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文
八佾第三
3.0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div style="height:15px;">
【試解】孔老師說:“邊遠的夷狄之國雖然有君主,但是沒有禮樂文明;還不如中國雖無君主,而能一秉周禮的禮樂文明好呢?!?二
釋字
夷
《說文》:夷:平也,從大從弓,東方之人也。
《玉篇》:夷:明也,平也,敬也,滅也,易也,蠻夷也,或??字。
甲骨文“夷”夷字從大從己或弓,“己”或“弓”表示“大”(人)束胸的裝束,義為與中原人不同的東夷民族。從束胸引申出平坦,平安,鏟平,削平,消滅等義。
狄
《類篇》:狄:遠也。《說文》赤狄,本犬種,狄之為言淫辟也。
《廣韻》:狄:北狄,又姓,春秋時狄國之后,漢有博士狄山。
“狄”字最初之義為人帶著獵犬行獵。引申指北方的游獵民族。
三
素說
前面老師對季氏等三家的僭越禮制的行為進行了評說,告訴人們禮樂制度的核心是仁德,根本是真誠。這一章繼續(xù)承接前章對君主和禮制的關(guān)系進行了論述。老師說:“邊遠的夷狄之國雖然有君主,但是沒有禮樂文明;還不如中國雖無君主,而能一秉周禮的禮樂文明好呢。”孔子強調(diào)了單單擁有君主虛名,而無周禮之文明實質(zhì)的君主,還不如有禮而無君呢。錢穆在《論語新解》中說:“君臣亦僅禮中之一端,社會可以無君,終不可以無禮??鬃悠查_無君一節(jié),謂夷狄終不如諸夏……再就古今通義論之,可謂此社會即無君,亦不可以無道。但不可謂此社會雖有道,必不可以無君。既能有道,則有君無君可不論。《論語》言政治,必本人道之大,尊君亦所以尊道,斷無視君位高出于道之意,故知后說為勝”。
本章需要注意的是:本章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解讀。一是說:“當(dāng)今之人動輒就出言不遜,蔑稱邊遠地區(qū)的民族為夷狄,可是在這些被人們蔑視的夷狄之邦,卻依然有君主在領(lǐng)導(dǎo)著人民,依然存在著君主之道。與在今的中國諸侯,其臣子僭越作亂,已經(jīng)丟失了君臣秩序,雖然有君主,但是沒有了王道,沒有了禮制,這同沒有君主是一樣的。而夷狄卻不是這樣的?!痹谶@種解讀當(dāng)中,包含著孔子對強臣僭上作亂、顛倒名分的嘆息。二是就算夷狄有君,也比不上諸夏無君,因為他們尚未啟蒙開化,不明禮儀背后的仁德之道,這樣的有君無禮,還不如有禮無君。這兩種解讀在文本上都有可通之處,單從文本上確實無法確定誰對誰優(yōu)。但是如果結(jié)合前后文,以及孔子的言教特點,第一種解讀似有不妥,因為孔子沒有憤青的激情,即便在本篇的第一章中,我們都沒有看到孔子的拍案而起,在林放問禮之本以后一章理應(yīng)對禮的實質(zhì)再次進行教導(dǎo),而不是象憤青一樣的發(fā)表自己的感嘆。故我采用了錢穆、楊伯峻等學(xué)者的解讀,而沒有采用朱熹、程樹德、楊樹達等學(xué)者的解讀。
本章需要注意辨析的是“夷狄”中否有對四周未開化民族的蔑視的含義?,F(xiàn)在人們普遍認為夷狄是中原人對周邊民族的蔑稱,其實這兩個漢字的字形之中沒有蔑視義。首先,夷字中是從大從弓的,大是正面的人形,因此夷字當(dāng)中沒有下等的、下賤的、蔑視的含義,同時,夷是指在中原東方的民族,這些族群生活地點當(dāng)在孔子時代的齊魯?shù)鹊貐^(qū)。同樣狄字是從犬火,表示的是北方民族的游獵方式,應(yīng)該也沒有蔑視的含義。這些名稱之中只有未開化、文明尚未啟蒙的含義而沒有蔑視之義。夷狄的蔑視之義是后代才有的。
查閱《素說<論語>》請在公眾號中 回復(fù)”論語“