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至明代的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
南宋時,朱熹繼承了程頤的思想,陸九淵繼承了程顥的思想,這就誕生了后來的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程朱即程頤、朱熹;陸王即陸九淵、王陽明。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目的都是為了存天理去人欲。
南宋朱熹理學的修養(yǎng)方法是以讀經(jīng)書和持敬為主。所謂持敬,就是統(tǒng)一自己的精神,抑制人欲,經(jīng)常自覺天理。其踐行方法就是靜坐。朱熹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定為標準科舉教科書,將“讀經(jīng)書”定位知性修養(yǎng)法,而將“持敬”定為實踐修養(yǎng)法。朱熹認為,這兩者必須互相幫助、互相依存,才能達到幡然領悟天下事物之理的境界。朱熹將理學構造成為一個完美、嚴密的體系。到了明朝,朱元璋把理學列為明帝國的唯一思想,成為國家意識形態(tài)。明朝捧儒家的朱熹,猶如唐朝捧道家的老子,因為唐朝皇帝姓李,明朝皇帝姓朱。
南宋陸九淵心學在修養(yǎng)上特別重視靜坐,主張直觀性的感悟真理。明代思想家陳白沙研究陸九淵心學,在教學中是先靜坐后讀書,編有《戒色歌》、《戒戲歌》、《戒懶文》,奠定了他明代第一位心學家的地位,有“廣東第一大儒”盛譽。
1508年明武宗朱厚照時期,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將陸九淵心學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其核心思想是“知行合一”,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比如見到美色和聞到臭味這是知,而心生歡喜或心生厭惡這是行,知與行不可分也。他說,“知”是“良知”,是“天理”,是“人之良性本質(zhì)”。由于“良知”能分清是非善惡,“致良知”就是要用“良知”去為人處世,倘若“良知”勃發(fā),就沒有了私意障礙,就可以充足其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充足到極點,就是“仁”了。王陽明提出心是一切事物產(chǎn)生的根源,他有四句訣:“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提出要用反求內(nèi)心的修養(yǎng)方法,修煉強大內(nèi)心,達到“萬物一體 " 的境界,解決一切問題。
比較朱熹、陸九淵、王陽明三者之異同,三者目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朱熹理學是通過讀經(jīng)書明知天理,陸九淵心學是通過靜座明知天理,皆有次第之分;而王陽明心學是“知行合一”,沒有次第之分。
王陽明所著的《大學問》是對《大學》的重新解讀,是其心學理論的入門課。其流傳于世的還有《傳習錄》,“傳習”一詞源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王陽明不僅是個思想家,還是個軍事家,在任期間,曾領導圍剿活躍于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匪患,并在寧王宸濠起兵叛亂中將其活捉。臺灣人為了紀念他,將草山改為陽明山。1511 年,日本 87 歲高僧了庵桂梧和尚出使明朝,王陽明贈其《送日本正史了庵和尚歸國序》一文,王陽明學說傳到日本,對日本學術文化影響巨大。300 多年后,日本人在王陽明心學影響下發(fā)動了舉世皆驚的“明治維新”,成為世界強國。心學成為一門能讓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迅速強大起來的神奇學說。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