強鎮(zhèn)的一個村子里,小時候,因為沒錢治腿疾,就此成了村里人眼中的“瘸子”。初中畢業(yè)后,因為家貧,他的求學經歷畫上句號。


在馬建國的回憶中,上初中因為讀書多而成為他人生最快樂的時候,老師在上面講課,他偷偷地讀著從同學那里借來的書。1998年,他意外地從別人那里借到一本《紅樓夢》,因此喜歡上了古典詩詞,他也開始試著偷偷寫了兩年,但從不敢拿給別人看。他把習作用毛筆寫在借來的白紙上,一張紙一首詩,慢慢地,家中的四壁全貼滿了他的“作品”。


2007年冬天,看著自己寫的那些古典詩詞,他覺得老這么偷偷摸摸地寫,不會進步,得讓懂詩詞的人指點才是。于是,他找人借了毛筆以及白紙,將自認為“精品”的習作工工整整謄寫在上面,然后用漿糊貼在自家門板上,寫上“詩歌交流”字樣,一瘸一拐地背著門板,走進西吉縣城,在最繁華的影劇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對自己的作品心里沒底,放好門板后,便像做了賊似的,遠遠地躲在一邊,偷偷地聽別人的意見,希望得到指正。


就這樣,在西吉縣每逢年關時,馬建國的門板詩詞展覽成了縣城第一道文化年貨。后來,門板實在太沉,他托朋友從工地上找來廢舊的三合板來“發(fā)表”自己作品。去年春節(jié)前,他拿到西吉縣城展出的作品有60多首,總共展出8天,每天都是早早拿去,擺放在影劇院前,自己便躲在一邊聽別人的評價,聽得最多的評價是“好著呢”三個字!


2016年5月的一天,文聯(lián)的工作人員通知他,家里要去人,讓他收拾一下。他等了一天,直到下午6點多才通知他去縣城的一家賓館,“我不知道賓館在哪,打了個的才把我拉到賓館,去了才知道是新華社寧夏分社杜社長一行。吃了晚飯后,杜社長單獨留我談話,親切地問我寫作情況。當時心里真是緊張得連話也說不連貫。沒想到,那會兒又停電了,我們點上蠟燭談。晚上10點多了,社長意猶未盡地提出要去我家看看。到我家里,我們在煤油燈下看我糊在墻上的詩句。他走時都12點了?!钡诙煸缟希R建國的手機里收到了杜社長贈他的詩句——“蕭索農家滿壁詩,三十立志未為遲。耕讀長恨缺書卷,貧病但求賦好詞。埋首躬耕開隴畝,荷鋤笑語過清渠。蒼山日暮牛羊下,獨閉柴門春去時。”


2011年的冬天,西吉難得遇到大雪,馬建國不慎摔倒,好腿也落下了病根。腿雖然壞了,但那顆追求知識的心卻沒有絲毫改變。他去西吉縣新華書店,讓服務員幫他訂一套《全宋詞》?!爱敃r想著就百十元錢,那是我日思夜想的一本書,靠它來看宋代人怎樣填詞。有一天,書店的服務員打來電話,說書來了,當時那個高興,走進書店一看,那套書就像專門等我似地,擺在柜臺上。當服務員微笑著報出書的定價時,我呆住了,288元,我頭上的汗都出來了。書很好,但我沒錢!從那以后,我至今也沒進過書店!我一輩子哪怕只讀一遍那本書,我心里就夠了!”


馬建國還在寫詩,他想自己能開個小書屋,讓周圍的孩子和農民看上書。


王星焱
下崗工人十年義務,講故事萬余小時



44歲的王星焱有一個上中學的女兒。女兒從小就非常愛聽他講故事,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講個故事吧?!泵看危紩M最大努力滿足女兒聽故事的愿望,有一次,一個鄰居家的小女孩竟然說:“你要是我爸爸多好啊,那樣我每天都可以聽故事了。”


1995年,王星焱從河北保定市罐頭廠下崗后,開過書店,擺過地攤。但是生活的坎坷,并沒有讓他隨波逐流,反而讓他更加關心別人。喜歡閱讀、喜歡給孩子講故事的他,看到周圍的孩子枯燥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突然想利用自己的小小愛好,給孩子們建立一個小小的書香社會。2002年,他首先在自己的宿舍院里開起了“故事會”。2006年5月,他發(fā)起了“聽王叔叔講那最好聽的故事”活動,此后的每個雙休日上午,他都會拿著幾本厚厚的童話故事書,來到保定市的競秀公園、東風公園,為孩子們義務講故事。


王星焱覺得,聽故事不僅可以讓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可以讓孩子在故事中感悟機智、勇敢、善良等美的品質,還可以讓孩子從小喜歡書。孩子自己講故事,可以鍛煉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聽故事也絕對不是高檔玩具、電腦游戲、動畫片、游樂設施等能替代的。


為了保證每個周六、周日都能按時給孩子們講好聽的故事,即要保證質量,又要講出新意。王星焱花了大量的時間尋找故事素材,進行適當的改編,學習講故事的技巧,盡量把故事講到孩子們心中。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聽到故事,他除了在公園、社區(qū)、校園、福利院給孩子們講故事,還建立講故事的博客、網站,申請視頻網絡聊天室,新浪官方大廳曾特例為他開設了唯一一個雙視頻兒童房間。短短兩個月,他的博客里就有了數千好友,點擊率超過了14000次。后來,他又在廣播電臺開辦了講故事欄目,并且通過組織故事漂流、親自去四川災區(qū)為災區(qū)孩子奉獻好聽的故事,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書香、文明的種子,以實際行動促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我的個人力量是有限的,我需要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務行列中來,讓更多孩子受益?!彼€帶動了不少保定的大學生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加入到講故事義工的行列,有的幫忙建網站,有的捐贈海報,有的奉獻圖書,有的拿出玩具。四川廣元、遼寧本溪、江蘇南京等地網友也受其感染陸續(xù)開展了類似活動。


王星焱累計投入志愿服務時間一萬余小時,中央、省市相關報道百余篇,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他還曾經獲得保定市首屆道德模范、保定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河北省十大熱心腸人物、河北省首屆十佳書香家庭等榮譽稱號?!敖⒁粋€和諧的書香社會不是一兩個人在一兩天可以實現(xiàn)的,而是要經過一群人,在幾年甚至是更長時間來共同建造的。我其實不是什么故事大王,只是一塊引玉的磚頭,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體現(xiàn)一種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孩子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孩子是我們家庭的希望,我期待著有更多的愛心朋友加入到這項活動中來,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共同關心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工作,去實現(xiàn)我們的最終公益理想——讓每一個孩子在身邊就可以聽到好聽的故事!”


夏昭炎、楊蓮金
辦農家書屋出新、出彩,培育鄉(xiāng)村讀書風氣



2004年,湖南科技大學教授夏昭炎罹患胃癌,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手術后同老伴楊蓮金回到家鄉(xiāng)株洲市攸縣石羊塘鎮(zhèn)譚家垅村??吹酱迕癯撩杂诖蚺疲麄兙蜖款^辦起農家書屋、文化活動中心,吸引大家看書、跳舞、健身;留守兒童多了,他們就辦起少兒假期學校,免費給孩子們授課,組織開展文體活動;家鄉(xiāng)考上大學的學生太少,他們就帶頭捐款設立獎學基金??傊r村文化生活缺什么,他們就設法補什么;父老鄉(xiāng)親需要什么,他們就設法做什么。


夏家祖堂旁有幾間破敗的老屋,夏昭炎設法買了下來,找來泥瓦匠,蓋瓦補墻,很快修整好了一間房間。2009年4月的一天,夏昭炎叫上楊蓮金,把家里的報紙、書籍搬到房間里,又挨家挨戶地通知:“明天大家一起去老屋讀書?!标柟饷髅?,臨時書屋敞開大門,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擠了將近20個村民??吹洁l(xiāng)親們主動到書屋來,夏昭炎很開心:“我就想讓鄉(xiāng)親們多讀讀書,看看外面的世界?!?/span>


2011年7月,他在修繕老屋的基礎上,設立了圖書室、閱覽室、學習室,然后購置了電視機、音響及課桌、板凳,并搭建了風雨棚用作活動場地。農家書屋的書不夠,夏昭炎自掏腰包添置書籍;圖書室沒有管理員,他除了動員老伴兒齊上陣之外,還在熱心人中物色了村民張玉英,手把手培訓。張玉英后來獲得了湖南省優(yōu)秀農家書屋管理員稱號。


高橋農家書屋現(xiàn)有圖書7000余冊,吸引了附近3個鄉(xiāng)8個村的村民和少兒來借書,6年來共借閱7000余人次,在周圍小有名氣。雖然其他村的孩子身邊也有農家書屋,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借書不便,常常舍近求遠,到高橋農家書屋借書。為方便其他村孩子看書、借書,夏昭炎選擇在臨近村居民較集中、有熱心人愿意幫助管理并可無償提供場地的地點陸續(xù)開辦了5個分點,5個分點的圖書每年輪流滾動一次,每個書屋5年內每年都能更新一次圖書。讀書風氣在幾個村的村民尤其是孩子身上慢慢形成,農家書屋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


夏昭炎最關心的還是農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為了鼓勵孩子們多讀書,夏昭炎以借閱數量和所寫的讀書報告為依據,給孩子們頒發(fā)“文學小碩士”“文學小博士”等“學位證書”,獎品是一本本新書。暑假來了,夏昭炎還和老伴商量著辦起了少兒假期學校,夏昭炎親自給孩子們講傳統(tǒng)文化。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夏昭炎東奔西走,動員鎮(zhèn)里學校的一批老師前來支教,免費開設了語文、數學、音樂、美術、智力游戲等課程,湖南科技大學也每年派來一批學生志愿者支教。來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甚至有相隔幾個村莊的家長每天騎著摩托車把自己孩子送過來。


看到一些寒門學子上學不易,夏昭炎把自己這些年獲得“書香家庭”“感動株洲十大人物”等獎項的獎金全捐了出來,設立高橋獎學基金。幾年來,已經獎勵了15名學生,其中研究生4名。一位受助大學生特意寫信給夏昭炎:“錢雖不多,對我卻是一種莫大的鼓勵,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教授對我們的一種精神傳承。”


張琰
新一代新華書店人,全心服務山村農民讀書、致富



張琰的家鄉(xiāng)廣西隆林縣居住著苗、彝、仡佬、壯、漢5個民族,屬于典型的“老、少、邊、山、窮”地區(qū)。自小是個讀書迷,從高中起就喜歡逛書店和泡圖書館張琰說,愛讀書就是她的天性,讀書讓她生活得到充實,結識更多的朋友。


2015年,張琰從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本已在桂林找到一份工作,但隆林縣新華書店為創(chuàng)新發(fā)展正尋覓年輕人才,看中了張琰的才華。于是張琰放棄了都市的工作和生活,回到了家鄉(xiāng),成為一名新華書店的員工。


從逛書店到進書店,張琰深深地愛上了圖書發(fā)行工作。同前輩一樣,她送書進山寨、鄉(xiāng)村,不辭艱辛。多年博覽群書的愛好使她在服務讀者的過程中更有針對性。為了更好地將圖書推介給農民兄弟,她深入鄉(xiāng)鎮(zhèn)了解當地群眾對圖書的需求。如德峨鄉(xiāng)是苗族聚居地,群眾需要中草藥圖書和種養(yǎng)科技書,每次流供,張琰都會帶足這方面圖書。在銷售中,張琰仔細向群眾講解和推薦,看到自己推薦的圖書被群眾像珍寶般地小心放到袋中,張琰都有種成就感。


2016年春德峨鄉(xiāng)的圩日,她與同事在鎮(zhèn)上向群眾推薦圖書,一位農村婦女拿著用玉米衣包裝的兩包雞蛋送給她,并說感謝她為自己推薦的那本家禽養(yǎng)殖的書,她家養(yǎng)的一頭母豬就產下了12個小豬仔,全都存活,還有12只母雞每天都在下蛋。她說多虧張琰向她介紹的那本養(yǎng)殖類圖書,幫助她找到一條致富之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校園讀書節(jié)參考資料(1)
快樂讀書節(jié) 樂讀大世界
當閱讀成為孩子的一種快樂
提升文明生活品位:聚焦遼寧省首屆全民讀書節(jié)
公共圖書館遍布城鄉(xiāng) “書香長沙”已成為星城一張亮麗名片
殷志斌:孩子們又多了一扇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